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1990年,徐向前告诉李先念三条遗言,其中大半难以执行,这是为何

1990年6月,徐向前元帅住进了解放军总医院,几天后,李先念主席专门赶来看望徐向前。

徐向前那个时候的身体状况非常不好,一听说老战友李先念要来,他拿出了最好的精神状态,想给对方留下一个好印象。

等李先念终于进入病房,见到徐向前的时候,二人还没说上几句话,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徐向前告诉李先念三条遗言,他说:

“我徐向前有三条遗言:第一,同志们不要给我搞遗体告别仪式;第二,我也不要开什么追悼会;第三,我死后,希望有人可以将我的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和河西走廊上!”

在那个时候,徐向前已经病得很严重了,他说话的气息非常微弱,声音小得很,李先念只有把耳朵凑过去,全神贯注地听,这样才听得见。

日后李先念回想起这一幕的时候,他说自己对徐向前当时的眼神印象很深刻,那样的眼神很独特,看起来精神极了,不像是一个久病的人。

徐向前和李先念说话时,他明亮的眼睛里流露出来的激情,和当年带领部队南征北战时的那种激情一模一样。

1990年,徐向前告诉李先念三条遗言,其中大半难以执行,这是为何

图|李先念

一般说来,我们应该对逝者的遗愿保持尊重,既然徐向前已经提出了那三个要求,周围人满足他的愿望就好了。

可是最终,关于徐向前的遗言,党中央发现其中大半难以执行,徐向前的骨灰,有一小部分也被撒在别的地方,这是为何,党中央是怎么考虑的?

徐向前在遗言中专门提到了大别山,当年在大别山区开展工作的时候,徐向前做过一件非常传奇的事情,那就是,他创建了一支红军空军部队。

虽然这支空军部队只有一架飞机,而且还是一架敌机,但是在后来,它发挥出的作用却是十分巨大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个记者对徐向前的老部下进行过采访,这位老部下在说起徐向前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的时候,非常兴奋。

某一时刻,这位老部下说:“很多高级将领,勇敢的人往往缺少谋略,擅长兵法的人又总是比较保守,这其中,徐向前元帅是例外,他用兵的方式很特别,自成一派!”

老部下讲得非常认真,这位记者也在一边录音,一边拿出纸和笔,在仔仔细细地做记录。

突然,这位老部下说:“在当年的大别山里,我们的红军部队有飞机,我们是有空军的,那是徐向前元帅创建的!”

记者大吃一惊:“徐向前元帅创建了红军的空军部队,还有飞机,这样的事情怎么从来没听人说起过?”

1990年,徐向前告诉李先念三条遗言,其中大半难以执行,这是为何

图|徐向前元帅

1927年黄麻起义爆发,不久后,大别山里孕育出了红军部队。在起步阶段,红军部队成长得非常艰难。

大家常说红军战士们打了多少胜仗,消灭了多少敌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那个时候战士们用的是长矛、大刀和红缨枪,把整支队伍底朝天翻一遍,也找不出几条像样的钢枪。

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中,战士们要想和各路敌人作斗争,要想获胜,困难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徐向前是黄埔军校毕业的高材生,他接触过先进的军事训练和理论知识,自从他来到大别山,当地的情况很快就有了好转。

在徐向前的带领下,红军部队打胜仗的次数不断增加,消灭敌人的数量也在不断往上涨。我军在各个方面的条件都很恶劣,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补给方式,就是从敌人那里缴获。

胜仗打多了后,战士们就有了长枪短枪和迫击炮,这些武器装备的到来,让战士们非常兴奋。有些人甚至常常抱着枪睡觉,在他们看来,这些宝贝简直比自己的新媳妇还亲呢!

1930年2月,红军部队意外得到了一架飞机,一下子,这件事成了当地一件天大的新闻,毕竟别说当地的人民群众了,就连徐向前这样见过大世面的红军将领,也从来没有近距离接触过飞机。

二三月份的某一天,天空中出现了一架飞机。在往常,不管是人民群众见到的运输物资的那种飞机,还是在战场上追着红军战士扫射、扔炸弹的飞机,都和这架飞机不太一样。

那一天大家见到的飞机,它就像喝醉了似的,飞不稳,大家不知道这架飞机到底想做什么,它一直在天空中绕来绕去,像是出了什么故障似的。

1990年,徐向前告诉李先念三条遗言,其中大半难以执行,这是为何

图|旧时代的飞机

绕了好多圈后,这架飞机突然翅膀一斜,慢慢降落到了附近河边的一块空地上。山沟里的农民们只见过天上的飞机,高高地飞着,看起来只有小小的一点,还没有巴掌大。

现在,一架敌机降落到大家的眼前了,大家都觉得特别稀奇,很快,附近的男女老少都像赶庙会似的,都跑到河边来参观这架飞机了。

这是军阀的一架军用飞机,在执行任务的时候,飞行员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不熟悉,迷失了方向,碰巧燃料也用光了,这才降落到河边。

等大家绕着飞机围了一圈后,飞机的舱门突然打开了,一个人爬出来,他鼻青脸肿的样子看上去很好笑。

人群中有人说:“我还以为开飞机有什么了不起的,以为必须神仙来开,凡人都做不了,结果飞行员就是这个窝囊样子!”

刚一看到红军战士,这个飞行员马上挥舞手中的白色毛巾,大喊:“不要开枪,不要杀我,我投降,我向红军长官投降!”

经过一连串的审问后,徐向前等人基本摸清了这个飞行员的情况。飞行员名叫龙文光,在黄埔军校学习过,还去苏联学习过飞行技术,在同行中也算小有名气。

在审问龙文光的时候,一位红军战士问道:“别只是我们说话啊,你也说几句,对我们红军有什么想了解的吗?”

1990年,徐向前告诉李先念三条遗言,其中大半难以执行,这是为何

图|龙文光

龙文光说:“我就知道,红军也是人,并不像大家说的那样,说红军一个个都是红眼绿鼻子,都是凶神恶煞!”

不久后,徐向前带着几位同志一起来到河边,亲自参观这架飞机,他说:“不论从哪一方面考虑,这架飞机都对我军非常重要,同志们必须派出专人,负责保护飞机!”

徐向前继续说:“我军必须落实优待政策,同志们要友好对待这位名叫龙文光的飞行员,要是他出了什么状况,这架飞机就真的成了摆设了!”

徐向前的俏皮话惹得周围人哈哈大笑。虽然龙文光当了俘虏,但他觉得所有人都对自己很友好,红军部队里主张官兵平等,红军长官说话很亲切,一点都没有为难他。

这些都在龙文光心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此外,龙文光还发现,人民群众对军阀势力的支持,往往都是被逼无奈的,但红军部队不是这样,人民群众都是真心实意支持红军的。

在这样的环境里待久了之后,龙文光开始对自己的信仰产生怀疑了,他开始有了弃暗投明的心思,对红军部队产生了好感。

在后来的一次会议上,大家认真讨论部队整编的事情,有些人的眼光非常长远,他们甚至把这次的部队整编,和整个苏区的建设联系在一起。

这个说法启发了坐在会场角落里的一位小战士,小战士平常做事情很积极,也活泼好动,是部队里的开心果。

等会场安静下来后,小战士站起来,半开玩笑地说:“我们可不可以把降落在河边的那架小飞机修好,让飞行员龙文光投靠我们,然后成立一支红军空军部队,怎么样?”

1990年,徐向前告诉李先念三条遗言,其中大半难以执行,这是为何

图|旧时代的空军部队

马上,大家被逗得笑成一片,有人说:“小同志的这个想法有意思啊,一架飞机怎么能成立空军部队呢?传出去还不被敌人笑话死了!”

徐向前当时没有和大家一起笑,他觉得小战士的这句话也有几分道理,等会场再次安静下来后,他说:“现在老天爷白送给我们一架飞机,好歹我们得用用试试,得让他飞啊!”

他继续说:“派人去白区搞些汽油回来,让龙文光驾驶着这架飞机上天,飞去南京和武汉,就算不扔炸弹,撒撒传单吓唬吓唬敌人,这也不错啊!”

我们不得不感慨,徐向前当时的眼光真的非常长远。从立志发展红军空军部队开始,直到建国后,徐向前都在负责国防建设方面的工作。

建国后,在徐向前和其他几位同志的带领下,我们人民解放军的队伍一点一点步入新时代,逐渐走向了正规化和现代化。

在大别山开展工作的时候,大家对徐向前很信任,他的才华和能力都比一般人好很多,很快,其他几位同志站出来说:“对,送到家门口的飞机不能不用,必须让那架小飞机飞起来!”

另一个人说:“我们就是要建立只有一架飞机的空军部队,万事开头难,说不定以后,我军会拥有很多架飞机,到时候就真的是实力很强,能够和敌人对抗的空军部队了!”

不久后,徐向前带领战士们攻克了附近的一座县城,那座县城里的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后来,它就成为了鄂豫皖特委的首府。

1990年,徐向前告诉李先念三条遗言,其中大半难以执行,这是为何

图|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形成初期形势图

很快,一个巨大的困难出现了,这架飞机该如何运送到首府去,两个地方之间相距很远,路程中要翻过好几座山。

一听到红军部队要运输飞机,飞行员龙文光急了,他说:“飞机那么大,怎么运送,要是强行把飞机拖到首府去,估计在半路上,飞机就变成一堆废铁了!”

几个红军战士说:“能说这样的话,你是小瞧我们的人民群众了!”后来,事情的结果的确让龙文光吃了一惊。

红军战士们和人民群众配合在一起,大家拿出愚公移山的劲头,几百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在山路上轮换着抬飞机,一寸一寸地朝着首府移动。

最终,这架飞机不仅很快就运送到了首府,而且完好无损,连一小块漆皮都没有碰破。

几位指挥员跟着徐向前一起,大家围着这架飞机看了又看,一位同志问:“飞机还能飞起来吗?大家抬着它累死累活的,不是白忙活吧?”

龙文光从飞机里探出半个脑袋,说:“大家的辛苦没白费,我刚刚检查了,飞机的各种设备都没有坏,它只是缺汽油和机油!”

徐向前:“我们必须想想办法,从白区搞些汽油回来,好不容易有一架飞机,它必须上天!”

有人开玩笑:“这个大家伙只喝汽油不喝水,否则的话,我们大别山里泉水多得很,它想喝多少都成!”

那个时候,国民党反动派对红区的封锁特别严格,他们在通往大别山区的小路上设置了非常多的哨卡。

1990年,徐向前告诉李先念三条遗言,其中大半难以执行,这是为何

为了购买汽油和机油,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地下党同志们费了很大的力气。克服重重困难后,汽油、机油和其他小零件,全都一起来到了大别山区。

接下来,龙文光一直在维修飞机,在这段时间里,这架飞机得到了一个新名字,红军战士们叫它“列宁号”。

关于这架飞机,徐向前想得很清楚,从实际情况来看,就算可以飞起来,这架飞机可以起到的作用也很小,它带不了多少弹药,也消灭不了几个敌人。

但是徐向前的眼光很长远,他很清楚这架飞机和这支所谓的红军空军部队,对全体红军战士的作用。

一旦红军的飞机飞上天了,它的宣传作用是巨大的,这说明我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什么都可以创造出来,这对提振我军士气,对震慑敌人,都非常有好处。

不久后的一天,当时的天气非常晴朗,阳光明媚,龙文光终于驾驶着“列宁号”起飞了,看见空中的飞机时,大家激动得手舞足蹈,有的人感动得流下眼泪。

后来,这架飞机正式参加了我军攻打黄安县城的战斗。

那个时候,为了配合这架“列宁号”飞机的飞行,大家还成立了一个“航空局”,参加这次战斗前,徐向前命令“航空局”的战士们制造炸弹。

1990年,徐向前告诉李先念三条遗言,其中大半难以执行,这是为何

图|“列宁号”飞机

这个任务对大家来说非常困难,当时战士们才刚刚开始造手榴弹,关于炸弹,大家谁也没接触过。

大家找到了先前敌机扔下来没响的炸弹,把这个炸弹修好后,大家觉得威力不够大,还往炸弹身上捆了好多手榴弹。

攻打黄安县城的战斗正式打响后,龙文光开着飞机,将这个炸弹扔到县城,跟着炸弹一起扔下去的,还有好多宣传我党政策的传单。

炸弹爆炸后,愚蠢的敌人被吓坏了,他们整天都在问:“共产党的红军部队那么穷,他们怎么可能会有空军呢?”

正如徐向前最初设想的那样,在战斗中,这架飞机发挥出来的实际作用并不大,但宣传的效果非常明显。

毕竟这架飞机当时给敌人造成的恐慌,的确顶得上好几支红军大部队了。这正是徐向前想要的结果。

徐向前的眼光长远,不仅体现在他对空军的重视上,还体现在他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上,他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讲究吃穿,大家都亲切地叫他“布衣元帅”。

当年指挥临汾战役的时候,在战斗开始前的动员会上,他对众多解放军干部说:“作为我党和我军的干部,必须爱护自己手下的兵,大家要知道,真正在战场上和敌人拼杀的,是每一个解放军战士。”

徐向前继续说:“我们必须关心普通战士的思想,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在打响每一次战斗的时候,对于排兵布阵,我们必须慎重考虑,尽可能减少伤亡,要爱护每一位战士!”

临汾战役进行过程中,战士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吃不到蔬菜,偶尔有人搞到了一点蔬菜,他们觉得徐向前指挥战斗这么辛苦,就先拿来给徐向前吃,徐向前果断拒绝了。

1990年,徐向前告诉李先念三条遗言,其中大半难以执行,这是为何

图|临汾战役(油画)

后来,徐向前带着好多解放军干部一起去山坡上挖野菜,刮风下雨的时候,大家被淋得像落汤鸡一样,也都完全不在意。

野菜拿回来后,同志们一起吃,徐向前不允许大家对自己有丝毫的优待,普通战士吃什么喝什么,徐向前也就吃什么喝什么,要是都没饭吃,徐向前就陪着大家一起饿肚子。

这场临汾战役,解放军部队解放了十几座县城,消灭了10多万国民党反动派。这是每一位战士一刀一枪拼出来的。

建国前后,徐向前的两个亲姐姐生活过得都不太好,有一天,她们专门找到徐向前,想让这位弟弟给她们一些帮助。

要说带兵打仗上前线,徐向前是丝毫不含糊的,偏偏就是这些事情,徐向前觉得很麻烦,他非常不擅长应对这些。

两位姐姐和徐向前除了姐弟关系外,还有一点特殊的关系,那就是,在抗日战争最初打响的时候,两个姐姐的儿子一起参加了八路军。

徐向前的这两位外甥打起仗来都非常勇敢,最终,他们都英勇牺牲在了抗日战场上。

所以,两个姐姐不只是徐向前的姐姐,他们同时还是烈士家属,如何把这两种身份区分清楚,徐向前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那个时候,徐向前给自己做了很多思想工作,他自言自语:“既然她们是我徐向前的姐姐,那她们就不再是普通的烈士家属,作为我的亲人,她们也应当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不可以搞特殊!”

1990年,徐向前告诉李先念三条遗言,其中大半难以执行,这是为何

图|徐向前

当天晚上,徐向前向两位姐姐说:“我是共产党员,我党一直主张为人民群众谋幸福,我不可以给自己搞特殊!”

他继续说:“我是一个穷司令,我也没有什么好东西可以拿出来款待你们,我吃什么,你们也只好吃什么了,所有的东西都是公家的!希望两位姐姐能够理解我的难处!”

两位姐姐离开后,老家的一些亲戚朋友也专门找过徐向前,希望徐向前这位“大官”通过自己的权力,帮他们求得一官半职。最终,这些人都被徐向前打发走了。

既然得不到好处,有些人就开始故意说徐向前的坏话了,他们骂徐向前六亲不认,骂他翻脸不认人,说他当了大官后,马上就把老家的亲戚朋友忘记了。

就算听到这些话,徐向前也不生气,他有一次说:“我相信我自己这样做是正确的,我问心无愧,别人的嘴我也管不住,要说就让他们说去吧!”

建国后,徐向前的住处附近,有一个部队大院,每一周,那里都会放一场电影。

最开始的时候,徐向前也跟着大家一起去看电影,他没发现有什么异样,后来有一次,他觉得有些不对劲。

那一次徐向前迟到了,结果放电影的人就故意将放映时间推迟,所有人都坐在那里等他。

还有,每一次看电影的时候,一旦徐向前走进来,很多人都会站起来欢迎他,时间久了之后,徐向前觉得这些习惯都不好,是搞特殊,自己不能接受。

1990年,徐向前告诉李先念三条遗言,其中大半难以执行,这是为何

不久后,徐向前专门找到部队的一位干部:“在看电影这件事情上,我徐向前和大家一样嘛,都是观众,你们如果还专门为了我推迟电影放映,还起立欢迎我的话,那我以后就再也不去了!”

在徐向前的强烈要求下,看电影的规矩后来就改了。

回到徐向前的三个遗愿。

不搞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这其实也是艰苦朴素的一种体现。

按道理讲,党中央应该尊重徐向前的遗愿,但是,对于徐向前元帅,对于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共产主义战士,要是真的不举行任何仪式,我们又如何对得起他呢?

最终,党中央没有给徐向前举行盛大的遗体告别仪式,也没有开追悼会,但是举行了一个简单朴素的送别仪式。

关于徐向前的骨灰,其中的大部分都按照他的遗愿,撒在了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和河西走廊,其中的一小部分被专门分出来,撒在了将军岭。

1990年,徐向前告诉李先念三条遗言,其中大半难以执行,这是为何

图|将军岭

我党的很多高级将领都安葬在将军岭,在那里,徐向前又可以和他的那些老战友团聚了。安葬在将军岭,徐向前元帅不会觉得孤单。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