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爱新觉罗后裔,被称“京城第一车夫”,一小时收费150元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任何人都无法阻挡。明朝大才子杨慎就曾在诗中写道:“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随着时间流逝,往事也随风而去,一切都可作为茶余饭后的笑谈。

1912年是历史的一个转折点,辛亥革命推翻了绵延数千年的封建王朝,清政府也消失在时光中。随着王朝覆灭,清朝所有的贵族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人上人,以后的时代人人平等。

他是爱新觉罗后裔,被称“京城第一车夫”,一小时收费150元

对于皇族爱新觉罗来说,这样的变化许多人都难以接受,例如末代皇帝溥仪,从皇帝到平民,他的心理落差极大,因此后来冒着风险当上傀儡皇帝,为此他多坐了十年牢。相比之下有些皇族成员却比较坦然,有一位爱新觉罗的后裔看准了商机在北京城里做三轮车夫,人称“京城第一车夫”,一小时收费高达150元,找他拉车的人还得排队。

这位三轮车夫名叫安林,他的父亲是清朝王爷。清朝覆灭后整个家族都沦为平民,父亲也一直靠着手工生活。到了安林这一代时家族已经和普通百姓无异,安林也在父母的安排下与当地一位女子成婚,父亲本想让他继承自己的事业,也做木匠的生意。

他是爱新觉罗后裔,被称“京城第一车夫”,一小时收费150元

可是年轻的安林并不愿意这样平凡度过一辈子,他希望能找到其他机会,给家里赚更多钱,改善生活状况,正巧上世纪八十年代,北京城交通还十分落后,人们出行大多选择乘坐三轮车,安林认为这是一个赚钱的好机会,于是向父亲借了一大笔钱买了一辆三轮车。

买车之后安林便成为了三轮车夫,没曾想这份工作赚钱比想象的还要简单,他仅仅工作一天便赚回了所有成本,比起家人们辛苦的工作,他的钱来得更为容易。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安林一直持续着这样的生活,每天起早贪黑帮人拉三轮车,虽然稳定却也难以赚取更多钱财。

他是爱新觉罗后裔,被称“京城第一车夫”,一小时收费150元

后来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改变了这样的情况,安林像往常一样拉着客人在北京城飞奔,此时客人向他打听北京胡同里的故事,健谈的安林便详细给对方讲了许多历史故事,原本只是拉车之余解解闷,没想到这位客人对于这些故事十分满意,行程结束之后给了安林许多小费,聪明的安林马上发现了商机:把讲故事作为收费的一部分。

那个年代人们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因此安林的讲故事项目愿意购买的人并不多。不过安林并未选择放弃,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做法,即便对方不愿意他还是会与客人多交流,从对话中学习更多知识充实自己。到了今天北京城老胡同里的故事许多都已被遗忘,而安林口中讲述的历史更加吸引人的注意。

他是爱新觉罗后裔,被称“京城第一车夫”,一小时收费150元

许多前往北京旅游的人都希望能坐一坐他的三轮车,听一听老北京的故事。节假日的时候坐安林的三轮车甚至要排很长的队,足以见其吸引力,当然经过数十年的沉淀,安林也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化人,讲故事的时候也需要客人们认真对待,如果对方对自己的故事不感兴趣,那么他也会礼貌地请人下车。

爱新觉罗一族除了安林之外还有一人也在北京担任车夫,不过他的身份却给自己带来了不少麻烦。此人名叫晏森,是清朝多罗克勤的郡王,他难以接受王朝覆灭的现实,成为平民之后依然保持着当年的消费习惯,整日无所事事。为了保持贵族风范,他不得不变卖家中的资产,从古董花瓶开始,再到各类字画,家中值钱的物品几乎都被卖光。

他是爱新觉罗后裔,被称“京城第一车夫”,一小时收费150元

可是再富裕的家境也有耗光的一天,没钱之后晏森终于意识到了问题,他此时醒悟过来准备找一个赚钱的工作。不过晏森没有一技之长,在北京城找工作十分困难,无奈之下他只得选择成为一名黄包车夫。可惜晏森的内心依然有一股傲气,拉车之时他总喜欢向客户透露自己往日的辉煌。

1931年,有一位客人将晏森的事情曝光出来,一时间许多人都在议论这位昔日的王爷沦落为车夫的故事,同时又很多人来到晏森的拉车地点一睹真容,当时清政府灭亡不久,大家对于王爷依然保持着敬畏之心,最多只是看看热闹,没几个人敢坐他的车。就这样晏森辛苦建立起来的生意难以为继,只得改行做其他事情。

他是爱新觉罗后裔,被称“京城第一车夫”,一小时收费150元

安林和晏森作为曾经的皇族,王朝灭亡后他们不约而同选择成为车夫,不过最后的下场却迥然不同,究其原因就在于自我定位。安林始终以普通人自居,而且讲的故事也是老北京的故事,十分亲民,而晏森一直还把自己当作王爷,这也导致了最后的失败。人们应该把目光放在当下,勇敢面对任何挑战,不能沉浸在过去的辉煌中,这样才能顺利发展。

参考资料: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