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京港澳天宫对话现场:航天员翟志刚谈如何保持“感觉良好”

1月1日,“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举行,中国空间站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与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的青年学子展开互动交流。南都记者注意到,对话过程中,对于在太空环境中怎样保持“感觉良好”的状态,航天员翟志刚表示,这是一种经过重大考验,突破重重困难,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相信大家在克服困难、收获成功之后也会感觉良好。”

京港澳天宫对话现场:航天员翟志刚谈如何保持“感觉良好”

对话过程中,航天员翟志刚分享了自己的经历,鼓舞年轻人更好战胜困难。他表示,精神所在就是血脉所在,就是力量所在,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是航天战线接续传承的红色基因,是工程立项、实施近30年来工程全线人员爱党报国、自立自强、创新超越的生动写照。

“有国才有家,无论我们飞多高、飞多远,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国主义将永远是激励我们飞天的动力源泉。”翟志刚说。

在第一次出舱活动时,三位航天员不约而同地说了“感觉良好”四个字,因此很多网友将他们亲切地称为“感觉良好”乘组。对于在太空环境中怎样保持感觉良好的状态,翟志刚表示,这是一种经过重大考验,突破重重困难,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相信大家在克服困难、收获成功之后也会感觉良好。”

翟志刚说,这次飞行任务中,最具挑战性的是长达6个月的在轨驻留,长时间的失重飞行会导致肌肉萎缩、骨钙流失,长期狭小密闭环境,也会让心里产生孤独感、烦躁感。面对这些现实的考验,他们在轨工作之余,积极地进行了身体锻炼和自我心理调节。

翟志刚最后表示,最需要感谢的是工程全线的科研人员,是他们辛勤的付出和全天候的保障才使得他们在整个飞行过程中始终保持感觉良好。“目前任务尚未过半,在后续的任务中我们还可能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但是我们坚信,我们一定能在完成任务落地以后,让全国人民看到我们归来之时依旧感觉良好。”

采写:南都记者 吴佳灵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