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慈禧为何不给肃顺留个全尸?其实他们不仅是政敌而且私怨很深

辛酉政变后,顾命八大臣杀的杀、关的关,几乎没有一个落下了好下场。尤其是肃顺,他作为皇室宗亲,竟然被押赴菜市口公开问斩,开了爱新觉罗氏家族的一个先河。那么,慈禧为何对肃顺如此痛恨,连个全尸都不给肃顺留下呢?这背后除了皇权争夺外,还掺杂着一些鲜为人知的私人矛盾。

慈禧为何不给肃顺留个全尸?其实他们不仅是政敌而且私怨很深

肃顺虽然仅是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并非顶级的尊爵重臣。但因其为政苛猛,勇于任事,而颇得咸丰帝的信任,实为随咸丰帝赴热河的众多大臣之首。敢作敢为,雷厉风行固然是一位政治家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但搞不好也会导致意想不到的结果,肃顺与慈禧的关系即是如此。

本来,肃顺是咸丰帝身边的红人,慈禧亦不得不让其三分,恭而敬之,甚至有意结纳讨好。不料生性倔强而又有些目空一切的肃顺,并未将这位当时不过20多岁的女人放在眼中。在他的心目中,慈禧不过是供咸丰享受,只知贪酸吃醋、争宠恃宠的一位普通贵人、嫔妃而已。

慈禧为何不给肃顺留个全尸?其实他们不仅是政敌而且私怨很深

一般来说,两个人的关系本来就不好,互相矛盾或明争暗斗,彼此间的伤害也会很大或是致命的。但是,当一个人已甘拜下风,并对对方示好,却仍遭无情的拒绝,甚至是鄙视时,那么对这个人自尊心的创伤,则一定会更深、更痛、更无法愈合。没有机会便罢,一旦机会来临,大权在握,则必定要报复,必致之死地而后快。

肃顺与慈禧关系的恶化,起因于一两件琐事。其中既有肃顺过于张狂的原因,也有慈禧作为一个女人,特别是权力欲极强的女人狭隘的心理作用,还掺杂着某些误会。

慈禧为何不给肃顺留个全尸?其实他们不仅是政敌而且私怨很深

第一件事发生在英法联军兵临北京之时,咸丰帝谕令顺天府征集车马数百辆,名义上上将率六师亲征,实则准备率部分王公大臣及嫔妃逃往热河。但是,消息传出之后,受到了朝臣的反对,纷纷恳请咸丰帝“速定(自圆明园)还宫大计”,而且民间传言纷纷,人心混乱。为了暂时稳定人心,咸丰帝不得不颁布谕旨,命将所有备用车马即行分别发还。

正因为如此,当咸丰帝率王公大臣仓皇出逃时,只有一辆宫车随行,后妃等人只得临时雇用民间车马。民间的车马当然无法与宫车相比,乘坐其中十分受罪。别说是后宫嫔妃,就是随行的王公大臣也难以承受。

慈禧为何不给肃顺留个全尸?其实他们不仅是政敌而且私怨很深

起初,慈禧还能咬牙强忍着,后来肃顺骑马从车旁经过,慈禧赶忙讨好说:“六爷,能不能为我换一辆好点的马车?”肃顺一直没有将慈禧放在眼中,此时又忙着指挥逃离队伍,于是随便敷衍说:“等到了下一个休息地再说吧。”慈禧也算是通情达理,没有进一步为难肃顺。

但是,到了下一个休息地后,慈禧派人前去呼唤肃顺。肃顺此时正忙,也很心烦气躁,便不耐烦地说:“现在什么时候,皇上的事我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管这些杂七杂八的事?皇后乘坐的车不也是从民间所雇吗,你是什么人,想凌驾于皇后之上吗?”慈禧听到这一番话后,表面上虽不敢再说些什么,但从此后边深深记恨上了肃顺。

慈禧为何不给肃顺留个全尸?其实他们不仅是政敌而且私怨很深

第二件事同样发生在逃往热河的途中。在路上,咸丰帝一行的饮食起居很成问题,无论是皇上还是王公大臣,抑或是后宫嫔妃,一开始都不能按时吃饭,甚至要忍饥挨饿。后来情况略有好转,但后妃们的供应仍然有限。然而,有人向慈禧报告,说肃顺那里备有食盒,可以供奉酒肉。因此,慈禧及后宫妃嫔们认为,这是大权在握的肃顺有意欺辱后宫,因而对他大为不满。

其实,在这一件事情上,肃顺真是被冤枉了。因为按规定,皇后及众嫔妃的饭食供应,由专门的膳房负责,外臣不敢私自供进。因此,肃顺本身没有筹备后妃饮食供给的责任,而且也没有这一权力。但是,当时包括皇后在内的后妃们却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对肃顺咬牙切齿。

慈禧为何不给肃顺留个全尸?其实他们不仅是政敌而且私怨很深

无论责任在谁,反正肃顺与慈禧两人的过节算是结下了。俗话说“一巴掌可以结下三世仇”,慈禧与肃顺结怨,的确有些女人的小家子气。但往往就是这些私人恩怨,最终注定了慈禧要对肃顺痛下杀手,而且连个全尸也不给他留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