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90年,徐向前告訴李先念三條遺言,其中大半難以執行,這是為何

1990年6月,徐向前元帥住進了解放軍總醫院,幾天後,李先念主席專門趕來看望徐向前。

徐向前那個時候的身體狀況非常不好,一聽說老戰友李先念要來,他拿出了最好的精神狀态,想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

等李先念終于進入病房,見到徐向前的時候,二人還沒說上幾句話,一件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徐向前告訴李先念三條遺言,他說:

“我徐向前有三條遺言:第一,同志們不要給我搞遺體告别儀式;第二,我也不要開什麼追悼會;第三,我死後,希望有人可以将我的骨灰,撒在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和河西走廊上!”

在那個時候,徐向前已經病得很嚴重了,他說話的氣息非常微弱,聲音小得很,李先念隻有把耳朵湊過去,全神貫注地聽,這樣才聽得見。

日後李先念回想起這一幕的時候,他說自己對徐向前當時的眼神印象很深刻,那樣的眼神很獨特,看起來精神極了,不像是一個久病的人。

徐向前和李先念說話時,他明亮的眼睛裡流露出來的激情,和當年帶領部隊南征北戰時的那種激情一模一樣。

1990年,徐向前告訴李先念三條遺言,其中大半難以執行,這是為何

圖|李先念

一般說來,我們應該對逝者的遺願保持尊重,既然徐向前已經提出了那三個要求,周圍人滿足他的願望就好了。

可是最終,關于徐向前的遺言,黨中央發現其中大半難以執行,徐向前的骨灰,有一小部分也被撒在别的地方,這是為何,黨中央是怎麼考慮的?

徐向前在遺言中專門提到了大别山,當年在大别山區開展工作的時候,徐向前做過一件非常傳奇的事情,那就是,他建立了一支紅軍空軍部隊。

雖然這支空軍部隊隻有一架飛機,而且還是一架敵機,但是在後來,它發揮出的作用卻是十分巨大的,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個記者對徐向前的老部下進行過采訪,這位老部下在說起徐向前出色的軍事指揮才能的時候,非常興奮。

某一時刻,這位老部下說:“很多進階将領,勇敢的人往往缺少謀略,擅長兵法的人又總是比較保守,這其中,徐向前元帥是例外,他用兵的方式很特别,自成一派!”

老部下講得非常認真,這位記者也在一邊錄音,一邊拿出紙和筆,在仔仔細細地做記錄。

突然,這位老部下說:“在當年的大别山裡,我們的紅軍部隊有飛機,我們是有空軍的,那是徐向前元帥建立的!”

記者大吃一驚:“徐向前元帥建立了紅軍的空軍部隊,還有飛機,這樣的事情怎麼從來沒聽人說起過?”

1990年,徐向前告訴李先念三條遺言,其中大半難以執行,這是為何

圖|徐向前元帥

1927年黃麻起義爆發,不久後,大别山裡孕育出了紅軍部隊。在起步階段,紅軍部隊成長得非常艱難。

大家常說紅軍戰士們打了多少勝仗,消滅了多少敵人,但是很少有人知道,那個時候戰士們用的是長矛、大刀和紅纓槍,把整支隊伍底朝天翻一遍,也找不出幾條像樣的鋼槍。

在這樣的艱苦條件中,戰士們要想和各路敵人作鬥争,要想獲勝,困難程度是可想而知的。

徐向前是黃埔軍校畢業的高材生,他接觸過先進的軍事訓練和理論知識,自從他來到大别山,當地的情況很快就有了好轉。

在徐向前的帶領下,紅軍部隊打勝仗的次數不斷增加,消滅敵人的數量也在不斷往上漲。我軍在各個方面的條件都很惡劣,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補給方式,就是從敵人那裡繳獲。

勝仗打多了後,戰士們就有了長槍短槍和迫擊炮,這些武器裝備的到來,讓戰士們非常興奮。有些人甚至常常抱着槍睡覺,在他們看來,這些寶貝簡直比自己的新媳婦還親呢!

1930年2月,紅軍部隊意外得到了一架飛機,一下子,這件事成了當地一件天大的新聞,畢竟别說當地的人民群衆了,就連徐向前這樣見過大世面的紅軍将領,也從來沒有近距離接觸過飛機。

二三月份的某一天,天空中出現了一架飛機。在往常,不管是人民群衆見到的運輸物資的那種飛機,還是在戰場上追着紅軍戰士掃射、扔炸彈的飛機,都和這架飛機不太一樣。

那一天大家見到的飛機,它就像喝醉了似的,飛不穩,大家不知道這架飛機到底想做什麼,它一直在天空中繞來繞去,像是出了什麼故障似的。

1990年,徐向前告訴李先念三條遺言,其中大半難以執行,這是為何

圖|舊時代的飛機

繞了好多圈後,這架飛機突然翅膀一斜,慢慢降落到了附近河邊的一塊空地上。山溝裡的農民們隻見過天上的飛機,高高地飛着,看起來隻有小小的一點,還沒有巴掌大。

現在,一架敵機降落到大家的眼前了,大家都覺得特别稀奇,很快,附近的男女老少都像趕廟會似的,都跑到河邊來參觀這架飛機了。

這是軍閥的一架軍用飛機,在執行任務的時候,飛行員對當地的自然環境不熟悉,迷失了方向,碰巧燃料也用光了,這才降落到河邊。

等大家繞着飛機圍了一圈後,飛機的艙門突然打開了,一個人爬出來,他鼻青臉腫的樣子看上去很好笑。

人群中有人說:“我還以為開飛機有什麼了不起的,以為必須神仙來開,凡人都做不了,結果飛行員就是這個窩囊樣子!”

剛一看到紅軍戰士,這個飛行員馬上揮舞手中的白色毛巾,大喊:“不要開槍,不要殺我,我投降,我向紅軍長官投降!”

經過一連串的審問後,徐向前等人基本摸清了這個飛行員的情況。飛行員名叫龍文光,在黃埔軍校學習過,還去蘇聯學習過飛行技術,在同行中也算小有名氣。

在審問龍文光的時候,一位紅軍戰士問道:“别隻是我們說話啊,你也說幾句,對我們紅軍有什麼想了解的嗎?”

1990年,徐向前告訴李先念三條遺言,其中大半難以執行,這是為何

圖|龍文光

龍文光說:“我就知道,紅軍也是人,并不像大家說的那樣,說紅軍一個個都是紅眼綠鼻子,都是兇神惡煞!”

不久後,徐向前帶着幾位同志一起來到河邊,親自參觀這架飛機,他說:“不論從哪一方面考慮,這架飛機都對我軍非常重要,同志們必須派出專人,負責保護飛機!”

徐向前繼續說:“我軍必須落實優待政策,同志們要友好對待這位名叫龍文光的飛行員,要是他出了什麼狀況,這架飛機就真的成了擺設了!”

徐向前的俏皮話惹得周圍人哈哈大笑。雖然龍文光當了俘虜,但他覺得所有人都對自己很友好,紅軍部隊裡主張官兵平等,紅軍長官說話很親切,一點都沒有為難他。

這些都在龍文光心裡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此外,龍文光還發現,人民群衆對軍閥勢力的支援,往往都是被逼無奈的,但紅軍部隊不是這樣,人民群衆都是真心實意支援紅軍的。

在這樣的環境裡待久了之後,龍文光開始對自己的信仰産生懷疑了,他開始有了棄暗投明的心思,對紅軍部隊産生了好感。

在後來的一次會議上,大家認真讨論部隊整編的事情,有些人的眼光非常長遠,他們甚至把這次的部隊整編,和整個蘇區的建設聯系在一起。

這個說法啟發了坐在會場角落裡的一位小戰士,小戰士平常做事情很積極,也活潑好動,是部隊裡的開心果。

等會場安靜下來後,小戰士站起來,半開玩笑地說:“我們可不可以把降落在河邊的那架小飛機修好,讓飛行員龍文光投靠我們,然後成立一支紅軍空軍部隊,怎麼樣?”

1990年,徐向前告訴李先念三條遺言,其中大半難以執行,這是為何

圖|舊時代的空軍部隊

馬上,大家被逗得笑成一片,有人說:“小同志的這個想法有意思啊,一架飛機怎麼能成立空軍部隊呢?傳出去還不被敵人笑話死了!”

徐向前當時沒有和大家一起笑,他覺得小戰士的這句話也有幾分道理,等會場再次安靜下來後,他說:“現在老天爺白送給我們一架飛機,好歹我們得用用試試,得讓他飛啊!”

他繼續說:“派人去白區搞些汽油回來,讓龍文光駕駛着這架飛機上天,飛去南京和武漢,就算不扔炸彈,撒撒傳單吓唬吓唬敵人,這也不錯啊!”

我們不得不感慨,徐向前當時的眼光真的非常長遠。從立志發展紅軍空軍部隊開始,直到建國後,徐向前都在負責國防建設方面的工作。

建國後,在徐向前和其他幾位同志的帶領下,我們人民解放軍的隊伍一點一點步入新時代,逐漸走向了正規化和現代化。

在大别山開展工作的時候,大家對徐向前很信任,他的才華和能力都比一般人好很多,很快,其他幾位同志站出來說:“對,送到家門口的飛機不能不用,必須讓那架小飛機飛起來!”

另一個人說:“我們就是要建立隻有一架飛機的空軍部隊,萬事開頭難,說不定以後,我軍會擁有很多架飛機,到時候就真的是實力很強,能夠和敵人對抗的空軍部隊了!”

不久後,徐向前帶領戰士們攻克了附近的一座縣城,那座縣城裡的各方面條件都不錯,後來,它就成為了鄂豫皖特委的首府。

1990年,徐向前告訴李先念三條遺言,其中大半難以執行,這是為何

圖|鄂豫皖革命根據地形成初期形勢圖

很快,一個巨大的困難出現了,這架飛機該如何運送到首府去,兩個地方之間相距很遠,路程中要翻過好幾座山。

一聽到紅軍部隊要運輸飛機,飛行員龍文光急了,他說:“飛機那麼大,怎麼運送,要是強行把飛機拖到首府去,估計在半路上,飛機就變成一堆廢鐵了!”

幾個紅軍戰士說:“能說這樣的話,你是小瞧我們的人民群衆了!”後來,事情的結果的确讓龍文光吃了一驚。

紅軍戰士們和人民群衆配合在一起,大家拿出愚公移山的勁頭,幾百個人組成一個小組,在山路上輪換着擡飛機,一寸一寸地朝着首府移動。

最終,這架飛機不僅很快就運送到了首府,而且完好無損,連一小塊漆皮都沒有碰破。

幾位指揮員跟着徐向前一起,大家圍着這架飛機看了又看,一位同志問:“飛機還能飛起來嗎?大家擡着它累死累活的,不是白忙活吧?”

龍文光從飛機裡探出半個腦袋,說:“大家的辛苦沒白費,我剛剛檢查了,飛機的各種裝置都沒有壞,它隻是缺汽油和機油!”

徐向前:“我們必須想想辦法,從白區搞些汽油回來,好不容易有一架飛機,它必須上天!”

有人開玩笑:“這個大家夥隻喝汽油不喝水,否則的話,我們大别山裡泉水多得很,它想喝多少都成!”

那個時候,國民黨反動派對紅區的封鎖特别嚴格,他們在通往大别山區的小路上設定了非常多的哨卡。

1990年,徐向前告訴李先念三條遺言,其中大半難以執行,這是為何

為了購買汽油和機油,活躍在全國各地的地下黨同志們費了很大的力氣。克服重重困難後,汽油、機油和其他小零件,全都一起來到了大别山區。

接下來,龍文光一直在維修飛機,在這段時間裡,這架飛機得到了一個新名字,紅軍戰士們叫它“列甯号”。

關于這架飛機,徐向前想得很清楚,從實際情況來看,就算可以飛起來,這架飛機可以起到的作用也很小,它帶不了多少彈藥,也消滅不了幾個敵人。

但是徐向前的眼光很長遠,他很清楚這架飛機和這支所謂的紅軍空軍部隊,對全體紅軍戰士的作用。

一旦紅軍的飛機飛上天了,它的宣傳作用是巨大的,這說明我軍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什麼都可以創造出來,這對提振我軍士氣,對震懾敵人,都非常有好處。

不久後的一天,當時的天氣非常晴朗,陽光明媚,龍文光終于駕駛着“列甯号”起飛了,看見空中的飛機時,大家激動得手舞足蹈,有的人感動得流下眼淚。

後來,這架飛機正式參加了我軍攻打黃安縣城的戰鬥。

那個時候,為了配合這架“列甯号”飛機的飛行,大家還成立了一個“航空局”,參加這次戰鬥前,徐向前指令“航空局”的戰士們制造炸彈。

1990年,徐向前告訴李先念三條遺言,其中大半難以執行,這是為何

圖|“列甯号”飛機

這個任務對大家來說非常困難,當時戰士們才剛剛開始造手榴彈,關于炸彈,大家誰也沒接觸過。

大家找到了先前敵機扔下來沒響的炸彈,把這個炸彈修好後,大家覺得威力不夠大,還往炸彈身上捆了好多手榴彈。

攻打黃安縣城的戰鬥正式打響後,龍文光開着飛機,将這個炸彈扔到縣城,跟着炸彈一起扔下去的,還有好多宣傳我黨政策的傳單。

炸彈爆炸後,愚蠢的敵人被吓壞了,他們整天都在問:“共産黨的紅軍部隊那麼窮,他們怎麼可能會有空軍呢?”

正如徐向前最初設想的那樣,在戰鬥中,這架飛機發揮出來的實際作用并不大,但宣傳的效果非常明顯。

畢竟這架飛機當時給敵人造成的恐慌,的确頂得上好幾支紅軍大部隊了。這正是徐向前想要的結果。

徐向前的眼光長遠,不僅展現在他對空軍的重視上,還展現在他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上,他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講究吃穿,大家都親切地叫他“布衣元帥”。

當年指揮臨汾戰役的時候,在戰鬥開始前的動員會上,他對衆多解放軍幹部說:“作為我黨和我軍的幹部,必須愛護自己手下的兵,大家要知道,真正在戰場上和敵人拼殺的,是每一個解放軍戰士。”

徐向前繼續說:“我們必須關心普通戰士的思想,也要關心他們的生活狀況,在打響每一次戰鬥的時候,對于排兵布陣,我們必須慎重考慮,盡可能減少傷亡,要愛護每一位戰士!”

臨汾戰役進行過程中,戰士們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吃不到蔬菜,偶爾有人搞到了一點蔬菜,他們覺得徐向前指揮戰鬥這麼辛苦,就先拿來給徐向前吃,徐向前果斷拒絕了。

1990年,徐向前告訴李先念三條遺言,其中大半難以執行,這是為何

圖|臨汾戰役(油畫)

後來,徐向前帶着好多解放軍幹部一起去山坡上挖野菜,刮風下雨的時候,大家被淋得像落湯雞一樣,也都完全不在意。

野菜拿回來後,同志們一起吃,徐向前不允許大家對自己有絲毫的優待,普通戰士吃什麼喝什麼,徐向前也就吃什麼喝什麼,要是都沒飯吃,徐向前就陪着大家一起餓肚子。

這場臨汾戰役,解放軍部隊解放了十幾座縣城,消滅了10多萬國民黨反動派。這是每一位戰士一刀一槍拼出來的。

建國前後,徐向前的兩個親姐姐生活過得都不太好,有一天,她們專門找到徐向前,想讓這位弟弟給她們一些幫助。

要說帶兵打仗上前線,徐向前是絲毫不含糊的,偏偏就是這些事情,徐向前覺得很麻煩,他非常不擅長應對這些。

兩位姐姐和徐向前除了姐弟關系外,還有一點特殊的關系,那就是,在抗日戰争最初打響的時候,兩個姐姐的兒子一起參加了八路軍。

徐向前的這兩位外甥打起仗來都非常勇敢,最終,他們都英勇犧牲在了抗日戰場上。

是以,兩個姐姐不隻是徐向前的姐姐,他們同時還是烈士家屬,如何把這兩種身份區厘清楚,徐向前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那個時候,徐向前給自己做了很多說服,他自言自語:“既然她們是我徐向前的姐姐,那她們就不再是普通的烈士家屬,作為我的親人,她們也應當起到模範帶頭作用,不可以搞特殊!”

1990年,徐向前告訴李先念三條遺言,其中大半難以執行,這是為何

圖|徐向前

當天晚上,徐向前向兩位姐姐說:“我是共産黨員,我黨一直主張為人民群衆謀幸福,我不可以給自己搞特殊!”

他繼續說:“我是一個窮司令,我也沒有什麼好東西可以拿出來款待你們,我吃什麼,你們也隻好吃什麼了,所有的東西都是公家的!希望兩位姐姐能夠了解我的難處!”

兩位姐姐離開後,老家的一些親戚朋友也專門找過徐向前,希望徐向前這位“大官”通過自己的權力,幫他們求得一官半職。最終,這些人都被徐向前打發走了。

既然得不到好處,有些人就開始故意說徐向前的壞話了,他們罵徐向前六親不認,罵他翻臉不認人,說他當了大官後,馬上就把老家的親戚朋友忘記了。

就算聽到這些話,徐向前也不生氣,他有一次說:“我相信我自己這樣做是正确的,我問心無愧,别人的嘴我也管不住,要說就讓他們說去吧!”

建國後,徐向前的住處附近,有一個部隊大院,每一周,那裡都會放一場電影。

最開始的時候,徐向前也跟着大家一起去看電影,他沒發現有什麼異樣,後來有一次,他覺得有些不對勁。

那一次徐向前遲到了,結果放電影的人就故意将放映時間推遲,所有人都坐在那裡等他。

還有,每一次看電影的時候,一旦徐向前走進來,很多人都會站起來歡迎他,時間久了之後,徐向前覺得這些習慣都不好,是搞特殊,自己不能接受。

1990年,徐向前告訴李先念三條遺言,其中大半難以執行,這是為何

不久後,徐向前專門找到部隊的一位幹部:“在看電影這件事情上,我徐向前和大家一樣嘛,都是觀衆,你們如果還專門為了我推遲電影放映,還起立歡迎我的話,那我以後就再也不去了!”

在徐向前的強烈要求下,看電影的規矩後來就改了。

回到徐向前的三個遺願。

不搞遺體告别儀式,不開追悼會,這其實也是艱苦樸素的一種展現。

按道理講,黨中央應該尊重徐向前的遺願,但是,對于徐向前元帥,對于這樣一位忠心耿耿的共産主義戰士,要是真的不舉行任何儀式,我們又如何對得起他呢?

最終,黨中央沒有給徐向前舉行盛大的遺體告别儀式,也沒有開追悼會,但是舉行了一個簡單樸素的送别儀式。

關于徐向前的骨灰,其中的大部分都按照他的遺願,撒在了大别山、大巴山、太行山和河西走廊,其中的一小部分被專門分出來,撒在了将軍嶺。

1990年,徐向前告訴李先念三條遺言,其中大半難以執行,這是為何

圖|将軍嶺

我黨的很多進階将領都安葬在将軍嶺,在那裡,徐向前又可以和他的那些老戰友團聚了。安葬在将軍嶺,徐向前元帥不會覺得孤單。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