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老祖宗有言,无论多缺钱,只要舍得在这3方面花钱,钱会越来越多!

俗话说,求财容易守财难,就拿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败家”皇帝来说,祖上辛辛苦苦打下江山,却由于后世不肖子孙的纵情快乐导致皇族分裂,地位不保,最终被赶下皇帝的宝座,这都是因为不懂守财的缘故。虽然在腰缠万贯的时候懂得如何花钱是一门学问,但是在没钱的时候舍得花钱却又是另外一门学问了,晚清名臣曾国藩就是玩转这门学问的老祖宗。

老祖宗有言,无论多缺钱,只要舍得在这3方面花钱,钱会越来越多!

曾国藩出生于1811年,他出身富裕,从小熟读四书五经,于27岁的时候就进入翰林院为朝廷做事,直到后来位极人臣,曾国藩的一生可谓是顺风顺水。可是大家知道吗,年轻时候的曾国藩也曾有穷到难以继日的时候,但是他却敢于花钱,把钱花在“刀刃”上,使自己成功扭转了运势。在《给曾国藩算算账:一个清代高官的收与支(京官时期)》一书中,就详细描写了曾国藩玩转财政的手段。

老祖宗有言,无论多缺钱,只要舍得在这3方面花钱,钱会越来越多!

曾国藩在30岁那年留下了一整年的收支账目,从账目中可以看出,曾国藩在日常生活和社交方面的支出占了7成,日常生活则是为了让一家老小过得舒心,住得放心,社交方面则是为了广交官场好友,所进行的必要支出。32岁时曾国藩被任命为四川乡试正考官,这是一项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肥差,然而,曾国藩却在购置衣物的清单上明确注明蜜蜡朝珠“要买假的”,可见他不想把钱花在衣物上面。

老祖宗有言,无论多缺钱,只要舍得在这3方面花钱,钱会越来越多!

41岁的曾国藩,已经因为财务的掣肘,12年都没有回过老家,而在开始为官的前三年,曾国藩还是在自己穷困潦倒的情况下往老家寄钱,主动承担起家族责任;他在借债度日时,还会把自己手头的钱借给朋友,并告诉自己的儿子不要向朋友们催债。靠着这种处世原则,曾国藩终于在41岁的时候成功翻身,摆脱经济困难的束缚,在官场上一飞冲天。

老祖宗有言,无论多缺钱,只要舍得在这3方面花钱,钱会越来越多!

晚年的曾国藩给子孙们总结了三个方面的花钱艺术。第一,不能免了随份子钱,人情往来是出世原则,随份子正是联系的纽带,如果在份子钱上大花一笔,会让对方永远感念自己。第二,对于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不能吝啬,在对方遇到财政危机时,一定要尽可能提供帮助,不能寒了朋友的心,雪中送炭远比锦上添花更让人印象深刻。

老祖宗有言,无论多缺钱,只要舍得在这3方面花钱,钱会越来越多!

第三,就是要舍得给家人花钱,家人有幸福感,自己赚钱的动力才会越来越足,我们往往可以忍受自己过得不好,就是不忍心家人跟着自己受罪,就是这么一个道理。所以,曾国藩就是靠着这三点,才从12年的贫苦生活中走向辉煌的官场,他腰上的钱袋子也是越来越鼓,曾国藩的理财方式,直到今天都受用。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