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八路军丢失一门大炮,却在危急时刻神奇地出现,一炮打退日军

1944年9月,八路军山东军区鲁中军分区第一团作战参谋武鸣亭(1955年大校),突然接到团长李福泽(1955年少将)的命令:日军草野青大队正向沂蒙山区发起大举“扫荡”,要求武鸣亭尽快把我军唯一的山炮藏起来。

这门山炮来之不易,它是前不久在一次战斗中从日军手中缴获来的。

当时日军忙于撤退,便把山炮拆开来,分别好几匹洋马驮着。虽然日军战败了逃出十多里路,但还是被鲁中一团的战士追上消灭了,那门山炮自然成了战利品。

军区首长一听说缴获了山炮,就下决心要成立炮兵部队。可当鲁中一团把缴获的山炮器材集中起来之后,才发现缺少了一些零件,包括两个车轮、一个小架子、一个零件箱和一块护板。

团长李福泽把修炮的任务交给曾担任机炮连长、善于钻研武器的武鸣亭。

八路军丢失一门大炮,却在危急时刻神奇地出现,一炮打退日军

受领任务之后,武鸣亭带着一班人夜以继日地埋头苦干,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把这门山炮补全修好了。

可还没来得及试射,鬼子又发起了“扫荡”,李福泽只得命令武鸣亭把炮尽快藏起来,免得重新落到鬼子手里。

武鸣亭想了半天,决定把炮埋在沂河里,因为这是藏炮最好的方式。

为了不泄露埋藏地点,他把炮班的人分成几个组,每两个人管一个零件,分别埋到武鸣亭指定的位置,不准告诉第三个人。

零件倒是容易处理,关键是炮筒。武鸣亭给炮筒涂上油,再包上油布,带着几个人把它埋在沂河里河面最宽的地方。

八路军丢失一门大炮,却在危急时刻神奇地出现,一炮打退日军

为了便于日后寻找,武鸣亭又在岸上对应的位置做了三个记号。

把炮筒埋好后,武鸣亭又让战士们把大家留在河岸边、河滩里的脚印全部抹平。他还把埋炮的各个地点画成图,藏在自己身上。

十几天后,日军结束了这一轮“扫荡”,武鸣亭便带着战士们去河里取炮。

没想到的是,虽然分埋多处的零配件都找到了,可是最重要的部分——原本埋在河里的炮筒却不见了!

原来,十几天连绵的秋雨导致山洪暴发,原本只有齐腰深的沂河大涨水,把炮筒给冲走了。

武鸣亭又气又急,带着战士们手牵着手,从上游往下游一遍又一遍地趟,一遍又一遍地摸,却始终没有找到炮筒。

八路军丢失一门大炮,却在危急时刻神奇地出现,一炮打退日军

这种情况的出现,让武鸣亭无论如何接受不了,他气得简直要发疯、要发狂了!

要知道,这可是当时整个鲁中军分区仅有的一门山炮,倾注了武鸣亭和战友们大量的心血和汗水,他们早就期待着把山炮拉上战场,让它大显神威,狠狠地揍鬼子一顿。没想到这么重要的一件武器,却因为自己考虑不周而白白丢失了!

武鸣亭不甘心,正准备带着战士往下游去找,却突然接到命令:附近据点的日军杀了一个“回马枪”,正急速向我军驻地扑来,各部队马上向转移!

情况特别紧急,武鸣亭带领战士们迅速行动起来。虽然炮筒没有找到,但武鸣亭还是不甘心让之前的努力全都白费,他下令把炮的零配件连同炮弹一起用马匹装上,跟部队一起转移。

但转移途中还是出了意外情况,其中一匹马受到惊吓,耽搁了不少时间,使得武鸣亭和炮班的队伍与大部队的距离越拉越远。

八路军丢失一门大炮,却在危急时刻神奇地出现,一炮打退日军

深夜时分,他们来到一个三面傍山、一面临水的小村子,由于往前走要翻越一座大山,山路崎岖难行,众人只得在村子里暂时歇宿下来。

天亮后,武鸣亭带着战士们正准备翻山,刚过了村头那座桥,突然看到被派去打前站的战士李光平飞也似地跑来。

李光平跑到武鸣亭面前,气喘吁吁地说道:“不好了武参谋,十多里外有鬼子,很快就要下山了!”

“有多少鬼子?”

“有将近两百人!”

武鸣亭心中暗忖:这可能是日军的一个中队,来得好蹊跷!怎么办?是打还是撤?

八路军丢失一门大炮,却在危急时刻神奇地出现,一炮打退日军

他仔细一想:撤退是万万不行的,因为后面也有鬼子的追兵,那就只能打了。可是眼下敌众我寡,我们只有一个班的兵力,怎么跟两百多鬼子打?

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武鸣亭心中万分焦急,一个战士试探着问道:“武参谋,要不……要不把炮零件扔掉,咱们突围吧!”

“不行!绝对不行!”武鸣亭火冒三丈,“就算咱们全部牺牲,也决不能把炮扔给鬼子!”

“没了炮筒,这些铁疙瘩又不能打鬼子,留着有啥用?带着还是个累赘,根本没法突围啊!”

武鸣亭也知道战士说得有道理,可他还是下不了扔掉零件的决心。

就在这时,他忽然看到十多米外的河滩边有个东西,顿时眼前一亮,情不自禁地喊出声来:“咦,那是什么东西?”

八路军丢失一门大炮,却在危急时刻神奇地出现,一炮打退日军

战士们一看,纷纷面露喜色:“好像是大炮筒!”“对!还真是,说不定就是咱们丢的那个炮筒!”

武鸣亭一挥手,带着战士们冲到河滩边,七手八脚地把炮筒抬上来,才发现果然是十几天前埋在沂河里的那个炮筒!

武鸣亭看了一下地形,日军从前面的山梁到村里只有一条路(一面是绝壁一面是悬崖),当即决定把炮架起来,等着鬼子下山。

好在日军出现在山梁上的危急时刻,武鸣亭等人也正好把山炮架好了,标尺也调好了,炮弹也上膛了,时间真是刚刚好!

一切准备就绪,武鸣亭果断下达了开炮的命令。其实他的心情是万分紧张的,因为这是山炮修好之后的第一次试射,而且炮筒又在河水里泡了那么久,不知道会不会对发射造成影响。

八路军丢失一门大炮,却在危急时刻神奇地出现,一炮打退日军

轰隆一声巨响,炮弹脱膛而出,向对面山梁上呼啸而去,紧接着传来震天动地的爆炸声。

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幕出现了,那颗炮弹竟然正好在日军密集处爆炸了,把他们炸得鬼哭狼嚎,除了十几个鬼子被当场炸死炸伤外,其余的四散奔逃。

日军做梦也没想到,他们刚从山上下来就遭到炮击,还以为是遇到八路军的主力部队,当即逃走了。

战士们纷纷拍手大笑:“大炮失而复得,而且是在最恰当的时机出现,一炮打退日军,真是一尊神奇的大炮!”

后来武鸣亭等人才搞清楚,为什么炮筒偏偏出现在这里的河滩边,原来那里有个天然形成的弯道,水下又有个大坑,正好截住了炮筒。再加上头天河里正好退水,因此没有人发现,却正好被武鸣亭一眼瞥见,的确是一件神奇的事。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