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去了解蒋介石的人都知道,他是个疑心比较重的人,就如同当年的朱元璋一样,对任何人都不那么信任。而且,在蒋介石的认知里面,一直认为黄埔军校毕业的将领,比其他地方出身的将领要更加的忠诚。而除此之外,蒋介石也认为,出生在自己祖籍浙江的人是比较忠诚的,因此在对待这些将领的时候,蒋介石就会有区别的对待。对于那些黄埔军校毕业的,或者是祖籍浙江省的将领会更好一些,更加重用。而对于那些地方军出身,则相对较差,甚至还一度称这些人为杂牌将领。

事实上,这些被称为杂牌军的将领,也并不是如名称所谓的那般不堪,他们的作战指挥能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只是可惜的是,他们都是在某次战役当中失败,最终迫不得已被蒋介石所收编,成为国民政府下的部队。
而成为杂牌将领之后,这些人的日子也是非常不好过的,因为他们不能得到蒋介石的重用。甚至就相同的事情,如果犯了错的话,那些国民党上层上面有人袒护的就会从轻处罚,或者是出于人情稍微做做表面工作,甚至是直接就不了了之。而如果是上面没有人的话,就像这种不受重用的将领,他们就会得到非常严重的惩罚,甚至还可能被撤职入狱。
由此可见,杂牌将领的地位在蒋介石的部队里面是非常低的,可以说是国民党将领的底层。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黄埔军校毕业的人,这群将领在蒋介石的军队当中地位非常高了。不光可以得到良好的待遇,而且也会比其他人有更多展现自己的机会。
如果要细分的话,蒋介石的国军内部将领可以分为三个级别。首先是地位最为低下的杂牌将领,这类人在整个队伍当中是最不受待见的一类,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张自忠、冯治安等。其次是地位比较高的黄埔系将领,他们一直跟着蒋介石南征北战,得到了蒋介石的赏识和器重,比如杜聿明、胡琏等。
最后一类,是国民党军队里地位最高的一类,他们不光有着黄埔军校毕业生的身份,而且还是和蒋介石一样属于浙江人,因此在蒋介石的面前绝对算得上是红人。拥有这样双重身份的人,在蒋介石的队伍中是比较少的,因而他们也是蒋介石最为信任的人,是最为器重的。这一类将领的代表人物是胡宗南、陈诚等,其中胡宗南被称为“天子第一门生”,而陈诚有“小委员长”之称,十分受蒋介石倚重。
其实,当我们现在回望历史,会发现蒋介石这样任用人才的方式,太过武断和片面。就单单依靠着祖籍、毕业学校,这些外部的因素去评判一个人是否忠心,这样的做法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
蒋介石这样选择自己的心腹,其实不难理解。在蒋介石的心中,从来都是家国而不是国家,家在前而国在后。任人唯亲就是想维护自己的独裁统治,这样的人岂会得民心?失败早已是命中注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