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乐毅与田单的战争,燕国与齐国的世仇,谁将取得最终胜利?

乐毅与田单的战争,燕国与齐国的世仇,谁将取得最终胜利?

一场战争的胜负,跟一个战将相关。有的时候一个战将,就决定了一场战争。春秋战国时代,有这样的战将,依靠一己之力,短时间里连下一国七十座城池,可谓是用一个人的力量就灭掉了一个国家。他是谁呢?而后又有一名将,用一个人的力量短时间里收复七十座城池。他又是谁呢?正是今天我们要说到的乐毅和田单。

乐毅是燕国战将,当乐毅率大军攻打齐国之时,齐国派的是触子为将。这位触子也是齐国名将,曾在齐国灭宋之战中为大将。只是这场战争来得太快,齐国根本没有做好充分准备,而且齐湣王自视其大,命触子只许胜不许败,还以挖祖坟、行杀戮相威胁。这即犯了兵家大忌。齐国大军在阵前将士离心,无心恋战。

当乐毅大军奔涌而来,齐国大军即溃败千里。触子逃亡,而副将达子则退守临淄。其后乐毅大军乘胜追击,攻破齐国都城临淄,又兵分多路向南推进,攻破了齐国七十座城池,齐国最终只剩下了菖、即墨两城。齐湣王亦在流亡途中身死,齐国几乎灭亡。此时之齐国,可谓已是末路狂奔,齐国大半疆域为联军所占,唯莒、即墨两城为齐军所驻守。

乐毅与田单的战争,燕国与齐国的世仇,谁将取得最终胜利?

燕国与齐国的战争,从过去的复仇之战变成了乐毅与田单的两人战争。就形势上而言,显然更有利于乐毅,所有人都认为齐国残存的两座城池,或是很难抵挡住乐毅的铁军。对六国而言,大家都认为长期盘踞齐鲁之地的齐国,终于要灭亡了。而新任霸主,将会是燕国。燕国的国君和朝臣们,甚至可以想象的是,都不断的在开庆功宴了。

田单是齐王田氏的远房亲属,在田氏一族中是关系比较疏远的族人。当年田单曾经担任齐国临淄城中的市监官吏,就是个小小的官员而已,没有掌握任何兵权,或也少有人知道田单有善战之本领。而且当临淄城为乐毅所攻破的时候,田单也是跟随在流民当中。从临淄到安平,又从安平到即墨,而在即墨之战中,连即墨大夫也是战死,田单遭遇可谓是狼狈。

正是在即墨之城,田单的命运发生了转折。或是在即墨城中,齐国公族子弟太少,于是低调的田单就是想低调也是不行了。流亡之民发现了田单,如同发现了救世主,公推其为抵抗燕国大军的主要将领。从某种角度上来看,田单似乎就是被赶鸭子上架,就是不想当那个主将,也是成了主将。

乐毅与田单的战争,燕国与齐国的世仇,谁将取得最终胜利?

乐毅后来被燕国君臣猜疑,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这个即墨城。乐毅在几十天里攻破了齐国七十座城池,可是攻这个小小即墨城却是打了好几年。这即难免让人怀疑。当然,后来有说田单曾派人到燕国散布谣言,说乐毅有独占齐国自立为王的野心。乐毅到底有没有这样的想法并不重要,一方面即墨城久攻未破,一方面燕国新君即位,这对乐毅则成为最大危机。

当时联军之诸侯国,皆有撤军之意。这就很不符合逻辑,对诸侯国而言,一定是要彻底瓜分齐国而后,才可能取得最大利益。而乐毅之燕国大军尚在齐国,列国即撤军,这在燕国君臣看来,显然齐国的故土上绝对是发生了什么?会不会是乐毅串通列国,要在齐国独立为王。所以也才有乐毅故意放慢战争进度,不彻底攻破即墨,就是要为自己赢得时间。

《史记》载:“田单闻之,乃纵反闲于燕,宣言曰: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唯恐他将之来,即墨残矣。燕王以为然,使骑劫代乐毅。”正是这短短数语所载,即可见乐毅在战力上绝对领先于田单,而田单以反间计离间燕国君臣之心,可谓阴谋专家。

乐毅与田单的战争,燕国与齐国的世仇,谁将取得最终胜利?

而乐毅对新即位燕国国君,一不了解,二不相信,所以当主将位置被替换,即认为自己在燕国已是凶多吉少,才会义无反顾的逃亡到了赵国。燕国大军远离故土,虽是战胜之军,却是临阵换了主将,而且是具有极高威望的主将,两国之战场即从发生彻底转变,齐国从濒死之地起死回生,格局一时扭转。燕国失去了最好的机会,乐毅和田单两人的战争,已见胜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