天天看点

朱元璋问“死囚”,你姓什么?死囚回答后,被“免死”5次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余秋雨

朱元璋问“死囚”,你姓什么?死囚回答后,被“免死”5次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明太祖朱元璋,明朝开国皇帝,出生草莽,于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平定天下。与他的功绩同样广为人知的,还有他的嗜杀,"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朱元璋一生中诗词不多,但多数都透着杀气,是为一代枭雄。

朱元璋登基后,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实施了很多酷刑,有一些正常的,也有一些极其残酷的,比如"戮尸"、"剥皮实草"、 "枷号"等。除了这些酷刑外,他的残暴更体现在他的弑杀,更甚者,株连九族尤其多,明朝的开国功臣,几乎被他全部屠戮至尽。而就是这样一个残暴的、杀尽开国功臣的帝王,却对一个死囚网开一面,对其进行赦免,赦免五次!

朱元璋问“死囚”,你姓什么?死囚回答后,被“免死”5次

网开一面范文从,因"姓"获得赦免权

范文从,朱元璋在位时期的一名监察御史,在明朝相关多部书籍中都有记载。监察御史这一官职,掌管监察百官、巡视郡县、纠正刑狱、肃整朝仪等事务,该职务则要求任职人员刚正不阿,而范文从本人性格耿直,敢于直谏 ,不会因为君王威严而有所收敛,故而得罪了朱元璋,朱元璋一怒之下,命人将其抓进大牢,择期问斩。

朱元璋身为一名帝王,每天要处理的事情很多,很快就把范文从这事忘到了脑后。直到刑部将要斩首的囚犯名单档案,递到朱元璋这里进行批阅的时候,朱元璋才重新想起了这号人物。他看着范文从的姓氏,又看到了范文从的籍贯,突然想起了宋朝名相范仲淹,朱元璋心想:难道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朱元璋问“死囚”,你姓什么?死囚回答后,被“免死”5次

朱元璋马上命人叫来范文从,询问范文从与范仲淹有无关系。这一问,果然,范文从直言道:"我是范仲淹的第12代子孙。"朱元璋听后异常高兴,因为范仲淹是朱元璋非常敬佩的人物,能够见到自己敬佩的人的后代子孙,范文从的那点小罪,感觉都不值一提了。

故而,朱元璋当场赦免了范文从的死罪,还连赐给了他五块免死金牌,可用于免除其本人及后代子孙五次死罪。因为一个姓氏,因为先祖的名声,得到了先祖的庇佑,免除了死刑,不得不说是一件幸事。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会这么敬佩范仲淹,从而直接庇佑其后人呢?

朱元璋问“死囚”,你姓什么?死囚回答后,被“免死”5次

归宗复姓,置办义田

范仲淹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山朱氏,遂更名朱说。直至苦读及第,官至文林郎、任集庆军节度推官,便请求朝廷恩准,恢复范仲淹之名。但因其及母亲早年受朱家照顾,范仲淹一直对朱家人照顾有加。朱姓也是朱元璋的姓氏,故而,朱元璋自认为与范仲淹都是"朱家人",此为其一。

范仲淹身居高位,俸禄非常丰厚,积累了大批家产,但其本人却非常勤俭节约,克勤克俭。《义田记》中写得明白,他"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同时,范仲淹知恩图报,非常重视家族宗祠,故着手设置义田。

范仲淹购买了千亩良田,捐赠给了范氏宗祠,只要是范氏族人,均可以从义田收益,义田每年的收益,均由范氏族人子孙享用。为了让义田更好的实施下去,范仲淹亲自制定义田规范,规定任何人,包括义庄掌管人犯规,由"官理断"。范氏族人严格遵守了范仲淹的要求,义田一代代传承了下去。

朱元璋问“死囚”,你姓什么?死囚回答后,被“免死”5次

而朱元璋是草根出身,即使后来平定天下成了皇帝,也改变不了他农民的出身,他对田地有着最质朴的感情。可能相比于做皇帝,每日都得处理政务,朱元璋更倾向于生活于田地之间,做一名简单的农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因此,对于范仲淹设置的义田,朱元璋有着天然的好感。或许他也想过,在乱世之后有这样一片"义田",对当时的人们是多大的一种庇佑。

同时,范仲淹和朱元璋还有一点很相像,范仲淹设置义田,体现了他重视宗族亲人。而朱元璋也是一个非常重视亲人感情的人,他在位期间,他的子侄背叛了他,朱元璋也仅仅只是把该子侄囚禁了起来。对待其余的后人,都是多有照顾。所以,对待身为范仲淹后人的范文从,他同样也有感情上的优待,对其进行照拂也就不难理解了,此为其二。

稳定国力,不留隐患

作为帝王,朱元璋赦免范文从,还有他政治上的考量。范仲淹是后世广为人知的大儒,非常受人推崇,他是北宋初年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出了范仲淹的仁人思想,这句话流传广泛,对后世影响深远。

朱元璋问“死囚”,你姓什么?死囚回答后,被“免死”5次

明朝建国之初,民心不稳,如被世人知晓朱元璋杀了范仲淹的后人,将会引起极大的的舆论隐患,朱元璋也会面临老百姓们的舆论压力,这对当时朱元璋所统治的国家来说,是极为不利的。虽然朱元璋诛杀了很多文成武将,但在当时老百姓们心中,特别是天下读书人的心中,这些人的影响力都没有范仲淹后人的影响力大。

其次,对朱元璋来说,那些开国功臣,特别是武将,对朱元璋的统治是一种威胁。而范文从是御史,是一名文官,个性耿直,没有弯弯绕绕,毫无城府,对朱元璋毫无威胁。即使当时因为范文从的顶撞,朱元璋很生气,但也只是一时之怒。权衡利弊,留范文从一命,赐予其后代子孙免死金牌,留下一段佳话,反而更有助于朱元璋统一民心,民心所向,更有助于他的统治。

朱元璋问“死囚”,你姓什么?死囚回答后,被“免死”5次

结语

朱元璋赦免范文从,追溯其原因,有很多偶然性,也有一定的必然性。于私,朱元璋重情,他敬佩范仲淹,他看重家族宗祠,他愿意移情于范文从;于公,朱元璋身为帝王,他需要巩固权利,他在乎民心所向,赦免范文从,利大于弊,这样的选择并不意外。

朱元璋虽弑杀,但他结束了乱世,还了天下太平,给了老百姓稳定的生活。其在位期间,严惩贪官污吏,大兴水利,减免赋税,紧抓教育,使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是为一代明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