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青岛有种母亲工业,孕育了九大企业,养活了几代人,很多人回忆着

作者:风尘里的秀才

纺织被誉为青岛的母亲工业。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到六七十年代,中国纺织业一直有“上青天”的说法。第一次世纪大战后,日本的纺纱业纷纷抢滩青岛,相继在青岛开办了一座座纱厂,使青岛逐步形成了由日商垄断的“九大纱厂”。

青岛有种母亲工业,孕育了九大企业,养活了几代人,很多人回忆着
青岛有种母亲工业,孕育了九大企业,养活了几代人,很多人回忆着

到1945年为止,上海有三十几家,青岛有九家,天津有七家。“上青天”的排序,也是按照当时上海、青岛和天津这三个城市的纺织生产能力的大小而决定的。

青岛有种母亲工业,孕育了九大企业,养活了几代人,很多人回忆着

我在青岛纺织博物馆,孤零零去追寻历史的印痕,上高中时,地理老师在课堂上讲述棉纺织产业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如今,看到这些实物,不禁感概万端。

青岛有种母亲工业,孕育了九大企业,养活了几代人,很多人回忆着
青岛有种母亲工业,孕育了九大企业,养活了几代人,很多人回忆着

为了考察青岛工业的历史,感受我们这座城市的发展脚步,青岛九大棉纺厂,我都曾经步行到过,今天汇总写写,记录时光的痕迹。

青岛有种母亲工业,孕育了九大企业,养活了几代人,很多人回忆着

青岛国棉一厂,原称日商“青岛大康纱厂”,始建于1919年9月,位于海岸路2号。

青岛有种母亲工业,孕育了九大企业,养活了几代人,很多人回忆着

青岛国棉二厂,是日本人在青岛设立的第一个纺纱厂,也叫银月纱厂,位于市北区海岸路。

青岛有种母亲工业,孕育了九大企业,养活了几代人,很多人回忆着

青岛国棉三厂,位于市北区兴隆一路。1921年,日本人建了一个隆兴工场,这就是该厂的前身。

青岛有种母亲工业,孕育了九大企业,养活了几代人,很多人回忆着

青岛国棉四厂,位于位于市北区四流南路水清沟附近。1934年5月日本人在大水清沟的西北侧动工建厂,全称“丰田纺织株式会社青岛工场。现在开发成了鸿泰锦园。

青岛有种母亲工业,孕育了九大企业,养活了几代人,很多人回忆着

青岛国棉五厂,也是现在的纺织谷和青岛纺织博物馆所在地,日商“上海纺织株式会社”所属企业,1934年3月在青岛开设分工厂,厂址选在旧时沙岭庄东北侧,靠近李村河入海处。

青岛有种母亲工业,孕育了九大企业,养活了几代人,很多人回忆着

青岛国棉六厂,1921年由日本钟渊株式会社开始建厂,1923年一期建成投产,位于四流中路46号。前身是“日本钟渊纺绩株式会社”在青岛开始的工厂,厂址建于旧时沧口街南侧,因地势较高,老百姓叫“南山”。棉纱商标为“花蝶”牌号,棉布商标为“双龙”牌号。

青岛有种母亲工业,孕育了九大企业,养活了几代人,很多人回忆着

青岛国棉七厂,1921年10月,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期间,富士经理人请准日本占领当局民政署,办理在青建厂的营建执照,厂址为四流中路187号,全称“日本富士瓦斯纺绩株式会社青岛工场”。

青岛有种母亲工业,孕育了九大企业,养活了几代人,很多人回忆着

青岛国棉八厂,厂址在李沧区沔阳路1号,前身是“同兴纺绩株式会社青岛工厂”,建于营子村和板桥坊村西南海边。1935年7月始建,1936年10月开工投产,商标为“喜鹤”牌。

青岛有种母亲工业,孕育了九大企业,养活了几代人,很多人回忆着
青岛有种母亲工业,孕育了九大企业,养活了几代人,很多人回忆着
青岛有种母亲工业,孕育了九大企业,养活了几代人,很多人回忆着

青岛国棉九厂,1923年11月10日建成投产。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中纺青岛分公司接管宝来纱厂后,改为青岛中纺七厂,1967年改为青岛国棉九厂。厂址位于永平路、四流中路和太原路的三岔路口。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