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一文顶两个坦克师,是我国第四任外交部长活到70岁,儿女不简单

在新中国的外交史上,曾有过三位杰出的外交家,他们非常富有个性。首先第一位是周总理,他是一位颇有儒雅风度的外交家;第二位是陈毅元帅,他是富有大将风度的外交家;第三位就是乔冠华,他则是富有才子风度的外交家。

乔冠华是新中国第四任外交部长,是一位风趣幽默,喜欢大笑,不善于心计,有时甚至敢于当众出洋相的人,他常常让他的外交工作,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完成,同他打过交道的人,都会被他的魅力所折服。那么,乔冠华的一生究竟有哪些传奇经历呢?

他一文顶两个坦克师,是我国第四任外交部长活到70岁,儿女不简单

乔冠华,1913年出生于江苏盐城一个富裕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开明人士,6岁时,就送他进入私塾读书。他自幼聪明睿智,是当地十里八乡有名的神童。

在初中、高中时,他更是跳了多级,到16岁就考入高等学府清华,乔冠华的聪慧实打实地体现在了学习上。进入清华大学后,他开始博览群书,尤其是进步书籍对他影响深远。所以,他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为他以后的革命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乔冠华于1933年东渡日本留学。在日本留学期间,他因参加各种革命活动而遭到了驱逐,后他又辗转来到德国留学。

在此期间,正是国际形势不乐观的时候。乔冠华与朋友研读诸多军事、历史方面的书籍。后来,他写出了很多有关国际影响力的评论文章,并获得了博士学位。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军开始了全面侵略行为,很快华北沦陷,日军铁蹄所到之处,烧杀掠抢,惨不忍睹,犯下了累累罪行。作为一名中国人的乔冠华深深感觉到,笔杆子不如枪杆子有用。

于是,他便放弃一直以来的哲学学习,和国外的优越生活条件,毅然选择回国,加入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之中。

他一文顶两个坦克师,是我国第四任外交部长活到70岁,儿女不简单

其实,刚学成回国的乔冠华年仅25岁,正值青春年华,又才华横溢,很快受到了金岳霖教授的邀请,希望他去西南联大任教,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但乔冠华却婉言拒绝了,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前往广州投笔从戎,为抗日出一份力。

正是因为乔冠华的z这种决定,从此,在中国的文坛上少了一位知识渊博的教授,在外交界则多了一位叱诧风云的外交家。

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后,乔冠华来到了香港,在《时事晚报》担任主编。他以“乔木”的名义写了上百篇的有关抗日的文化,文字独到犀利,针对时弊,意义深刻,令在延安的毛泽东,和在重庆的周恩来大为称赞。

毛泽东称其“文章犹如千军万马,一片文章足足等于两个坦克师。”周恩来赞他“不可多得的人才”。为此,八路军驻扎在香港办事处的负责人廖承志,很快就推荐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以后,乔冠华开始了自己的革命新征程。

多年来,乔冠华一直以笔代枪,针对敌人,写出了许多认识深刻和见解透辟的文章,字里行间充溢着独到,又能展现真实情况的感情与事实。尤其是在后来的外交上,他用儒雅的气质展现了大国外交。

他一文顶两个坦克师,是我国第四任外交部长活到70岁,儿女不简单

建国后,我国成立外交部。1949年,乔冠华参加成立大会。次年10月,他作为顾问,出席联合国安理会,对美国在台湾的侵略行为进行控诉。

1951年7月,在朝鲜谈判会议上,乔冠华作为中国代表团的高级顾问,他也参加了部分谈判过程,虽然对外不露面,但他的笔才和口才未被掩盖。此后多年以来,乔冠华作为中方代表团顾问,或中方代表出席了一系列外交会议。

1974年,乔冠华被任命为新中国第四任外交部长,那种大国气度与风采,在他身上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乔冠华的后代里就有继承外交事业的子女。他的第一任妻子是外交家龚澎,相识于重庆,他们的儿子叫乔宋淮,女儿叫乔松都。乔宋淮出生于194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专业。

毕业后,乔宋淮在航天医学院工程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后来又担任过多国驻外大使。2001年,被提升为外交部副部长。在乔宋淮的身上,也有父亲的影子,但他却也有不同于父亲的气质,文雅中又显干练。

女儿乔松都,1953年出生,是医学界的高材生,曾在解放军262医院任职,后来去国外进修。

乔冠华的第二任妻子是章含之,有一女儿名叫洪晃,1961年出生。她是一个有能力的女子,撕掉了陈凯歌前妻的标签。洪晃是一位知名作家,常年在美国、德国从事金融方面的工作。

1996年回国后,在中国本公司工作。之后,她创立了自己的工作室,成为了一名媒体人。

1983年,乔冠华病逝,享年70岁。他风度翩翩,谈吐文雅,集书法大家和学者的韵味与风貌于一家,又集大国自信与开明于一身,他笔下能见未来,外交则能彰显中国担当。

他一文顶两个坦克师,是我国第四任外交部长活到70岁,儿女不简单

这就是乔冠华,在外交场合上既放开,又不粗俗,从不以大道理强加于人,而是通过充满文采的句子,紧紧扣住对方的心弦,达到最好的谈话效果。

觉得文章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免费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