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宋朝以前没棉被,古人穿纸衣、盖纸被,为什么照样不会受冻

棉衣羽绒服一直都是我们常备的过冬物品,之前还有人好奇为什么我们的棉花都用不完,因为我们中国是产量非常大的棉花大国,而著名的新疆棉更是物美价廉,质量相当的好,但这都是现代的事情,那么古代的人们是怎么过冬的呢?

根据史料记载,棉花开始流传开来是在明朝时期,那么明朝之前的冬天人们都是怎么度过的呢?比如说宋朝,宋朝虽然也有棉花种植,但是产量不大,根本供不了全国人,那么在宋朝人们没有棉被,只靠着穿纸衣和盖纸被御寒,为何不会受冻呢?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下。

宋朝以前没棉被,古人穿纸衣、盖纸被,为什么照样不会受冻

一、古代人的取暖方法

对于古代人如何取暖,大家还是很好奇的,毕竟古代物质缺乏,而且很多东西都没有被发明出来,想要安全的度过冬天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然以前也不会有那么多冻死的人了,尤其是在现在哈尔滨等地区生活的古代人。

在宋朝之前,人们还没有掌握棉花种植技术的时候,古代人大部分是通过烤火来进行冬天的取暖的,除了烤火,还有穿很多层厚重的麻布衣服等等,那个时候没有棉花,没有羽绒,只能多套两件麻布衣服,这样也能有些保暖效果。

宋朝以前没棉被,古人穿纸衣、盖纸被,为什么照样不会受冻

而如果是贵族阶层的话,他们用的东西就比较多了,他们可以用木炭用比较珍贵的东西来烤火,能用的量也比寻常百姓多很多,而且贵族人士穿的是丝绸制的衣服,所以贵族阶层的人冬天要过的比平民百姓容易的多。

而到后来,人们发明出了一种过冬神器,那就是至今依然在沿用的土炕,这个东西在东北那一片特别流行,其实说白了就是将房屋做成夹层,然后生火来进行取暖,这个发明在普通老百姓中是非常流行的,一般只要家里有条件都会起一个这样的土炕,让自己能够度过冬天。

宋朝以前没棉被,古人穿纸衣、盖纸被,为什么照样不会受冻

二、皇室的过冬方法

大家都知道我国的封建帝制延续了2000多年,在古代皇室的条件一定是最好的,所以后宫娘娘们的过冬方式也是比较高端的,她们能用的物资也很多,这些在电视剧中大家都能够看到,我国古装剧中出现最多的就是清朝的电视剧了。

而这些剧中都曾经出现过很多次后宫嫔妃的取暖方式,就比如非常经典的《甄嬛传》中,一到冬天,那些嫔妃们手中都会捧着一个小暖炉,这个就是她们的取暖方式之一,而后宫娘娘们用的暖炉材质都是最好的,保温效果也很好,而且还有专人替换,时刻不间断热水。

宋朝以前没棉被,古人穿纸衣、盖纸被,为什么照样不会受冻

因此,她们的冬天过的其实不算太难受,这样的东西其实一直流传到今天,现在依然有做工很复古的手炉,而进化后的暖手炉就是现在的暖宝宝,除了手炉之外,还有一样过冬的神器就是火盆熏炉,这个在电视剧中也有体现出来。

一般后宫嫔妃的宫殿中都会放置那么一两盆火盆熏炉,而她们用的碳也是最好的,碳也是时刻不间断的,也有专人替换,正是因为这些后宫娘娘们过冬的条件都很好,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拼了命,也想爬到娘娘的位置上,而这些物资分配也是后宫争宠的源头之一。

宋朝以前没棉被,古人穿纸衣、盖纸被,为什么照样不会受冻

因为宫中储备的碳也并不是无穷无尽的,自然是要分给最得宠的几个人用,而低位低下的小嫔妃们肯定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的,而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椒房殿了,椒房殿的说法有很多,一直流传下来的最普遍的说法就是椒房殿其实算得上是一个保温室。

宋朝以前没棉被,古人穿纸衣、盖纸被,为什么照样不会受冻

但在古代,比起保温室,它更大的价值是一种荣耀,是代表皇帝对一个妃子的专宠,“椒房殿”顾名思义就是将花椒剁碎之后,磨成粉末涂在墙上,形成一种特殊的保温层,然后还要在外面挂上毛毯,用动物的羽毛作成帷幕,在地面上再铺上一层地毯。

宋朝以前没棉被,古人穿纸衣、盖纸被,为什么照样不会受冻

这样的全方面包围之下,想不暖和都难,因此,只有极度受宠的妃子才有这样的待遇,椒房殿自古以来出现的频率并不是很高,因为哪怕是皇室也负担不起很多个椒房殿的费用。

总而言之,后宫们的娘娘生活肯定是比普通老百姓好很多的,想要舒服的度过冬天还是很容易的,但在棉花没有全面盛行的时候,她们也只能依靠手术和衣服等等来进行取暖。

宋朝以前没棉被,古人穿纸衣、盖纸被,为什么照样不会受冻

三、宋朝的取暖方式

上面说了很多种取暖的方式,但是这些都是比较常规的,接下来给大家说说一个比较特殊的取暖方式,那就是北宋时期的纸裘,在那个年代棉花的产量很低,而且价格昂贵,流传不到内地,因此棉花不是很流行,很多人是不知道有没棉花这个东西的。

就算知道了也没有那么多的钱去买,那要怎么办呢?自己总不能在冬天就等死吧?所以人们想出了一个别的办法,那就是用纸来做取暖的衣物,这里说的纸跟我们平常所理解的纸是不一样的,我们现在常见的纸都是写字纸和包装纸以及卫生纸等等。

宋朝以前没棉被,古人穿纸衣、盖纸被,为什么照样不会受冻

这些纸都非常薄,是一点取暖效果都没有的,而宋朝的纸并不是这种薄薄的纸,而是一种特殊的料子制成的,毕竟古人也没有那么傻,如果真的把写字的纸拿来取暖的话,那跟没穿衣服也没区别了,他们所做的这种纸,其实也是用树脂做成的。

用的是楮树的树脂,摸起来很硬,但是这个是有保暖效果的,因此它可以在冬天抵御严寒,在这些纸张中再加入一些特殊材料,就可以制成衣物了,也因为它的原料,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名为纸裘。

宋朝以前没棉被,古人穿纸衣、盖纸被,为什么照样不会受冻

纸裘的实用效果很好,关键在于它的价格很便宜,能够流传出来,让更多的人用到,因此纸裘在宋朝极为流行,一般的老百姓家中购买起来也是没有难度的。

在现在流传下来的宋朝文人的作品当中,也有不少提到过纸裘的,纸裘的发明,对于当时的宋朝还是有很大帮助作用的,毕竟在棉花没有流行的时候,纸裘的出现,让很大一部分人在冬天保住了性命。

宋朝以前没棉被,古人穿纸衣、盖纸被,为什么照样不会受冻

四、总结

后来随着棉花产量的提高以及更多外界物资的传入,纸裘就渐渐地消失在历史之中了,我们现在的生活十分便利,科技发展迅速,过冬早已不再是一个难题,除了棉衣、棉袄之外,我们还有各种高科技的设施,比如空调,暖气等等。

这让我们在冬天都能过得很舒服,但是我们过冬的措施有很多都是效仿古人的,只不过我们将古人的方法进行了改进,让它更加便利,更加适合人们生存。

宋朝以前没棉被,古人穿纸衣、盖纸被,为什么照样不会受冻

从这些过冬的措施中就能够看出那个时代古人的智慧,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够激发出一些创造的灵感,而古人的这种创新的精神,不断试错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