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逢人就说这两件私事的人,普遍情商低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当进入一个新环境时,我难免想要尽快找到一个依靠,让自己不再处于被孤立的尴尬场景中。在这种情况下,不少人都会尝试进行一定程度的自我暴露,以此和周遭的人拉近心灵上的距离。

当两个人并不熟悉的时候,率先袒露一些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可以让其他人迅速卸下心防,感受到你的真诚与真实。

但有不少人只看到了这种方法的益处,却忘记了凡事都要讲究分寸与尺度,否则一不小心就会触犯他人的底线,反倒会给自己招来许多事端。

逢人就说这两件私事的人,普遍情商低

有时做人最大的悲哀,就是轻易向别人透露私事,不幸给别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逢人就说这两件私事的人,普遍情商低,无一例外。

一、高兴的事情

每个人都期盼着遇到令人高兴的好事,但我们常常会忽略了一点,好事只有发生在自己身上,才会让人高兴。

大部分人都是精致利己主义者,面对有限的利益时,人性中的恶将会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逢人就说这两件私事的人,普遍情商低

对于某些人来说,听到别人遇到了好事并不会让他们发自内心地感到快乐,反而会激发出他们内心中阴暗的那一面,让他们滋生出妒忌愤怒的情绪。

除了拥有血脉亲情的家人外,很少有普通朋友会发自内心地祝福你。

看透这个残酷的现实难免会让人觉得空虚无奈,但不得不承认,这确实是最真实的人性,是不可反驳的事实。

何况对于某些人来说,我们看似平常的生活点滴,也有可能是他们遥不可及的生活目标。

逢人就说这两件私事的人,普遍情商低

因此当我们向他们透露某些好事时,他们反而会觉得我们是在故意凡尔赛,以这种方式来刺激他们,展现自己的高傲。

即便一开始大部分人都会出于社交礼仪对我们表示祝贺,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很快也会对此感到厌倦。

曾经就有一家报社做过有关于分享这个问题的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发现,人们减少自己的分享欲望,其实是为了能够更加亲近社会。

从出发点来看,大多数人想要和他人分享某件事情,并不是真的想要传递某些信息。

逢人就说这两件私事的人,普遍情商低

他们主要还是想要借助这件事情进行社交,或是展示另一个角度的自己,宣扬属于自己的某种理念。

而对于聆听者来说,接受他人分享的信息,并不一定会给自己带来等同于他人的快乐体验。

其实从做人的角度来看,一个人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断向其他人宣扬自己的优点与好事,向其他人营销一个完美无瑕的人设。

真正优秀的人并不会随时夸赞自己,他们会将这部分时间利用起来,努力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逢人就说这两件私事的人,普遍情商低

从个人安全的角度来看,不向他人传递属于自己的好事,也是一种比较聪明的自保方法。毕竟大部分人都拥有嫉妒心理,只是有的人可以用理智压制自己阴暗的想法。

如果我们总是处处宣扬自己,难免就会被这些别有用心的人盯上,也会为自己日后的生活留下隐患。

二、自己的志向

我们都听说过扮猪吃老虎这句俗语,其实这才是一个聪明的人的处事方式。

如果总是将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讲给他人听,反而会让别人觉得你的野心过于旺盛。虽然对于个人来说,有规划与目标总归是件好事。

逢人就说这两件私事的人,普遍情商低

但是实现理想主要依靠的还是实际行动,而不是动动嘴巴就能说出的大话。如果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用于分享理想,反而会让自己失去原有的初心,迷失在他人的评价与鼓励当中,理想也不能如愿实现。

如果目标过于宏大,提前将自己的目标告知他人,也会给他人一个较高的心理预期。如果最终这件事情无法完成,他人反而会对你评头论足,言语中充满鄙夷。

自己也会因为无法实现他人的期盼,而长时间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

逢人就说这两件私事的人,普遍情商低

适当的压力可以给我们带来一定的紧张与压迫感,督促我们更好更快地去完成现阶段的目标,但是巨大的压力却会对我们产生不好的影响,让我们死死盯着最终的结果,却忽视了实现结果的重要过程。

心理暗示会对我们的行动力产生一定影响,但我们也应该学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及时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压力阻碍了自己前进的步伐。

其实在学生时代,就有不少人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展示这个道理。

那些给自己定下远大目标,每天喊着要好好学习的学生,最终的学习成绩却往往没有任何起色。

逢人就说这两件私事的人,普遍情商低

那些真正的学霸,平时或许并不会主动提起自己的目标,可他们却能够专注地完成某一件事情,并最终呈现出让人感到惊艳的答卷。

- The End -

作者 | 汤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