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4月,某报上刊登了一篇“顺治被郑成功毙于厦门”的文章,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郑成功剧照)
手抄本的《延平王起义实录》
一书。据悉,这本书是由郑成功的后裔
郑万岭
,在整理祖上的遗书时发现并提供的。
全书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郑成功一生中的重大事件。
据《延平王起义实录》中记载:
“有人密启藩主:以高崎之战,伪虏顺治在思明(厦门)港被炮击没。”
这其中的“藩主”,是郑成功旧部对他的称呼;“高崎之战”是顺治十七年(1660年)五月,郑成功率部与清军在厦门进行的一场激战,也被称为“高崎之捷”。整句话的意思就是:
1660年五月,顺治在厦门被郑成功击毙了。
(《康熙王朝》中苏克萨哈剧照)
与这一信息相照应的,书中还记录了:
顺治被击毙之后,辅臣苏克萨哈向康熙帝进言:
“郑成功可以用炮击毙我们的先皇,皇上难道就不能处死他的父亲吗?”
康熙帝采纳了他的意见,继位不久就把郑芝龙给处死了。
这一前一后的照应,使得顺治炮毙于厦门的事情顺理成章,很有说服力。
除此之外,还有广泛流传于厦门地区的民间传说。说当年顺治帝御驾亲征,在厦门与郑成功对战时,被大炮击中身亡并掉进了水里。水里的鱼吃了顺治的肉以后,身体发生了变异,变成了无鳔江鱼。
(顺治帝剧照)
关于“顺治被郑成功毙于厦门”的说法,除了一部手稿和民间传说之外,没有其它的任何史料提起过,所以很难让人信服。
首先,皇帝亲征是一件大事,作为官方史料不可能没有记载。
但是在《清世祖实录》、《清史稿》等官方史料中,都没有出现过顺治御驾亲征的记载。这也就是说,顺治从亲政到暴病身亡,或许有御驾亲征的心思,但是都没有变成现实。
其次,郑成功作为抗清功臣,炮毙清廷的皇帝,这么大的功劳,在记述其一生事迹的《先王实录》中只字未提
,而只是出现在自己的日记中,这完全不符合逻辑。还有就是
南明大臣张煌言,在给永历皇帝的所有奏报中,也没有提到过顺治被郑成功击毙的事情。
第三,
关于顺治去世的时间,在《清世祖实录》、《清史稿》两部官方史料中,都明确记载了:顺治死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
而这也在《年谱》、《青集》两部非官方记载,《大觉普济能仁国师年谱》、《敕赐圆照茆溪森禅师语录》、《北游集》等三部僧侣书籍和由近代的屈维英先生编撰的《皇家医事》等多部著作所证实。这和《延平王起义实录》中,顺治死亡的时间明显对不上。
(德国传教士汤若望画像)
第四,德国传教士汤若望,
在他的回忆录中有这样的描述
:顺治已经患有严重的肺结核病,又在董鄂妃旷日持久和非常累人的葬礼和道场中耗尽精力。1661年2月1日,在董鄂妃死后四个半月,感染了天花,三天后就死了。
第五,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十七年(1660年)八月,董鄂妃死后,顺治帝悲痛欲绝,亲笔撰写了《董先行状》。
试想一下,如果顺治五月在厦门被郑成功击毙了,那么八月的《董先行状》是谁写的呢?谁又在董鄂妃死后,闹着要出家当和尚呢?
综上分析,“顺治被郑成功毙于厦门”这种说法是不成立的。其实这种说法,连郑成功自己都不相信。在《延平王起义实录》中记载了郑成功当时的反应:“
当时恍惚,未敢再信。
”也足以说明了这一点。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