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武林茶会|入口是略带药味的苦和醇,是我对六堡茶的第一印象

作者:灵雪斋
武林茶会|入口是略带药味的苦和醇,是我对六堡茶的第一印象

武 · 林 · 茶 · 会

腊月

红梅最点江南岸,瘦柳惊飙塞外风

2021年12月26日 晴

室温:-2℃~3℃ 相对湿度:43%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眨眼已近年关

有人说

冬天适合白茶+陈皮

可我觉得

陈皮的香盖过了白茶

似乎

这壶茶的滋味淡薄了一些

那不如煮壶六堡茶

如何

武林茶会|入口是略带药味的苦和醇,是我对六堡茶的第一印象

对黑茶的了解,其实不深,大抵有印象的只有熟普和六堡。感谢先人发现了酵母的存在,让人工发酵成为可能,渥堆技术的发明,又让人们对茶叶的认知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今日茶会的一组六堡茶,让我忆起七八年前,初识堂主那个冬日,二人对坐在有暖阳的西厢,炭炉里滋滋地烤着红薯,铁壶中咕嘟地煮着六堡,氤氲的空气中,漂浮着红薯的甜香和六堡的药香。入口的茶汤是略带药味的苦和醇,这是当年懵懂的自己对六堡茶的第一印象……

武林茶会|入口是略带药味的苦和醇,是我对六堡茶的第一印象
武林茶会|入口是略带药味的苦和醇,是我对六堡茶的第一印象

先上的2005年原种药香,入口有明显的木香和陈香,茶汤褐红,甜润感很好,七八泡后茶汤滋味减弱,但滑度依旧。

半开玩笑地说,好似在这茶汤中喝出了熟普的味道,堂主说,是有这种感觉,但六堡选用广西桂青种,通过“双蒸双压”的工艺渥堆发酵,而熟普是用云南大叶种在生茶基础上进行渥堆发酵,两者在制作工艺上还是略有区分。

同时,感官上,六堡茶汤红亮,茶香纯陈,熟普茶汤红浓,香气高扬,同时二者在养胃降脂,益脾消滞的功效上都很相近,但六堡茶还带了祛湿的功效。

武林茶会|入口是略带药味的苦和醇,是我对六堡茶的第一印象
武林茶会|入口是略带药味的苦和醇,是我对六堡茶的第一印象

听君一席话,对六堡和熟普的印象又深了一步。再上的2004年标杆槟榔香,便又充满了期待,只是?槟榔是什么味道[石化],我不知道啊[尬笑]。这一口茶,第一感觉,是在温热的茶汤中,品出了清凉感,但舌窝处能感受到隐隐的苦味,那种强烈的舌面附着感,一时半会无法去除。

有人说,六堡茶的槟榔香是陈香、药香、木香中,伴随着麻麻、凉凉、又略有辛辣的一种感觉,前者我有体会,凉凉的感觉也有体会,辛辣感我只在岩茶中有寻觅到,这款2004槟榔香里我倒是没有觅到,不过舌窝中那附着的苦底,让我对此有些摇头。

武林茶会|入口是略带药味的苦和醇,是我对六堡茶的第一印象

反倒是2001年的桂青种,我在陈香、药香中还喝出了一丝糯糯的粽香,入口有一点点的苦,但转而的回甘和茶汤的滑度也让自己更能喝得下去,毕竟我们要对得起中午那大块的软糯红烧肉以及肉汁拌饭加持下得多来一碗。[泪奔]

武林茶会|入口是略带药味的苦和醇,是我对六堡茶的第一印象

虽然堂主准备了四款六堡茶,可喝到第三款,已经喝不下了,换了12森林韵收尾,橙黄的茶汤的公道杯中挂杯的甜香、花香和蜜香,又一次让我找回来熟悉的味道,“甜、蜜、活、香”是我对这款森林韵的最好理解。比之六堡那陈熟的滋味,果然生普丰富的内含物和高扬多变的香气让自己更加青睐。

武林茶会|入口是略带药味的苦和醇,是我对六堡茶的第一印象

不覺歲末將至

但願塵事冬安

祝卿安好

新年快樂

武林茶会|入口是略带药味的苦和醇,是我对六堡茶的第一印象

今日茶馆一隅

武林茶会|入口是略带药味的苦和醇,是我对六堡茶的第一印象

这里,记录了斋主的点滴生活

美食|旅行|动漫|生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