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读书的时候,对抗日战争记忆最深刻的是平型关大捷,是中国抗日史上取得最大胜利的一仗,打破了日寇不可战胜的神话,从此以后,全国人民都重新反思抗日战争、重新树立了胜利的信心,以至于后来全民族掀起了抗日热潮。特别是在战斗过程中,涌现出的一大批民族英雄,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激励了几代人。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1937年9月25日清晨,侵华日军第5师团(板垣师团)第21旅团一个步兵大队乘100余辆汽车,延绵10余里,浩浩荡荡开进乔沟,进入了早已等候在此的八路军115师的伏击圈。作为主战场的乔沟,两侧山势险峻,沟底狭窄。其时,山西东北屏障天镇和大同已经门户大开,倘若从大同南犯,利用铁路便可直插山西腹地太原。平型关乔沟地形复杂,峡谷公路蜿蜒曲折,只可容一辆汽车通过,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敌人已全部进入伏击圈后,我八路军吹冲击号,全线部队以排山倒海之势,迅猛向敌人冲击,115师在10余里长的地段上如从天而降,一齐呐喊向公路猛攻,日军立时被截成许多段。我军利用地形,先以手榴弹炸毁敌人汽车,使敌无法逃走。因敌突遇袭击,数千人的部队即在窄狭的山谷中乱作一团,汽车、大车、马匹、兵士相撞击。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115师乘敌混乱之际,向敌展开猛烈冲锋,首先冲到公路与敌展开白刃战。其他部队也迅速冲杀过去。日军万分狼狈,慌忙凭借被炸破的汽车、水沟和老爷庙等有利地物或地形进行抵抗。115师第二梯队迅速越过公路,夺占了老爷庙有利地形,将残敌分割包围起来。涞源、蔚县之日军,企图增援被包围在老爷庙地区的21旅团,但途中遇到狙击,而不能得逞。日军来了飞机在上空飞来飞去,但下面已厮杀一团,毫无办法地飞去。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经过一天激战,歼敌千余,击毁汽车100余辆,大车200余辆,缴获大炮1门,轻重机枪20余挺,步枪1000余枝,日币30万元,以及大量军用物品,这便是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令人遗憾的是,这次八路军准备包抄敌人后路,在友军的配合下,计划全部围歼板垣师团,却因为高桂滋率领的第84师,擅自放弃团城口阵地,导致包围出现空挡,围歼整个师团的计划落空,使臭名昭著恶贯满盈的板垣师团得以逃脱。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板垣师团亦称第5师团,是侵华日军中最强的一个甲种师团,是日军在二战爆发前17个常备师团之一,是日军最精锐的机械化部队,有钢军之称,南京会战率先攻入南京的便是第5师团,其师团长板垣征四郎也借着第5师团登上陆家中将,他曾是参与策划九一八事变的板垣征四郎,因此该师团也称作“板垣师团”。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当时,日本关东军察哈尔兵团于攻占晋北重镇大同后,兵锋直指晋北门户雁门关;与此同时,从宣化、新保安和怀来向的板垣师团一路西攻击前进,迫近晋东北要隘——平型关!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面对来自日本关东军和板垣师团的夹击,中国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认为,一部在平型关方向略作抵抗,一部以恒山、雁门山为屏障,逐次抵抗,诱其向繁峙深入,八路军抄击平型关,断敌后路,称为"布好口袋阵,让敌进得来,出不去"。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平型关战斗打响之后,八路军按计划对日军发动进攻,经过激烈战斗,歼灭敌21旅团,随后队伍秘密潜出至东南的敌军侧后,准备发起新一轮的攻势,没有想到的是,敌人却从团城口破围而出,因为坚守此阵地的高桂滋下令撤出了团城口阵地。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高部的行动产生了两个严重后果:25日拂晓,正向平型关外出击的71师突遭已抢占团城口、鹞子涧的日军逆袭,部队被压制在迷回、涧头动弹不得;当天八路军对虽然行进在关沟、老爷庙和小寨一带的日军发起围攻,却因团城口阵地已失、郭部出击失利,致使被围日军主力得以从友军所弃阵地突围而出。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本来,这"口袋阵"有致胜因素在内,使板垣师团处于"前方被阻、后方被抄"之困境,毕竟日军实力有限,且距平型关尚有百余里之遥,仅能起到声援的作用。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多年以后,阎锡山对精心策划的平型关会战计划未获成功耿耿于怀,认为:"高桂滋放弃团城口,比刘汝明放弃张家口,更为可杀!"殊不知,高桂滋对于此役之败固然要负责,自己的责任同样不小!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多年以后,针对整个平型关战役失败,有人写了一本书,描述高桂滋没有接到上级命令,就撤出了团城口阵地是一个极不负责的行为!该书出版后,书中事件涉及到的国民党第17军军长兼84师师长高桂滋的后代对该书中某些情节提出异议,并认为这些描写“侵害高桂滋名誉权”,从而引发了一场诉讼——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高桂滋,字培五,陕西定边人,他出生寒门,自幼因家贫辍学,于是便和弟弟高桂山前往宁夏盐池县,在外祖父开的面坊当学徒,后回到定边县,经他人介绍加入同盟会。次年入西安讲武堂读书,从而开始戎马生涯。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高桂滋曾任陕北镇守使署连长,后加入胡景翼靖国军,任营、团、旅长。北伐时任独8师长,1928年升任方振武第四军团47军长。中原大战后,高部缩编为11师,高随商震出关,攻石友三后路,给张学良解围。经张学良向蒋通融,高部被编为步兵第八十四师,驻河北武安、磁县。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后他参与围剿陕北红军,屡受红军打击后,改弦更张,赞同中共,1936年支持张杨发动西安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后升任17军军长,参加了多次战役,先后歼灭日军两个团两千多人,声名大振。曾参加平型关战役,但为保存实力,擅自率部撤退,放弃阵地,使日军板垣师团得以逃逸。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针对高桂滋没有接到上级命令撤退一事,后人提出书中将高桂滋描写成为保存实力、擅自撤离阵地的民族败类,认为“高桂滋擅自放弃团城口”并非事实,被告丑化高桂滋是有意迎合抗日战争中妥协派的自我辩解!提出停止出版发行、赔礼道歉、赔偿精神损害费10万元等诉讼请求。

平型关战役他下令撤退放走板垣师团,后人打场维权官司,结果败诉

后来,法院经过审理作出判决,原告起诉无理,驳回诉讼请求,被告不构成侵权事实清楚、证据非常充分,依据历史事实和法律规定反驳了原告的主张,得到了法院的支持。其后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法院依法维持原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