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徐大将与马家军的一次恶战,差点被俘,最后死里逃生

提起宁夏军阀马鸿宾的部队,绝大多数红军将领都会持不屑态度:就是那个长征路上总是送人头,直接帮助中央红军建立了第一支骑兵部队的那个宁夏马家军?但鲜为人知的是,这就这支在红军眼里战五渣的宁马,在长征途中曾差点活捉红二十五军军长徐海东。

徐大将与马家军的一次恶战,差点被俘,最后死里逃生

一、徐海东任军长,戴季英捣乱泄私愤

1935年8月,红二十五军政委吴焕先在泾川战斗中牺牲后,军长程子华、副军长徐海东带领部队继续北上。抵达甘肃庆阳县西峰镇(今庆阳市西峰区)后,军长程子华提出,由于他还负着伤,又兼着鄂豫陕省委书记的职务,不太方便,应该由副军长徐海东当军长并兼任军政委,大家对此都没异议。此时红二十五军辖第223、225团和手枪团,共计近3700人。

然而这时军参谋长戴季英却和徐海东闹起别扭,有一天部队半夜十二点半吃晚饭,凌晨一点集合准备出发,但军司令部的人还没集合,因为戴季英嫌走得太早,这会还躺在被窝里。徐海东去问他为啥还没让军司令部集合,戴季英却说:“我不下命令,司令部当然不能集合。”这样一直磨蹭到两点,徐海东气得带着两个团先走了,戴季英才带着司令部和手枪团的人追来。

为什么戴季英要和徐海东对着干呢?这还得从红二十五军长征之初说起,在庾家河战斗中,红二十五军经激战击退蒋军第61师,团以上干部除了吴焕先和张绍东(1938年叛变)以外全部负伤,但在这样紧急的战况下,戴季英却在和老婆睡觉。

徐大将与马家军的一次恶战,差点被俘,最后死里逃生

军长吴焕先当时很生气,于是开批斗会批斗戴季英,戴季英则不承认,要和他在红74师时搭档的徐海东来作证明。徐海东当然也很讨厌戴季英这种工作不负责的表现,举例子说戴季英以前也生活腐化、工作不力,这就导致之后戴季英被批斗了一个月,从此他也就一直在找机会和徐海东对着干。

二、戴季英训话超时,被马家军追上

一直追击着红二十五军马鸿宾第35师骑兵团也来到西峰镇上,镇上还驻扎有第209团马奋英部。马鸿宾打电话给骑兵团长马培清(解放后在甘肃省政协工作),要他带这两个团去和红军好好打一仗。马奋英考虑到第35师是徐海东的手下败将,曾在1933年4月的郭家河战役中被红二十五军歼灭过两个团,便以自己不好指挥骑步六个营为理由,要马鸿宾另派个旅长来指挥。

马鸿宾很生气,在电话里说:“你是太破荒(老鹰),他们是杂米崽(小兔),很容易捉哩,不要推辞了!”马培清只好带着三个骑兵营先出发,马奋英带着三个步兵营又一门山炮随后出发。为什么马鸿宾这么想和红军干一架呢?因为他的亲侄子、第208团团长马开基在泾川战斗中被红二十五军击毙,气得这个老家伙痛哭了一场。

这时红二十五军正驻扎在合水县板桥镇一带,徐海东下令晚上十二点半吃饭,凌晨一点出发,戴季英却又捣乱,把命令改为四点吃饭,五点出发。徐海东也只好随他去,五点一到便带着第223团先出发了。哪知道后面戴季英起来后又去吃早饭,吃完才把部队集结起来,但又不马上出发,而是让战士们集合听他训话,这一训就是两个多小时。

徐大将与马家军的一次恶战,差点被俘,最后死里逃生

第35师骑兵团的宿营地就在距板桥镇八公里的地方,戴季英正训话的功夫,宁夏马家军的骑兵就过来了,在外围负责警戒的红225团2营见敌人过来,急忙开火阻击。马培清不明情况,以为遭到了红军伏击,见周围都是一片开阔地带,也没地方可以躲,他干脆一咬牙,命令骑兵第1、3营直接向红军的阵地发起冲锋。

三、徐海东带着重机枪连回援

红225团2营大部分是由在陕南招募的新兵组成,战斗经验不足,被马家军骑兵一冲就垮了。坐在担架上的程子华见枪声越来越近,催戴季英赶快出发,戴季英便带上程子华和由红二十五军老兵组成的红225团1营先走,并命红225团团长方炳仁率第3营留下来阻击敌人,这个营也大多是陕南新兵。

再说走在前面的徐海东军长,听到后面枪声大作,便带着警卫员和一个重机枪连转回去看看是什么情况,红二十五军医院院长钱忠信(开国少将)也带着15名医护人员一起折回去。徐海东回到板桥镇,爬上镇外的锦坪塬(黄土高原地区的因雨水长期冲刷形成的小土丘)一看,红225团2、3营在宁马骑兵的冲击下已经全垮了,正到处往回乱窜。

红225团2营营长陈彦启(一作陈彦宾)看见徐海东,报告说团长方炳仁已经在战斗中牺牲,让徐海东赶紧撤。徐海东为了掩护战士们撤退,依然留在塬上,指挥重机枪连的三挺重机枪战斗,并暂时压制了宁马骑兵的势头。

徐大将与马家军的一次恶战,差点被俘,最后死里逃生

马培清见这个重机枪阵地挡住了自己前进的道路,便派出一部分兵力从侧后抄袭,配合骑3营正面突击。徐海东见敌人两面夹攻又数量众多,三挺重机枪已经顶不住了,才被迫下令让大家撤下锦坪塬。眼见情况危急,徐海东的马夫李志远(绰号“小猴子”)赶紧徐海东扶上马,几鞭子下去让徐海东飞奔离开。红225团政委张明先也骑着骡子跟着一起跑了,剩下的红军战士则大部分都被宁马俘虏,包括营长陈彦启(之后结局不详)。

四、韩先楚、刘震救下徐海东

正在指挥战斗的马培清见一个人骑着白马、一个人骑着骡子一起跑了,便问道:“跑掉的是哪个?”一名被俘的红军战士说:“那是我们军长。”一听是红二十五军的军长,马培清马上命身边的两名传令兵骑马去追,徐海东没带枪,没法还击,传令兵先追上了落在后面的张明先,并缴了他的枪,和他扭打起来,最终张明先在混乱中得以逃脱。

马培清随后又组织了一队骑兵追杀过来,马家军骑兵集体大喊着“活捉徐海东”,追到了距徐海东四十多米的地方。正在这时,红223团1营营长韩先楚(开国上将)和教导员刘震(开国上将)终于带着两个连的兵力赶来增援,见马家军骑兵在追赶徐海东,韩先楚让战士们一字摆开一起开火,当场打伤敌人骑兵六人,剩下的骑兵忙跳下马钻进高粱地找掩护。

徐大将与马家军的一次恶战,差点被俘,最后死里逃生

韩先楚、刘震让徐海东先走,徐海东不肯,最后刘震说:“我们营有打骑兵的经验,你放心走吧。”徐海东这才勉强离去。红223团1营的这两个连随后占据了高粱地后面的小高地,又阻击了马家军一阵,在估计徐海东已经走远后,他们才撤了下来,此时马培清也不再追击。

五,失散人员归队和战后余波

板桥镇一战,红二十五军共牺牲、负伤团长方炳仁以下200余人,被俘营长陈彦启以下60余人,其中大部分都是红225团2、3营和重机枪连的战士。徐海东的警卫员詹大南(开国少将)掉队后,急中生智将身上带的十几块银元抛撒在地上,引得宁马骑兵争拾银元,他才得以脱身并归队。红225团3营教导员何远德(1938年被特务暗杀)也带着几十个人辗转归队。

军医院院长钱信忠的医护队也没跟上徐海东,他们搀扶着几个伤员躲进一条小山沟,之后趁着天黑,顺着脚印和被踩过的草的方向,终于赶上大部队。见到徐海东等人后,钱信忠等都哭了,他们哭不是为自己成功脱险,而是为还有好多伤员没有及时抢救下来而难过。一些红军战士被俘后,因为年龄太小而被敌人释放,他们和其他被冲散的红军战士一起,辗转回到陕甘苏区,其数目已无法考证。

与宁马脱离接触后,戴季英打了红225团副团长张震东(开国少将)一个耳光,把他捆起来,说是张震东把部队搞垮了,要枪毙他,还说要处分“救援不力”的刘震。徐海东非常生气,冲戴季英吼道:“你改我的命令,战斗失利全怨你,要处分先处分你!”由于戴季英当时只是军参谋长,他也只好作罢。

徐大将与马家军的一次恶战,差点被俘,最后死里逃生

马培清带着骑兵团又追了几天,追到甘肃华池县林镇乡东华池一带时,一名骑兵从口袋里取馍馍时,不慎触发一枚手榴弹,炸死了一匹白马。马培清觉得此事不祥,再加上前面购买粮食困难,他便只好下令停止追击。就这样,红二十五军剩下的3400多名指战员终于摆脱宁马的追击,进入了陕甘苏区。

本文作者:迪尔,“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 ,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任何媒体、自媒体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读者欢迎转发。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