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读乾隆《癸未岁朝图》,逢年过节必出曲目,背后有哪些内涵

文|赵梦得

乾隆是著名的“大诗人”,这个“大”只是局限于数量,因为他的诗文过于随意甚至口语,有的甚至是艰涩难懂,所以历代对他诗作评价普遍不高。

那么他的画作水平是怎样的呢?18岁开始他就学习绘画,跟着几十位画室学习绘画风格,尤其是植物和人物的绘画较多。通过他的《癸未岁朝图》可以看出作为皇帝的艺术另一面。这幅画作于乾隆二十八年(1763)然而就被藏进乾隆的书柜之中,直到近代以来才走入人们的视线。

读乾隆《癸未岁朝图》,逢年过节必出曲目,背后有哪些内涵

这幅画主要是迎着节令所作,比如要到春节时,乾隆总要画上几笔,表达对迎春的一种氛围的喜庆之意。乾隆的性格追求完美,因此在宫廷生活中凡事也讲究比较多 早在乾隆登基的十七年后的元旦,他心血来潮描绘了一幅“宋人岁朝图”,画的是“如意、柿子、百合、瓶中浸柏芝”,谐音刚好是“百事大吉”,此后乾隆就对这幅画由衷喜爱,这或许源自于他比较喜欢吉庆和处处的追求完美的思维有关。

读乾隆《癸未岁朝图》,逢年过节必出曲目,背后有哪些内涵

这幅《癸未岁朝图》是一幅工笔设色的“写生画”,细致地描绘出青铜的斑驳和果品的鲜润,却醉翁之意不在“画”,乾隆亲笔题跋,透露了画中物品丰富的象征含义。两柄木根如意、两根别致的瑞草,和一只被倒置的古董一军中乐器周虎錞,寓意吉祥和止战。盘中的回部贡果,彰显了乾隆的成就与功勋。这或许算不得一幅画中杰作,却流露出一代帝王的复杂与深沉。

读乾隆《癸未岁朝图》,逢年过节必出曲目,背后有哪些内涵

此前他就在岁朝图上写下诗句:“六百年看墨华苑,岁朝日合绮筵张”,因此这些都体现了作为皇帝也有追求浓厚文艺生活的一面。

对于这种题材,乾隆非常喜欢,几乎是逢年过节就来一副。乾隆曾经在《癸未岁朝图》上写下这样题跋:“乾清宫西暖阁几上周虎諄-具,供木根如意及吉祥草,皇祖手植也。速今历数十年弗敢移置,适回部贡果至盘贮其侧,天然岁朝吉语,当为之图,复成此帧并命于敏中等联句。”由此可见,这便是乾隆按照宫中现实摆设绘制的第一场景。

此外《癸未岁朝图》的的一些细节也非常有趣,往往有着深层的暗喻,甚至将爱新觉罗家族的兴旺和传递的愿景都通过绘画进行了比喻和表达。比如乾隆强调的一个如意就是显示与祖父康熙有传承继承之意,“手泽钦淳朴,心传符一精。”因此表达了乾隆对康熙的无限怀念,甚至他处处做事都不超越康熙,包括自己退位时也是因为不能超过60年,那样是对祖父的不尊重。

读乾隆《癸未岁朝图》,逢年过节必出曲目,背后有哪些内涵

此外《癸未岁朝图》还有一种纪功的意图。

画中的周虎錞和木根如意都是老皇帝康熙的遗物,柏枝的繁育表达了应岁朝的欣欣向荣。包括果盘中的果品大部分都是新年到来的各地贡品,因此这里面蕴含着比较丰富的信息。如在题跋中写道:“适回部贡果至盘贮其侧,天然岁朝吉语,因为之图。”

这幅画的背后还有一段康熙平定准格尔的旧事。众所周知康熙一生三次亲征准格尔 虽然大体都打胜了,但是西北边境一直未能彻底肃清,于是在乾隆二十年的时候,回部又发生叛乱,这次乾隆出动大量精锐,终于在四年后彻底解除了困扰大清多年的西北边疆问题。

读乾隆《癸未岁朝图》,逢年过节必出曲目,背后有哪些内涵

乾隆二十五年春节,叶尔奇木部重新遗使至京,再度献上贡品表意臣服,乾隆非常高兴,于是他亲笔给下了叶尔奇木部贡果,正是《回城三果图》,这张贡果小卷,也成为乾隆朝浩大纪功图像工程的开局。

也就在这一年,《定伊犁回部功臣像》100 轴绘制完成,第二年的正月,乾隆于紫光阁赐宴回部使臣,并下令以此为题绘制《紫光阁赐宴图》,第二年,乾隆命令以郎世宁为首的宫廷画家又开始绘制《平定西城战图》组画...《回城三果图》与《癸未岁朝图》都创作于这一纪功图像制作的高峰期,其中《癸未岁朝图》的诞生最具意味。

读乾隆《癸未岁朝图》,逢年过节必出曲目,背后有哪些内涵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随着一系列治理政策的下移,回疆地区已处于大清的牢固统治之下。时光进入了持续百年的和平时期,这也是在康熙和雍正朝都未能建立而独属于乾隆的功勋。这一年新春, 当回部贡果又送到时,乾隆感慨万千,于是重新执笔,重复了三年前他画过的主题一石榴、 苹果和木瓜,这次他对画面做了重新设计,象征着本朝功勋的贡果,被置于圣祖的旧物之畔,这绝非无心为之,乾隆是在用物品与图像的隐晦语言,自矜武功可与圣祖比肩。《癸未岁朝图》,是乾隆对于旷日持久的战后“纪功图像工程”的亲身参与,是一幅帝王亲笔的纪功图。

因此乾隆的画作大部分不能光用艺术角度去解读 更多的是从他的宏大构想去看,他在乎的》“十全老人”和几代传递的梦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