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女皇武则天为了对付情敌,发明的骨醉之刑,到底有多可怕?

这是黄光裕对一代女皇武则天的描写。众所周知,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但即使女皇在帝位上一统江山,也免不了心中的儿女情长。

女皇武则天为了对付情敌,发明的骨醉之刑,到底有多可怕?

武则天初进宫时,与大多数后宫女子一样,身陷宫斗之争。为了立足,也为了掌握权势,她终于一步一步登上了皇帝之位,将曾经的敌人囚禁于冷宫,最终还以骨醉之刑,铲除了后患。骨醉二字,听起来十分美好,但实际上则是可怕至极。那么,什么是所谓的骨醉呢?

受父母影响,家有才女初长成

武则天,并州文水人,是唐朝时期的政治家,是即位年龄最大和最长寿的皇帝之一,而她最为特殊的身份,则是中国古代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

武则天性格果断,有勇有谋,适应性极强。这与她的幼年经历脱不了关系。其父是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颇有才能,经常在各地奔波劳碌,兢兢业业,因此在地方上的政绩显著。

朝廷在考察过武士彟的才能政绩后,就将他安排在了外地。幼年的武则天,就跟随着父亲的脚步,在各地辗转,最后落脚在了四川绵谷。虽然父亲多次调职,但是小武则天并不哭闹,这也就使得幼时的她锻炼出了极强的适应能力。

女皇武则天为了对付情敌,发明的骨醉之刑,到底有多可怕?

在父亲武士彟去世后,原本对武则天一家毕恭毕敬的武氏子弟,开始不守规矩,无视礼数,失礼于她们母子二人。母亲杨氏不在乎这些,她潜心修佛,虽然武则天不满于武氏子弟的态度,但在母亲的感染下,她也变得克制隐忍。

这也对武则天隐忍冷静性格的形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再加上母亲杨氏不同于一般女子,喜欢修读诗书,也就使得武则天自幼对诗词歌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聪慧机敏,饱读诗书,再加上容貌姣好,这就为她后来被遴选入宫做好了铺垫。

埋下伏笔,入宫争斗连连

最初,武则天也并非是直接步入政治领域的。贞观十一年,唐太宗亲临洛阳宫,听闻十四岁的武则天“容止美”,就把她召入宫中,封为才人。然而,十几年过去了,她的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高,反而与太子李治有了感情。

永徽元年,李治去感业寺祭奠李世民时,再度与武则天相遇。二人互诉离别之苦。这一切被王皇后看在眼中,便想借武则天,打压宫中的萧淑妃。

女皇武则天为了对付情敌,发明的骨醉之刑,到底有多可怕?

萧淑妃在宫中仗着自己幸得皇帝圣宠,刁蛮跋扈,肆意妄为,这令王皇后很是不满,却又因为自己不得圣心的束手无策。次年,武则天怀着身孕入宫,诞下皇子李弘,很快就如王皇后所料,将萧淑妃的气势压了下去。但警惕的王皇后感觉到武则天的气焰也快压过了自己,于是便加以争宠,进行打压。

机警的武则天一边对抗萧淑妃,一边应付王皇后。在此过程中,当时的中书舍人李义府最先赞成“废王立武”,李治和武则天对此加以重赏,众臣子见状,也都支持此举措。于是,李治下旨,以“阴谋下毒”之罪,将王皇后和萧淑妃降为庶人,囚禁别院。至此,武则天稳定了自己的皇后之位。

骨醉之刑,难解心头之恨

中国古代酷刑大多十分残忍,车裂、凌迟、腰斩......这些酷刑令人毛骨悚然,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刑罚一方面增加了君王的威慑力,维护了社会的秩序。

另一方面,在审讯犯人时,使用酷刑也能得到关键信息。与此同时,也不难看出,喜用酷刑者,多为暴君。酷刑带来的感官刺激,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暴君的心理需求。

女皇武则天为了对付情敌,发明的骨醉之刑,到底有多可怕?

......这些酷刑令人毛骨悚然,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刑罚一方面增加了君王的威慑力,维护了社会的秩序;另一方面,在审讯犯人时,使用酷刑也能得到关键信息。与此同时,也不难看出,喜用酷刑者,多为暴君。酷刑带来的感官刺激,可以很大程度上满足暴君的心理需求。

前有吕后人彘之罚,后有武则天骨醉之刑。所谓骨醉,就是将人的手脚砍去,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砍掉舌头,再将人浸泡于酒缸之中,撕裂的伤口遇到酒精,不仅疼痛难忍,撕心裂肺,酒精更是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这又使得受刑者不会立刻死去。可谓是一种生不如死的刑罚。而这种残酷的刑罚,就被武则天用在了王皇后和萧淑妃身上。

王皇后和萧淑妃被废为庶人后,囚禁于后宫一间密室中,不见天日,终日以泪洗面,两人互诉悲肠。一日,唐高宗想起了曾经的枕上人王皇后,和忘情恩爱的萧淑妃,便在下人的指引下前去探望。

女皇武则天为了对付情敌,发明的骨醉之刑,到底有多可怕?

见到二人生活悲惨,心生怜悯,便隔墙喊道:“皇后、淑妃,无恙乎?今安在?”屋内二人连忙回应,先是感激皇帝顾念旧情,又希望皇帝将此地改名回心院,唐高宗泪眼朦胧,也就答应下来。然而这一切都被武则天的心腹看到,她立即禀告了武则天。

听闻此事,武则天大怒,命人杖王皇后、萧淑妃各一百,再削去手足,置入酒瓮,做成人彘。还说这是要让她们二人骨醉。

王皇后哽咽受诏说:“陛下万年,昭仪(既武则天)承恩,死吾分也!”轮到萧淑妃,她受诏后便破口大骂誓要在来世,自己生为猫,而武则天生为鼠,生生扼其喉咙。两人被打得皮开肉绽,颜面尽失,受尽折磨,足可见这骨醉之刑威力如何。

众所周知,武则天在天授元年称帝,国号为周,定都洛阳,建立武周。称帝后的武则天,大兴科举,广开言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还擅长诗词歌赋,著有众多诗篇,例如《早春夜宴》、《如意娘》等。

女皇武则天为了对付情敌,发明的骨醉之刑,到底有多可怕?

她在安定社稷,照顾百姓的同时,也任用酷吏,威慑百官。在她的统治下,盛世太平,百姓安居乐业,一幅国泰民安的景象。

确实,他是一位有能力,有手段的君王,杀伐果断,理性冷静,维护了江山社稷的安宁与稳定;与此同时,她也足够狠毒,用来对付情敌的手法实在令人唏嘘。作为皇帝,他有勇有谋,是当之无愧的千古一帝;作为妻妾,她心狠手辣,有着蛇蝎心肠。那么,你是如何看待这位皇帝的呢?

参考文献:《武则天传》《新唐书》、《旧唐书》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