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八路军6位正副师长,唯独他不是元帅,晚年官至副国级,儿子是少将

抗日战争时期,原本的工农红军被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其中,八路军下辖115、120和129三个师,六位正副师长也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建国后的55授勋中,这六员猛将有五位被授予元帅军衔,只有一位连大将都没评上,而是被授予上将军衔。这位被“冷落”的副师长,就是萧克。

八路军6位正副师长,唯独他不是元帅,晚年官至副国级,儿子是少将

虽然只被评为上将,但萧克将军的履历一样闪闪发光。1926年,年仅19岁的萧克从黄埔军校毕业便参军北伐,跟随部队征战赣、浙等多个省份。1927年,萧克投身叶挺将军麾下,担任连长和连指导员。“铁军”的精神气质深深地影响了年轻的萧克。“七一五”政变后,中共同国民党右派决裂,萧克先是独立同反动势力进行斗争,后来又参与了南昌起义。早在政变之前,他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一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战士,并为此奋斗终生。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受挫溃散之后,萧克转入边区进行游击斗争,坚持发展革命力量。在此期间,红四方面军的骨干力量逐渐建立起来。萧克作战勇猛,曾经在宁都战役中率部抢先登上城墙,将敌军的防线撕开一个大口子,为后方部队的进攻创造了机会。虽然打起仗来悍不畏死,但萧克绝不是“暴虎冯河,死而无悔”的莽夫。他善于训练和组织军队,担任红四方面军三纵司令员的时候就把这支部队带成了红四方面军的一支王牌劲旅。

八路军6位正副师长,唯独他不是元帅,晚年官至副国级,儿子是少将

1934年,已经成为红六军团军团长的萧克率领红六军团从江西前往湖南,为后方中央红军长征开路,拉开了两万五千里壮举的序幕。第二年年底,萧克和已经同他会合的贺龙元帅一起率部正式开始长征。在长征路上,萧克一次次表现出他“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特点,运动战声东击西、防御战不动如山,指挥了多场著名战役并取得胜利。红二方面军成立之后,由于出色的指挥才能,萧克成为了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

全面抗战爆发后,萧克和自己的老搭档贺龙领导着由红四方面军改编而成的八路军120师,踏上了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征途。1940年以来,华北地区饱受日军的疯狂“扫荡”。由于我军没有空军,防空力量又极度匮乏,日军飞机在华北地区上空来去自由,简直就像逛自家后院,气焰猖狂。面对这种情况,萧克在率领部队挫败敌人“十路围攻”阴谋的同时还历经苦战,击落一架日军飞机,让军心民心为之一振。在作战之余,萧克还协同聂荣臻发展华北地区根据地,将根据地范围不断向东北延伸,为日后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奠定了良好的军事基础和群众基础。

八路军6位正副师长,唯独他不是元帅,晚年官至副国级,儿子是少将

在解放战争期间,萧克率部参与了著名的渡江战役,还通过民主人士动员了两次起义行动,为促进湖南和平解放、减少我军伤亡做出了贡献。然而,因为一些历史原因,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老革命,在55年授勋中仅仅得到了一个上将军衔,与五位八路军领导人出身的元帅对比起来多少显得有些另类。

八路军6位正副师长,唯独他不是元帅,晚年官至副国级,儿子是少将

不过,老将军并没有把功名放在心上,照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当初入党的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历史和人民终究没有亏待这位老人,1980年,萧克将军被任命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成为了副国级领导人。以萧克将军的能力和党性,这样的荣誉和职务可谓是实至名归。虎父无犬子,萧克将军的独子萧星华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人才,进入武警队伍后一路晋升,官至武警少将,成就父子双将的佳话。其实在萧星华之前,萧克和蹇先佛夫妇曾经育有一子,名为萧堡生,但是这个孩子在战乱年代由于日军的轰炸,不幸葬身湖南。萧星华的降生,多少给了悲痛中的夫妇俩一些慰藉。

在进入黄埔军校之前,萧克将军曾经是个饱读圣贤书的书生。也许是因为他身上抹不去的文人气,萧克将军从抗战时期开始就时常一手枪杆子一手笔杆子,为党培养革命人才。建国之后,萧克将军历任多所军事大学教职,狠抓军事人才教育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后继之才。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