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抗日老兵街头处理交通事故,一句话喝住双方车主,连交警都佩服

硝烟滚滚,史海烟云。

抗战胜利70年,弹指一挥,仿佛那个时代已经离我们很遥远。

事实上,诸多英雄并未远离,有的就在我们身边。

比如王萌莲老人,在几天前,也就是2019年7月15日辞世前,她作为默默无闻的抗战女兵,一直生活在我们中间。

抗日老兵街头处理交通事故,一句话喝住双方车主,连交警都佩服

王萌莲,1926-2019

一、女娃子的抗战史

女娃子抗战,听着都传奇。

小兵张嘎并非虚构,王萌莲小朋友12岁时,就学会了送情报。

1938年,侵华日军侵入豫东村庄。

在她的家乡开封杞县板木乡,活动着一支地下党指挥的抗日部队,王萌莲的哥哥就是其中一名地下党。所以,从小这个女娃子就学会了站岗放哨。

她像个男孩子一样,爬到村口的树上远远观望,发现陌生人或敌人,大喊一声“鬼子来了”,立即跑回去送情报。

她送情报的方式很特别——家人给她编在辫子里,或者缝在鞋底。

后来,当地成立了抗日小姊妹团,王萌莲就任了小团长。

那时,大人们送情报目标太大,往往被严密搜查,女娃子从敌人眼皮子底下过来过去也无嫌疑,所以,小萌莲多次成功给抗日部队送情报。

抗日老兵街头处理交通事故,一句话喝住双方车主,连交警都佩服

抗日期间的王萌莲

家里人参与抗战的多,16岁时,王萌莲自然而然参军入伍,进入杞南抗联办事处,学习打仗、救护伤员、动员群众,在这里,她巾帼不让须眉,练了一身好身手。

一次,开封城楼上,鬼子吃饭时把枪架在一起。王萌莲发现后,趁鬼子吃饭时悄悄爬上去,在敌阵中神出鬼没,把枪硬是悄悄取走了。

完了她还朝鬼子大喊,嘲笑一番。鬼子因为手中没枪,只能眼睁睁看着她离去,也不敢追。

她第一次用枪打鬼子,也很有心计。

三八大盖不能连续发射,为了最大程度地射中日军,她等鬼子走近了才开枪。每人3发子弹,她时机把握得精准,3发子弹打中了两个鬼子。

女娃子抗战,英勇果敢毫不逊色男儿郎。真令人敬佩!

渐渐地,战友们都知道她能打敢拼。多年后,她的战友们还记得,她“常常一人扛着两条枪,打仗时冲在最前面,没有见她怕过”。

抗日老兵街头处理交通事故,一句话喝住双方车主,连交警都佩服

抗战期间的合影,左立者为王萌莲

飞春读传在媒体报道的资料中,找到了2张王萌莲年轻时的照片。

照片上可以看得出,她们的条件很艰苦,却依然挡不住青春靓丽的身影,尤其王萌莲的眼神,坚毅中折射着一个女兵强大的内心。

在部队,16岁的王萌莲认识了后来的丈夫任秀铎,2年后两人结婚。可谁知当天上午结婚,下午就接到任务要去反扫荡。

就这样,两个人连个像样的婚礼也没有举行,就此分别。

更没料到的是,两人从此一别3年——因为丈夫是日军重点缉捕对象,他这一去再没回来。

夫妻俩也没有再联络上,各自随部队在不同的地方继续参加抗日战争等。

后来,日军宣传说抓住了任秀铎,王萌莲听说后大哭一场。哭后,她又拿起枪回到部队,从此打鬼子更猛,经常冲锋在前,一个女子敢与鬼子硬拼刺刀。

1948年,豫东解放,王萌莲返回家乡后,得到一个惊天好消息:丈夫还平安地活着,禁不住喜极而泣。夫妻俩这才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抗日老兵街头处理交通事故,一句话喝住双方车主,连交警都佩服

老人展示和丈夫的合影

解放后,王萌莲调到漯河市,先后在医院、图书馆等处工作。

历经战场血与火的洗礼,老人在和平年代依旧保持了军人的本色:

——她的一条毯子,是1944年抗战时的军毯,用了几十年,却依然不离身;

——她从不为自己谋私利,单位分房发福利,总是先让别人领,即便到了退休,她也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房,而是住在儿女家;

——她对后人要求很严,每逢春节,她都给儿孙们开会,教育他们要“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工作”;

——她从不搞特殊,甚至在自己晚年身体有病,去医院挂号时,也让别人优先。

其实,自己凭干部身份,完全可以享受国家特殊待遇,但老人不让,还告诫孩子:“急啥?人家都在排队,咱也跟着排。”

抗日老兵街头处理交通事故,一句话喝住双方车主,连交警都佩服

老人的军毯

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时,媒体去采访,老人已90高龄,但仍然是“腰杆挺直的军人姿态”。

尤其是当老人讲述当年骑马杀敌的情景时,不由演示了一个刺杀动作,威风凛凛,杀气腾腾,立时震惊记者,没有人不相信这个精神矍铄的老人,就是当年那个毫不畏惧的抗战女兵。

特殊的年月锻造了特殊的人,血与火的洗礼改变了普通女性的阴柔寡断和伤感,一个勇字贯穿王萌莲老人的一生,溶入老人血脉,成为一种令人敬佩的风骨和精神。

这就是战争留给老人的最大财富。

抗日老兵街头处理交通事故,一句话喝住双方车主,连交警都佩服

老人演示杀敌

据老人子女说,晚年的她“爱管闲事”,路上看到两辆车相撞,双方多人争执,眼看就要动手打在一起,路过的王萌莲老人看不下去了,挣开保姆的阻拦,冲上前大声喝止:

“谁也不许动!有什么问题跟我说,我来解决!”

老人的气场立时震住了现场,连过来处理事故的交警也感佩不已,双方车主都愿意听老人说公道话。

2019年7月15日,王萌莲老人因心衰逝世,平静地走完了93年的人生。

据其子女说,老人在病床上昏迷时,神志不清,谁叫都没有反应,但只要一听到放红歌,她立马就能清醒过来。

抗日老兵街头处理交通事故,一句话喝住双方车主,连交警都佩服

可敬的老人,勇敢的女兵,硝烟弥漫了你的童年,敌人杀害了你的乡邻,破坏了你的新婚,你没有被吓到,从来不怯懦,而是扛起两把长枪,跨马冲锋,用指向胸膛的刺刀告诉鬼子:这就是中国女兵!

=====================

文献参考:

《90岁的她曾是有名的双枪女八路》(《大河报》2015年9月3日)

《93岁抗战老兵王荫莲辞世》(《漯河晚报》2019年7月18日)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