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英雄故事:七岁参军,九岁长征,国家承认的最小红军

一、英雄故土,菜刀革命

张家界洪家关是 “两把菜刀闹革命” 开国元帅贺龙的故乡,贺龙与大姐贺英、二姐戊姑、妹妹贺满姑用菜刀、扁担在这里开辟了中国新篇章。今天英雄故事的主人公向轩也出生在这个地方。

贺龙的亲妹妹贺满姑便是向轩的母亲,贺英带领贺戊姑、贺满姑以及廖汉生等30余人,在湖南桑植一带打了整整4年游击战

贺满姑耍得一手好枪,是当时有名的双枪女英雄,向轩在打娘胎里就随着母亲上山打游击,也许还没出生,这份保家卫国的信念就随着血液流淌进这个小小生命的意志中。

二、带念而生,两岁丧母

1926年3月,阵阵稚嫩而铿锵有力的哭声穿透了初春的薄雾,向轩出生了,舅舅贺龙朝天鸣枪庆祝,随后弯下身来轻轻亲了一口满脸小褶皱的小向轩。

向轩两岁时,母亲贺满姑带领后方游击队掩护伤病员时遭到当地地主武装的袭击,一行人图为转移到永胜县段家台,原以为逃过一劫,却被农会叛徒出卖被捕。

向轩与5岁的三哥向楚才、几个月大的妹妹随母亲一同被关进大牢。

1928年农历八月十四,中秋节的前一天,敌人把贺满姑凌迟虐杀。幸运的是,向轩大姨贺英设法买通了监狱看守,把兄妹三人救了出来,从此便随大姨贺英生活,喊贺英妈妈,贺英教他习武、用枪,三四岁便会打枪。

三、死里逃生,七岁参军

1933年农历四月,正是农忙时节,贺英游击队的部分队员回家插秧,被苏维埃乡干部出卖,告诉了团防局秦富斋,农历4月20日凌晨,敌人伺机偷袭,2名战士牺牲,贺英拼死抵抗,身中两枪,临死前对向轩说:“快跑!找大舅报仇!”把自己的手枪和一个布袋交给了向轩,布袋里装着2枚金戒指和5个银元。

7岁的向轩不知道大舅在哪,只知道他在山的那边,他一边跑,一边回头还击,子弹从身旁飞过,打到树上,奔跑中他突然猛地摔倒在地,右腿脚脖子中弹了,但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小巧的体型,向轩躲了起来。敌人放弃追击后,向轩咬牙坚持,拖着受伤的腿向轩一路向西,终于与前来接应的廖汉生会合,在湖北鹤峰县麻水与贺龙相见。

英雄故事:七岁参军,九岁长征,国家承认的最小红军

小向轩

廖汉生带领红军杀回去,几天之后就把叛徒处决了。而国民党桑植县团防局长秦富斋解放后被镇压。向轩在卫生部长贺彪处治疗了半年才将伤养好。此后百年一直跟随部队生活,帮炊事班和女兵干活。

四、九岁长征,意志不倒

1935年11月19日,我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失败,战事变得胶着起来,红军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英雄故事:七岁参军,九岁长征,国家承认的最小红军

艰苦的条件和恶劣的自然环境考验着每一个红军,更加考验着这个孩子,9岁的向轩坚决不肯坐在骡子上,他要与战士们一起用双脚赶路,年纪尚小,多次因为体力不支而倒地。

他们大多数人穿的军装都太肥大,袖子垂到膝部,上衣几乎拖到地面。他们说,他们每天洗手、洗脸三次,可是他们总是脏,经常流着鼻涕。他们常常用袖子揩,露着牙笑。他们的英勇的故事流传很多。他们并没有得到或者要求作为小孩照顾,许多人实际参加了作战。”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五、奋勇作战,机智斗敌

1944年,前往抗日军政大学深造,主攻炮兵,

1946年,学成归来,主动请缨上前线,到了前线,他从不和别人说起自己的身份。

英雄故事:七岁参军,九岁长征,国家承认的最小红军

1948年1月任工兵连连长,那年夏天在陕西省大荔县荔北战役中,向轩率领工兵连用掘土法和改装的清朝土炮投掷炸药,打击敌人工事,不到2个时辰,就摧毁了敌人的通讯系统。

这场战斗中,向轩身上26处负伤,右眼窝钻满了炸籽,右脚被打穿,至今还有弹片在体内。

六、和平年代,继发光热

新中国成立后,向轩担任炮兵连指导员,来到军校把自己的战斗经验传给下一辈,日常训练也非常苛刻,对战士们要求很高。

英雄故事:七岁参军,九岁长征,国家承认的最小红军
英雄故事:七岁参军,九岁长征,国家承认的最小红军

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1960年年晋升上校,他被派往了成都军区工作。1978年,他担任了成都人武部副部长。1982年12月离休,享受正师职待遇,目前在四川省军区成都石马巷干休所休息

小插曲

在陕西省大荔县荔北战役中,向轩身负重伤,独臂将军贺炳炎得知后欣喜又内疚,向轩双亲都为革命捐躯,万一向轩再出什么事情,怎么向贺龙交代。

英雄故事:七岁参军,九岁长征,国家承认的最小红军

贺龙

贺炳炎犹豫再三,还是报告给了贺龙,并说是自己没保护好他。

贺龙却说:即使牺牲了,也没啥!别人的孩子能牺牲,我的孩子的生命也是一样的生命!

关注我,了解这个世界多一点

觉得文章不错的朋友,不妨点个免费的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