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自古“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蹚将是什么?为何两地有此一说

古代社会,由于封建官僚地主阶层的压迫,许多百姓常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如果王朝稳定,依靠辛勤的劳作,那百姓还尚能过活。可一旦碰上天灾频发或者王朝更迭,许多百姓就不得不面对流离失所的逃亡生涯。而除此之外,这些平常百姓还要规避一种人,他们就是山贼土匪。

山贼土匪中除了一些地痞流氓之外,许多人其实也来自逃亡的百姓,比如赫赫有名的梁山好汉,其实大多也是被迫落草为寇。而关于山贼的来源,自古有这样一句话,叫做“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这里的响马和蹚将差不多都是山贼的意思。

自古“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蹚将是什么?为何两地有此一说

山东出响马

响马这个称呼,主要是因为古代土匪一般喜欢在马脖子上挂一个铃铛,这样马跑起来,铃铛就会一直作响,让他们为之而兴奋,而商贾闻风而丧胆。

响马之所以出名其实和时代有着极大的关联,许多响马队伍虽然被称为响马,但他们其实是农民起义军,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山贼,比如瓦岗寨群雄和梁山好汉,我们也可以称之为响马。响马一般在乱世极为盛行,正常朝代稳定的话,也无人敢落草为寇,因为谁也不想面对朝廷的围剿。

山东出响马,包括山东响马其实都是一个代称,他指的是整个北方地区的匪徒或起义军。而在北方地区中,因为山东爆发起义的次数较多,再加上他曾出现过秦叔宝、程咬金等名人,甚至鼎鼎大名的梁山泊也位于山东。

多方因素之下,故而我们将这些匪徒或者起义军称之为山东响马,也就是山东出响马的由来。

自古“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蹚将是什么?为何两地有此一说

河南出蹚将

膛将也就是土匪,而古代河南人一般称土匪为“老汤”,至于两者的关系,还有一桩往事。

晚清至民国时期,全国各地陷入纷乱,其中以山西西南山区的土匪活动最为频繁。同时,当时的山西同样活跃着一批数量极大的青年农民务工队伍,他们平日事务繁忙,每到农闲之时,便在当地从事农田灌溉之类的修护工作,故而也被称为“膛匠”。

可因为生活艰难,许多膛匠逐渐从正当的劳动人民,变成了逃窜山林的土匪。慢慢双方的界限也就变得愈发模糊。又因为“汤”和“蹚”同音,慢慢这一类人也就被称为“膛将”,并为后人所记录。这种叫法在姚雪垠先生的《长夜》中,也得到验证,其中一句话为“你为啥不去吃粮呀?当蹚将的下场终究不好呢”。

自古“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蹚将是什么?为何两地有此一说

不管响马还是蹚将,其实都是古代封建社会地方人民生活的写照,都反映了古代人对于艰苦生活的抗争。所谓“山东出响马,河南出蹚将”更像是全国的缩影,只不过因其更为出名,而被冠以了地方名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