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勣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啥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勣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啥

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他在建立唐朝和唐朝“创业”方面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是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在他的统治下“破突厥,夷吐浑,平高昌,灭焉耆”,没有内忧,更无外患,使大唐王朝威加四海,大有万国来朝之势,在世界上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今的“唐人街”就是最好的证明。

李世民可以说是一位非常完美的皇帝,他唯一的“污点”就是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他杀了自己的兄弟,又逼父亲退位,这让他的上位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味道,人人都知道他弑兄逼父的残忍手段,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被逼自保的无奈之举,更没人知道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勣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那么他在等什么呢?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勣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啥

父亲食言,兄弟相逼

赵匡胤是被兄弟们皇袍加身而当了皇帝,而李渊则是被儿子李世民往怀里塞了几个宫女被迫起义。其实李渊早就有了反叛之心,只不过就差一层窗纸没有捅破,李世民就成了捅破窗纸的人。于是李家军在李渊的带领下开始征战天下,四处招纳贤士与豪杰,本就是陇西集团的贵族势力,在李渊的号召下很快成了气候。

其实李渊只不过就是个带头大哥,他起义后就开始坐享其成,不管是消灭其他势力还是吞并领土,都是李世民的主场,李世民为打下大唐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李渊为了鼓舞李世民还许下了当皇帝后立他为太子的诺言。当李渊称帝后却食了言,让自己的长子李建成做了太子,李世民则被封为了秦王,对此李世民有啥想法也不能说,谁让他上面还有个哥哥呢。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勣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啥

李建成完全是一个躺赢来的太子之位,如果李渊还承担着一个带头大哥的名声,那么李建成就是占了一个“立嫡立长”的便宜,白白捡来个太子之位,在建立大唐时他几乎没有什么亮点可言,就连魏征都看不下去了,认为他这个当太子的没有什么功勋可言,让他出去打仗,李建成这才带着人马去消灭了李世民打败的刘黑闼残余势力,勉强算是有了功劳。

李建成做了太子,他的日子过得非常不安稳,他知道这个天下可以说是李世民打下来的,李世民成为了他的最大隐患,于是想方设法要除掉李世民,诬陷、枕边风、削弱势力等各种卑劣手段都用了出来,甚至最后都和李元吉算计好了如何取李世民的性命。在这样的危急情况下,李世民为了自保先发制人,但是在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时,特意等待李靖和李勣的表态。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勣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啥

开疆拓土,唐朝战神

李靖是何许人也。李靖出生在官宦之家,家族里不是刺史就是太守,在这样环境的熏陶下,李靖被培养成了文才武略的上进青年,当初也曾和李世民是不同的阵营,李世民爱惜他的才能把他拉拢到了自己的麾下,李靖从此开始迈向了人生的巅峰。

隋末时期有多个势力崛起,李渊要统一天下就必须要收服、消灭这些势力,南梁萧铣这一割据势力是块难啃的骨头,李靖就接下了这个别人看起来非常艰难的任务,在李靖的一番运筹帷幄的操作下,仅用两个月的时间消灭了江南最大的割据势力南梁,而他自己也被封为上柱国、永康县公。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勣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啥

之后李靖这块被李世民发现的璞玉终于散发出了熠熠光辉,他跟随李世民征战南北、开疆拓土,立下了无数的战功,逢战必胜,在唐朝成为了战神一般的存在。正因为有如此的光环,李靖甚至被后世之人演绎成了神仙——托塔天王,就是哪吒的父亲,足见李靖是文武兼备的人才。

平定四方,出将入相

李勣这个名字对于很多朋友来说也许会感到陌生,如果说到徐茂公可能就是人尽皆知了,没错,李勣就是徐茂公的另一个名字之一。李勣原本姓徐,原名徐世勣,字懋功,经过《隋唐演义》的演变就变成了徐茂公。李勣是与李靖齐名的开国名将之一,被赐“李”姓,不但文武双全,还兼通医学,也是一位十分罕见的人才。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勣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啥

李勣刚开始是瓦岗军的成员,后来跟随李密归顺了李唐,对于他这样的人才,李世民是非常爱惜与重用,李勣也没有愧对李世民的信任,平定四方之时立下了不少的战功,之后出将入相,在朝廷中先后担任过太子太师、兵部尚书等要职,可谓是文武双才。

且不多说李勣有多大的本事,李世民在临死前特意外放了李勣,就是担心儿子李治搞不定李勣,等李治上任后再把李勣调回来,父子俩特意安排了这出戏就是害怕李勣功高盖主,这一贬一调就能够让李勣安心为李治效力了,可见李勣已经到了李世民都忌惮他的程度。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勣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啥

举足轻重,左右衡量

了解了李靖与李勣在朝廷中的分量,再回到李世民策划“玄武门之变”时,《资治通鉴》中记载:“世民腹心,唯长孙无忌尚在府中。与其舅雍州治中高士廉、左候车骑将军三水侯君集及尉迟敬德等,日夜劝世民诛建成、元吉。世民犹豫未决,问于灵州大都督李靖,靖辞;问于行军总管李世勣,世勣辞,世民由是重二人。”

从这段文字记载可以看出李世民先等李靖和李勣表态之后,才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当时二人均表态“辞”,这个字就是坐之不理、置若罔闻,在李世民当时的环境下,不帮太子李建成就是对他的支持,那么李世民为何要等他二人呢?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勣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啥

首先,从史实上可以看出,李靖担任的是“灵州大都督”,而李勣则担任的是“行军总管”,二人都是手握重兵之人,如果这两个人支持太子李建成,那么就是他最大的敌人,并且对于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来说,毫无胜算可言,李世民只能放弃发动玄武门之变的决定。

其次,李世民上位之后,必定会引起朝堂动荡,李渊与李建成再无能但人家名正言顺,李世民强行坐上皇位,手下必定会有其他势力来“伸张正义”,正如后来的燕王罗艺公然挑衅就是最好的例子,当李世民明确李靖与李勣的态度后,就不怕自己的后院起火了。

李世民一直等到李靖、李勣表态,才敢发动玄武门之变,他在等啥

第三,李世民想坐上皇位自保是真,但他也不想发生严重的内乱也是真。李靖与李勣都手握重兵,如果这二人反对那么李唐天下就会重新洗牌,不排除这两人自立山头的打算,李世民征求他们的意见,等待他们的表态就是左右衡量利弊,这二人的中立态度就是对他最大的支持。所以,李世民必须要等他们的表态。

小结

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除了与他的死党精心策划之外,还有不为人知的事件在里面,那就是他在等李靖与李勣的表态,只有得到他们的表态,他才能决定是否发动政变,说到底,李靖与李勣这两个重量级的人物才是决定“玄武门之变”是否成功的关键。

参考资料:《新唐书》《资治通鉴》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