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朱元璋从小失学,为什么却那么有文化?

朱元璋从小失学,为什么却那么有文化?

朱元璋画像

自学成才

有明一代皇帝中最善于刻苦学习的人莫过于朱元璋,苦难是他第一堂课,在人生崎岖坎坷之中,他通过拼搏不仅收获了整个明朝,而且自身的软实力上,更是通过刻苦努力,在大明王朝的文化梯队中让他遥遥领先。

朱元璋起兵后,在李善长等知识分子的建议下,要他多学习模仿刘邦,“明祖行事多仿汉高”。《赵翼 廿二史札记》但朱元璋身上与刘邦最不同的是,刘邦不喜欢知识分子,甚至往儒生的帽子撒尿以示侮辱,朱元璋却原因跟他们打成一片,并且耳濡目染,不断提高了文化水平。刘基形容说:“钦惟皇帝……万机之暇,作为文章,举笔立就,莫不雄深宏伟,言雅而旨远。”

“吴王微时,目不知书。起兵后,日亲诸儒,流览神解。”《国榷》不光如此,朱元璋还叫儒臣把古人做事成功失败经验书写在皇宫大殿壁间,以供他“随时省览”。

朱元璋从小失学,为什么却那么有文化?

朱元璋和知识分子

朱元璋对自己学习成果不无自豪地说:“我本野人,未尝从师指授。然读书成文,释然自顺,岂非天乎?”《剪胜野闻》

洪武十五年,(1382)在编修国子监旧藏书时,他深情地对身旁侍从说:“朕每观书,自觉有益。尝以谕徐达,他也好学,亲近儒生,书经常带在身上。”并总结读书之法说:“大概读书寻求真理,在日用的平凡事务之间慢慢就懂得了,所行不至于行为太错误荒谬,书之所以有用大概就是这个原因。《明太祖实录》”

在早年与陈友谅争天下时,朱元璋读的最多的是兵书,并且还不读死书,往往把兵书里的学问活学活用。他曾说:“因敌制胜,岂必拘泥于古,我曾经在前线观看战斗,每次形势瞬息万变,哪有时间随时按照兵法上来?”

不光学兵法,还学天文占星,朱元璋着实下了一番苦功他说:“朕自起兵以来,与善于推演天文的人仰观天象二十有三年矣”《明太祖实录卷111》

在与陈友谅决战之际,刘基曾经为了鼓舞士气,对将士们说:“昨观天象,金星在前,火星在后,此师胜之兆。”朱元璋也说:“吾亦夜观天象,正如尔言”。做了皇帝后,朱元璋更在乎天象变化,他说:“朕自即位以来,常以勤奋自勉。天没亮就上朝,半夜才回后宫。夜卧不能安席,披衣而起,或仰观天象,见一星失次,就很有俱,必须马上起来,写下记录。”

朱元璋从小失学,为什么却那么有文化?

九江决战陈友谅

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喜欢学习经史,徐祯卿曾说:“太祖于军中喜阅经史”,并高度推崇《论语》:吾每于宫中无事,辄取孔子《论语》观之,孔子之言诚万世师也。”

读书已经成了朱元璋最大的快乐享受,“不昵于声色之好,绝游畋之娱。”《国榷》记载:“上……侈靡,绝游幸,却异味,罢膳乐,泊然无所好。”和文人学士在一起赛诗讲学,再继续夜读,有明一代,从始至终,最善于学习的皇帝,唯朱元璋一人而已,就是靠着自学和勤勉,让朱元璋成了学问大家。

学以致用

与普通知识分子相比的影响力非常有限,朱元璋的学问能够影响整个国家,引领了大明王朝的务实高效风格。

他虽然富有文化,但是其文风非常务实接地气。尤其在处理对外关系的圣旨措辞上,从不搞繁文缛节,圣旨行间透漏着威武霸气。他写的《谕西番罕东毕里等诏》这类文字相当精彩生动:“奉天承运的皇帝,教说与西番地面里应有的土官每(们)知道者,俺将一切强歹的人都拿了。”

朱元璋从小失学,为什么却那么有文化?

朱元璋圣旨

朱元璋甚至用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的恐吓对西番说:“今便差人将俺的言语去开与西番每(们)知道:若将合纳的差发人了送将来时,便不征地;若不差人将发来呵,俺着人马往那里行也者。”朱元璋就是告诉他你们听话就不征地,不听话,我现在就派人去收拾你。

对待外来势力,朱元璋从不含糊,往往都是口传圣旨,即刻下发,他说什么就写什么,绝对不允许书面修饰。

某群岛有倭寇来犯,地方官员请示如何处理。朱元璋发下一道圣旨说:“奉天承运皇帝,昭曰,告诉百姓每(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

这种“呵蛮书”的君临天下的霸气,往往反应出朱元璋个人文化上的超高自信和国家强大风度。

对内圣旨处理政务也是简明扼要:“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天平了也,止是糊口不明白哩。”

对老乡的圣旨更是满含亲切温和,一派家乡言语,因为请来凤阳的及时为乡亲来皇宫做客,听说有的老乡病了,朱元璋非常着急,下了一个让人感动的圣旨:“凤阳亲邻二十家,老的们路途遥远,江河雨雪不便,今后不必来了。教他家里逢着时节,买炷好香烧,献天地,教训子孙读书,休惜课钱,遵奉乡饮酒礼。东鲁山,西鲁山,马鞍山,万岁山,都与他,教儿孙鞍马出入,行鹰放犬,采猎打围,弓箭我都不禁他们的。”《凤阳新书》

在诗文创作上,除了几首较为出名的诗外,朱元璋还有一首非常了得的诗文:“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百花杀。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虽然脱胎于黄巢《不第后赋菊》但是朱元璋却坚决不走黄巢悲剧风格,整首诗趾高气昂,豪气冲天,一副强人色彩。

朱元璋从小失学,为什么却那么有文化?

康熙高度评价朱元璋

除此之外,朱元璋对待历史功过人物的评价也相当富有高论。有一次问詹同:石勒和苻坚谁为优劣。因为石勒和朱元璋的出身低微。詹同便回答说:“石勒不学习,却能料敌制胜,苻坚穷兵黩武,肥水一战,身为俘虏,所以还是石勒好。”朱元璋却并不同意他的观点说:“不对,石勒能够成功是因为赶上晋室混乱,非常容易成功。上阵打仗,苻坚不如石勒,但是气度战略上,石勒不如苻坚。石勒聪明有余,果断不足,苻坚聪敏不足,而宽厚有余,其二人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也。”朱元璋对待历史人物的评价可谓入木三分的见道之语。

几十年的非凡阅历和天资,让朱元璋一度遥遥领先大明王朝的知识分子们,同时也给历史留下了一个不一样的平民皇帝生动的多面色彩。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