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近山巡视过程中,两个女兵向他敬礼,而他却命令属下枪决她们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在王近山巡视的过程中,突然有两个女兵向他敬礼,然而他却命令属下,直接将这两个女兵抓起来,并且当众枪毙。为何王近山会做出这样的决定?他是发现了什么吗?

王近山巡视过程中,两个女兵向他敬礼,而他却命令属下枪决她们

当时王近山在八路军中担任副团长,他所在的部队急于扩充实力,所以招收了很多新兵,而为了提升他们的军事素养,部队也对他们进行了艰苦的操练。

但是在这批新兵中,大家由于身体素质、个人天赋的不同,自然训练表现也是有好有差,而上面提到的两位女兵正是最为卓越的一批,甚至可以跟老兵媲美。

表现良好,不是应该重点培养吗?为什么偏偏要枪毙?

其实在王近山视察的过程中,本来一切都很正常,可是那两位女兵却主动冲他打招呼,而且还敬个极为标准的军礼。

这一敬礼就引起了王近山的怀疑,刚进来的新兵怎么敬礼这么标准呢?

不过此时的王近山倒也没说什么,毕竟一个敬礼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也许是新兵训练刻苦,部队上指导得好呢?

于是王近山走近后也就询问了一下两位女兵的入伍情况、在部队里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问题等。

一番慰问过后得知了这两人都是本地村民,因为日军侵犯而家破人亡,此番加入部队也是因为如此。

回答完毕,二人也就准备继续回到训练中去了。

可她们刚走了不远就发现部队集结,而她们两个更是被重重解放军围住了。

原来,她们刚走,王近山就直接跟身旁警卫下令集结部队,并且要将她们俩逮捕,公开枪毙!

王近山副团长,我们是来报效祖国的,您让人把我们抓起来是什么意思?

两个女兵面对部队的围困,倒也不算慌乱,甚至表现出了愤怒。

我要把你们俩枪毙!

王近山很冷静,说的话却很冷酷,丝毫不见之前慰问时的亲切。

随后直接就告知了周围的人,这两人根本不是我军同志,而是来自日本的间谍,他要当众将两人枪毙,以儆效尤。

平日里与这两女兵一同训练的人都不敢相信,甚至许多新兵开始低声质疑,周围一度要开始骚乱,那两个女兵也是趁机诘难,王近山副团长凭什么说我们是间谍?我们是来当兵的,而不是来受诬蔑的,这个兵我们不当了!

面对众人质疑,王近山直接点出了两个女兵露出的破绽。

第一,她们俩说自己是本地人农民,可根本没有本地口音,甚至还带着一些日本口音,这很不合理。

第二,寻常新兵根本不可能认出他,更别说一口叫出他的名字,甚至这点很多老兵都做不到。要知道,当时我党军装上并没有标识,士兵很难根据着装来判断领导的身份。

第三,她们手上虎口有老茧,而掌心没有,这说明他们根本不是拿农具干活的农民,而是长期进行军械训练的士兵。

在说完之后,王近山还直接命令士兵脱去了两个女兵的鞋子,在她们脚上找到了长期穿着木屐所磨出的老茧,这下两个女兵可以说是百口莫辩,而其余众人也是心服口服,直接听从命令将两个间谍枪毙。

在抓出这两个女间谍之后,王近山意识到在我军内部可能存在更多的日本间谍,所以将自己的经验告知了周围部队,也因此抓到了很多的日本人,避免了重大的损失。

而王近山所在部队之所以会大规模招兵,从而让这些日本间谍有了可趁之机,其实是为了抵抗日本遭受巨大损失后的疯狂反扑,而日军之前的损失也是王近山的“杰作”。

王近山巡视过程中,两个女兵向他敬礼,而他却命令属下枪决她们

当时王近山在刘伯承129师麾下担任副团长,接到了“于七亘村伏击日军辎重部队”的命令,并且随即在七亘村地带展开了埋伏。

等到日军先头部队通过、辎重部队正好到来的时候,猛然下令出击,直接将日军部队从中间打散。

我军的袭击是准备充足的,而日本被袭击是突兀的,在这一差距的影响下,日军部队失了先机,被我军打的节节败退,最后日军虽然不甘放弃物资,可也不得不含恨撤退。

可他们撤退的路线早就被王近山提前设好了埋伏,日军是越打越憋屈、越打人越少,最终被我军全歼,我军大获全胜。

旁人获得了这样的胜利,肯定就撤退了,毕竟已经完成了组织上下达的要求,可王近山偏偏不,他还要再伏击一次日军,而且还是在同一个地方!

这里不得不说,王近山的军事谋略与人性洞察力都极为强大。

他算准了虽然日军遭受巨大损失,但是由于我军一贯“打了就撤”的作战习惯影响,日军一定不会预料到他的二次伏击。

而结果正如他所料,当再一次运送辎重的部队来到七亘村的时候,就可以说一模一样的松懈,再一次遭到了王近山的猛烈袭击,打的对方狼狈逃窜。

三天内在同一个地方伏击对方两次,这次战役太经典了,以至于甚至被英国军事家高度评价,认为他这种战术可以称为世界十大经典战术之一。

那就是这么个谋略惊人、观察细致的军事家,为何会被称为“王疯子”呢?想要找到答案,我们就要更全面地了解这个人。

王近山巡视过程中,两个女兵向他敬礼,而他却命令属下枪决她们

王近山出生于湖北黄安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在1930年正式加入了中国工农红军,陆续参加过红四方面军长征、晋东南反“九路围攻”,豫北、宛东、淮海战役,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在建国后被授中将衔,是一位功勋卓著、百炼成钢的共产主义战士。

能够从以上这些战役中活下来,并且建立傲人的功勋,王近山自然是个了不起的将军,而他所依仗的正是一股“疯劲”,或者说一种舍生忘死,不畏牺牲的精神。

王近山巡视过程中,两个女兵向他敬礼,而他却命令属下枪决她们

1933年,与军阀刘湘斗争时他带领连队几乎打了个精光,仍旧死战不退直到最终拖到援军到来,包围了敌人;在后来再次与川军作战的过程中,他胸部中弹直接昏迷,醒来后命令士兵把他抬到显眼的红旗下振奋士气,继续指挥战斗。

在这些战斗中,王近山都是充分发扬了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每每大战都是身先士卒,悍不畏死。于定陶战役前,为了向首长请命自己所在的六纵出战,他更是说出那句著名的战场宣言。

首长,让我们六纵上吧,我们是一支年轻部队,但绝不退缩,要是打剩下一个连我就去当连长,打剩下一个班我当班长,要是全打光了,对得起这哺育我们长大的太行山的父老乡亲们。

而这样的作战风格,毫无疑问是让他的“王疯子”绰号越叫越远。

听到这里,可能很多朋友都无比困惑,那王近山是如何完成从“王疯子”到一个洞察入微、指挥卓越的军事家的转变的呢?

其实这里面还有一段涉及到两位元帅的渊源。

王近山巡视过程中,两个女兵向他敬礼,而他却命令属下枪决她们

在王近山隶属于129师的时候,129师的正副师长分别是刘伯承、徐向前,而这两位皆是我军中有名的军事家。

当王近山“王疯子”的绰号传响的同时,他也逐步进入了当时副师长徐向前的视线。徐向前对他悍不畏死的作战方式很欣赏,也将他介绍给了师长刘伯承。

不久后,在129师的一次干部会议上,刘伯承先是充分肯定了王近山的勇猛与无畏,但在会议最后,刘伯承还特意讲了“吴下阿蒙”的故事,告诉他们未来的时间还长,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成为一个比他更优秀的指挥者。

王近山巡视过程中,两个女兵向他敬礼,而他却命令属下枪决她们

这些话说的王近山是醍醐灌顶,而本身作为一代儒将的刘伯承自然注意到了王近山的表现,可是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要借此告知王近山、甚至告知周围的中下部将领,如何成为一个真正的将军。

而刘伯承的军事指挥艺术,也对王近山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每当刘伯承讲课或作报告时,他都坐在最前面而且听得十分认真。

当有人问他为什么刘伯承讲课的时候,你听得那么认真呢?

王近山巡视过程中,两个女兵向他敬礼,而他却命令属下枪决她们

王近山表示,常言道,强将手下无弱兵。我们在他的教育下,也许能成为常胜将军。

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襄樊战役中,率领部队攻城的王近山,先是不仅运用了刘伯承“猛虎掏心”的战术,还提出了“拔山攻城”的方案,迅速的攻克了襄樊,成为了当时著名的五路大捷之一。

由此可见,王近山是深谙刘伯承指挥艺术的一员猛将。

毫无疑问,王近山也最终没有让刘伯承、徐向前失望,成为了一个有勇有谋的卓越将领,而在人们夸赞他的时候,他却只笑呵呵的回一句

“我是放牛娃出身的人,我是在毛主席和刘、邓、徐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教育培养下成长起来的。”

觉得文章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免费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