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首任红四军军长,参与组建了三支主力红军,最后结局太可惜!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余秋雨

1929年6月,川军黄隐部江防军第7混成旅4000余名官兵在四川蓬溪县起义,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建立了四川第一个红色政权。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正是时任第7混成旅旅长的旷继勋,旷继勋也成为第二个起义的国民党方面的中高级军官,仅次于后来的开国元帅贺龙(南昌起义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兼第二十军军长)

他是首任红四军军长,参与组建了三支主力红军,最后结局太可惜!

时任江防军第7混成旅旅长旷继勋

旷继勋,1897年出生于贵州省思南县,少年时期曾读过三年私塾。1916年,受革命思想熏陶的旷继勋选择了入川从戎,这一年,他19岁。由于他作战勇猛,擅长策略,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个普通士兵升任排长、连长、营长、团长,1925年升任江防军第二师第四旅旅长。1923年,为抗击吴佩孚侵川,旷继勋部曾划归当时的川军名将刘伯承指挥。在与刘伯承的共事期间,旷继勋不仅军事上有了更大的进步,同时他也接触到了马列主义,并对其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1926年年底,旷继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9年6月29日,在四川省委的领导下,时任江防军第7混成旅旅长的旷继勋率所部4000余人在四川蓬溪县树起“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的旗帜,宣布起义。起义军攻占了蓬溪县城,建立了四川第一个红色政权“蓬溪县苏维埃政府”。后来由于国民党军的多路围剿,敌我力量悬殊太大,起义军遭到失败。

他是首任红四军军长,参与组建了三支主力红军,最后结局太可惜!

蓬溪起义纪念图

起义失败后,旷继勋于1929年秋在四川省委的护送下到上海党中央工作,并成为周恩来领导下的特科名将。在上海工作期间,旷继勋加入了陈赓领导的“锄奸团”,并亲手击毙了叛徒白鑫。后来,在一次机会中,旷继勋手持双枪,以一手精准的枪法教训了上海的青帮头目黄金荣,为党中央在上海免去了一大麻烦。

他是首任红四军军长,参与组建了三支主力红军,最后结局太可惜!

双枪将军旷继勋

1930春,旷继勋被党中央派往洪湖担任红六军军长。在军长旷继勋和政委周逸群的领导下,红六军屡出奇兵,节节胜利,开辟了大片革命根据地。红六军也在很短的时间内由最初的5000多人迅速发展到12000多人。后来,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旷继勋将亲手发展起来的红六军交给军团长贺龙,并于1930年11月,来到鄂豫皖革命苏区工作。

他是首任红四军军长,参与组建了三支主力红军,最后结局太可惜!

红六军政委周逸群

1931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成立,旷继勋任军长,余笃山任政委,徐向前任参谋长,全军12500余人。担任军长后,旷继勋坚决贯彻执行中共鄂豫皖特委提出的“向外发展,运动中寻机歼敌”的战略方针。在和其他领导人曾中生、徐向前、蔡申熙等人的共同研究和讨论下,红四军制定出了三种新的战术,即:一、围点打援战术;二、坑道爆破战术;三、飘忽战术。在新战术的合理使用下,旷继勋指挥红四军先后取得磨角楼、新集和双桥镇等战斗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的第一次围剿。

他是首任红四军军长,参与组建了三支主力红军,最后结局太可惜!

时任红四军参谋长徐向前

1931年4月,国民党方面出动13万重兵向鄂豫皖苏区发动了第二次围剿。面对敌人的大兵压进,旷继勋率红四军主力东进皖西,在4月25日的独山镇战斗中,一举击溃国民党军第四十六师,歼敌2000余人,缴获长短枪1800余支。国民党军此时发现红四军主力在皖西,急忙向皖西集结,而旷继勋则率领红四军主力4个团迅速西进杀回鄂豫边革命根据地,于5月9日在浒湾击溃了孤军南下的国民党军李韫珩师,毙伤俘虏敌人1400多人,缴获长短枪1000余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二次反“围剿”斗争取得了胜利。

1931年7月,旷继勋由于坚决抵制张国焘的左倾错误路线行为,遭到排挤打击,被撤除红四军军长职务,降为红十三师师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旷继勋仍不计个人得失,以大局为重,积极配合主力部队作战,多次击退敌人对根据地的围剿。

1931年9月,红二十五军在皖西麻埠成立,旷继勋任军长。11月10日,红二十五军与红四军合编,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旷继勋仍任红二十五军军长。

红四方面军成立之后,旷继勋率领红二十五军参加了商(城)潢(川)和苏家埠战役,为粉碎蒋介石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2年6月,第四次围剿开始。旷继勋率红二十五军一部、县独立团等不足三千人,奉张国焘的错误指示,坚守县城,由于敌众我寡,霍邱县城易攻难守,最终被国民党军攻破。此役中,旷继勋身中七刀,几名红军战士拼死保卫着把他带出了城。张国焘听说旷继勋丢了霍邱,就想趁着这次机会以丢城失地的罪名把他枪毙,在徐向前等战友的求情下,旷继勋才得以保住了这条性命,不过军长职务被撤销,由蔡申熙接任。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向西转移到陕南城固县小河口时,旷继勋、曾中生、余笃山等人对张国焘的家长制作风和“左倾”错误路线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并准备向中央反映张的错误行为,迫使张国焘在12月10日召开了师以上干部会议,会议上旷继勋对张国焘推行王明“左”倾错误,实行家长制领导作风、以及第四次反“围剿”失败后不明不白地无休止的向西转移等问题,进行了严厉批评。这件事情为后来旷继勋的被杀埋下了伏笔。

1932年12月,四川省通江县成立了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张国焘委任旷继勋担任主席。旷继勋在担任川陕省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后,立即抽调红四方面军数千名干部在川北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同时筹建了基层党组织与各级苏维埃政权。

1933年5月,旷继勋率领红四军第十二师参加了空山坝战役,为粉碎川军对川陕革命根据地的“三路围攻”做出了突出贡献。不久以后,张国焘以"国民党改组派"、"右派"等罪名,逮捕了时任川陕临时革命委员会主席的旷继勋,并于1933年6月将他秘密杀害于通江县洪口场,年仅36岁。

他是首任红四军军长,参与组建了三支主力红军,最后结局太可惜!

旷继勋烈士纪念馆

旷继勋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他对党无限忠诚,服从党的安排,任劳任怨,为军队的建设和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中,永垂不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