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对杨靖宇割头的日本人,毒死自己妻儿后剖腹,79年后侄女来华谢罪!

历史有自己的生命,它就像一个人,既随和又自尊。——余秋雨

这个世界最简单的事情,应是莫过于“放弃”,因为“坚持”做任何事,不仅需要顽强的信念,有时更需要在恶劣的环境中,克服自身的本能需求。

对杨靖宇割头的日本人,毒死自己妻儿后剖腹,79年后侄女来华谢罪!

1940年2月23日,杨靖宇被日寇杀害后,对方居然为了证明一件事情,将其遗体剖开。当时的日寇为了彻底扫荡东北抗联力量,用尽各种办法切断抗日力量的供给,1940年是最困难的一年,大家不能不靠树皮填肚子。杨靖宇的胃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

对杨靖宇割头的日本人,毒死自己妻儿后剖腹,79年后侄女来华谢罪!

大家都投降了,还会有中国吗?

杨靖宇不是他的本名。他两度改名,他曾经被日寇5次抓进监狱,那时他在抚顺煤矿开展地下活动,领导工友们反抗侵占我国煤矿的日本人。他在监狱里受尽折磨,敌人希望这些酷刑可以撬开他的嘴,他几度昏死,用生命的尊严捍卫着对事业的忠诚,敌人毫无所得。

他在出狱后改名杨靖宇。此后他领导抗联部队,东北的极寒气候让抗联斗争更为艰难,那时少吃、缺武器,还要时刻警惕日寇的搜山、封锁。于他而言,苦难环境只会让斗志更加昂扬,他带着抗联战士和日寇展开了一场艰难的斗争。

面对艰苦条件时,总有人会退缩,这时他身边出现了叛徒。程斌等人投降了日寇,他用来隐藏物资和武器的70多个秘密营地,全部被日寇破坏,同时还遭到对方的疯狂追杀,敌人以为这样就可以让抗联部队退缩。那时天寒地冻,在深山中和日寇周旋的抗联战士们,只得用树皮来维持生存,但是和敌人的抗争并没因此停止。

日寇当时采用软硬兼施的方法,一边围追抗联力量,一边诱惑抗联战士投降。连附近的老百姓都知道杨靖宇的名字,还知道他是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司令。

为了保存实力,当时他决定分散队伍,各自突围,其实在缺粮少武器的环境下,他身边的战士也就只剩60人了。大家再分开行动,他身边就没有几人了。

他就义的前一天,几位上山砍柴的村民遇到他,就劝他投降算了,因为日寇说了,只要投降,就不会掉脑袋。而且他还是大官,对方一定会优待他。

此时的杨靖宇,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过一顿“饭”了,长时间待在低温的环境中,让他满身都是冻伤,他理解村民们的好意,但是他不会选择放弃。此时的他极度饥饿又疲惫,支撑他屹立不倒的是那份信仰,他笑了笑,说了一句话:乡亲们,咱们都投降了,中国还会存在么?

对杨靖宇割头的日本人,毒死自己妻儿后剖腹,79年后侄女来华谢罪!

自古人生谁无死?

2019年10月,杨靖宇将军雕像前,来了一个日本访问团,他们是侵华日军后代,此次来华他们带来了一封谢罪书,是岸谷隆一郎侄女所写,代表她的家族告慰将军的英灵。这一年,距离杨靖宇牺牲已经79年。

当年就是岸谷隆一郎,伪通化省警务厅长,不但用刺刀剖开了将军的胃,还割下了他的头。但是,就在他看到将军都“吃”了什么后,他惊住了。他对他的部下说:这就是真正的英雄!

当时杨靖宇一人被百多名日寇包围,面对敌人的劝降,他只有一句话,你们开枪吧!他一个人还坚持了有20多分钟之久,最后敌人是用机枪扫射,他身上多处中弹,竭尽全力后才倒地。

他的气势气吞山河,他的不屈精神同样也折服了敌人。岸谷隆一郎从此寝食难安,他忘不了那一幕,他的良心每天都在煎熬,他也在反省这一切,最终在日本宣布投降前,他做出了决定。

对杨靖宇割头的日本人,毒死自己妻儿后剖腹,79年后侄女来华谢罪!

他先是将妻儿毒死,随后自己剖腹自尽。他留下了一封遗书:

这场侵华战争也许不合适,中国只要有像杨靖宇这样的军人,那么就不会亡国。

革命岁月的故事,总是这般悲壮,又让人自豪。没有杨靖宇将军这样的英雄们的坚守,又何来祖国的今天?先人们用理想和信仰,托起了祖国的新生,作为后来者,难道不应该用责任和热爱,将这份事业更好续写么?

先烈们的故事,传递的不仅是一份热忱爱国之心,更是勇于抗争的果敢之情。前进的道路上,总会有不可预知的困难,只要想到他们的事迹,力量再次油然而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