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正规性军事院校,黄埔军校在当时可谓是极受追捧。而当时在国民党中炙手可热的蒋介石,更是被任命为黄埔军校的校长,这也为蒋介石后来掌握滔天权力打下基础。而在蒋介石的征战生涯中,除了心腹陈诚以外,还必须提到一个人,他就是胡宗南,被誉为“西北王”,更被调侃称是“天子第一门生”。

胡宗南之所以受蒋介石青睐,同为老乡是重要原因。胡宗南来自浙江,小时候家境贫寒,但父母对他的教育却是毫不松懈,即便没钱,却依旧让胡宗南很小的时候接受启蒙学习。幸好胡宗南是个很有天赋的人,因此,学习对他来说并不算难事。
但由于家中实在太穷,胡父咬牙将他供上高中之后,便承担不起了。高中毕业的胡宗南选择当了一名人民教师,安安稳稳的过日子。但好景不长,胡宗南竞选校长失败,一怒之下就从学校辞职了,前往上海打拼。
在上海打拼的胡宗南结识了一位至交好友,名叫王亚樵,在他的指点下,胡宗南成功考入黄埔军校。那时候的他已经28岁了,再加上胡宗南只有1米6多点,实在不适合当兵。但胡宗南打小就是个能吃苦的孩子,来到黄埔军校后,胡宗南刻苦训练,再加上文化功底扎实,做事沉稳,胡宗南很快就成为了学校里小有号召力的人物。
说起来也十分神奇,明明各方面都不合适的胡宗南,进入黄埔军校,命运却翻天覆地的改变了。仅用了一年时间便担任排长一职,后在北伐期间又立下不少战功,又在短短时间内担任了副营长一职。正是因为杰出的能力,使得蒋介石注意到了自己的这位“老乡”。而在接下来的两年中,凭借着胡宗南自己的杰出贡献,和蒋介石若有若无的提拔,胡宗南很快升了官。
其实,蒋介石能够重用胡宗南并不是个稀奇的事情,因为他用人有个习惯,喜欢用跟自己“同乡”的。再加上胡宗南一直对蒋介石忠心耿耿,面对这个被自己一手提拔上来的小辈,蒋介石很是照顾。而在以后的日子中,胡宗南也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价值。
1927年,蒋介石被汪李等人排挤下台后,胡宗南并没有舍弃“恩师”,而是处处照顾,对蒋介石好的没话说。不仅如此,胡宗南还联合黄埔军校的学生,大力抵制李宗仁,支持蒋介石。对此,蒋介石十分满意,又将胡宗南提拔成了第一师的副师长,表面是副的,其实暗地里和正的没有差别。等到蒋介石大权在握时,更是不顾他人阻拦,将胡宗南正式任命为师长。几乎可以说,蒋介石是将胡宗南当作亲儿子培养了,所以人们戏称胡宗南为“天子门生”。
此后,胡宗南手握六七十万军队,所负责的西北第一战区,俨然成为了胡宗南的天下,因此,当时人称胡宗南为“西北王”。但胡宗南的好运随着国民党战败也开始走向下坡路了,1949年,国民党战败,蒋介石逃回台湾,胡宗南紧跟其后。而到了晚年时期,胡宗南常年征战沙场的暗伤就爆发了,开始多病多难。蒋介石十分担忧,还亲自前去看望,但这一看望,便是两人最后一次相见了。
纵观胡宗南的一生,可谓是有得有失,即便蒋介石再不好,但对胡宗南也有着知遇之恩。而他也是投桃报李,誓死效忠蒋介石。只不过两人都逆势而为,注定会被历史和人民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