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三国时期,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被杀,是否证明刘备挑错了人?

我们在前边的文章讲到过,在襄樊之战的发动上,关羽本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结果致使大意失荆州,还丢了性命。而荆州对于曹刘孙三家来说都非常重要,人人都想得到。那么,刘备为什么会让关羽留守荆州呢?刘备让关羽留守荆州,是不是用错了人?

三国时期,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被杀,是否证明刘备挑错了人?

刘备准备西进的时候,采纳庞统的建议,出兵去夺取益州,要留下一个人守荆州,当时留下的人很多,并不是关羽一个人,还有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后来刘备打益州的时候,由于兵力不够,就把诸葛亮、张飞和赵云,调到的益州的前线,只留下了关羽一个大将,到底留下关羽对不对呢?

至少可以肯定说,这个决策在当时是对的,因为关羽作为留守荆州的将领来说,他有三个优点。

、关羽对刘备的忠诚。这个我们就不要论证了,从刘备起兵干事业开始,关羽一直跟随刘备,我们从史书上,看不到一点关羽有背叛刘备的痕迹,忠诚是肯定的。

关羽和张飞不同,关羽历来有独挡一面的能力。我们读《三国志》可以知道,刘备行军打仗,不分兵则已,一旦分兵,就是自己带一支军队,关羽带一支军队,所以关羽在行军打仗这方面,有独挡一面的能力。

关羽是行家。我们知道守荆州是要懂水军的,刘备集团是北方来的集团,水军将领的人选,一直是很困难的,但是关羽就有这方面的天赋,虽然是北方人,但是他一到南方,马上就能够训练和率领水军。赤壁之战的时候,刘备的家底,就是关羽的一万水军,和刘琦的一万军队。

三国时期,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被杀,是否证明刘备挑错了人?

但是关羽也有自己的问题,主要是在性格上的问题。

建安十九年,刘备在打成都的时候,马超就去投奔刘备,关羽因为和马超是不熟悉的,就写信给诸葛亮,问诸葛亮马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诸葛亮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关羽这是要和马超一比高下,而且只能赢不能输。虽然这件事情,被诸葛亮给圆了下来,但是关羽这个性格实在太高调,或者说一点也不谦虚。

据《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关羽在荆州的时候,孙权曾向关羽求婚,意思是两家结为儿女亲家,想让关羽把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结果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史书上只有这简单的几个字的记载,说虎女焉嫁犬子,那是是小说的记载。

三国时期,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被杀,是否证明刘备挑错了人?

关羽这个做法就非常不对,谁都知道这种婚姻是政治婚姻,孙权可以为了政治考虑,把19岁的小妹妹,嫁给49岁的刘备(关于孙尚香和刘备的婚姻,我们前边有文章介绍,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小编头像,进入主页阅览),那关羽为何就不能把女儿,嫁给孙权的儿子呢,这怎么说也是门当户对的,可是关羽出口就骂,关羽也太太目中无人了,况且是个时候,孙权还是刘备的盟友。

关羽不仅骂孙权,还骂自己的手下。关羽发动襄樊之战后,孙权集团的吕蒙白衣渡江,偷袭关羽的大本营,而留在荆州大本营的军官,当时就投降了,他们投降的原因就是关羽总骂他们,知道关羽败仗回来,自己也没有好果子吃,干脆就投降了。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关羽忠诚有才干有资历,从这方面来说,他是守荆州的合适人选。但是关羽也有问题,没有政治头脑,也没有战略眼光。这才导致关羽最后的彻底失败,丢了荆州,伤了性命。

三国时期,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被杀,是否证明刘备挑错了人?

我们上文提到关羽和马超有一点过节,其实关羽和黄忠也有一点过节,就是刘备封“五虎上将”的时候,这件事也体现了关羽的傲慢。那么,关羽和黄忠的过节,大家知道吗?欢迎大家来留言区讨论。

——参考文献《三国志》、《资治通鉴》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