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美国本来无人关注朝鲜战争,直到长津湖战役爆发后,民众开始恐慌

在美国人的自我意识当中,“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霜”是最恰当人际关系的处理方式,这种意识也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国家认知。

美国本来无人关注朝鲜战争,直到长津湖战役爆发后,民众开始恐慌

1939年,德国侵略波兰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已然是变得动荡不安,而美国国内对此却显的无动于衷。从民众自身到国会议员,所有美国人都对奉行的中立政策孤芳自赏。

幸亏罗斯福总统的睿智精明,为了不让轴心国联盟最终统治欧亚的阴谋得逞而选择了参战。从骨子里来说,美国人并不是一个喜欢助人为乐的国家,他们更愿意看到别人的痛苦和没落,除非你把他打到连外祖母都不认识的一副尊容,他才会觉得疼。

美国本来无人关注朝鲜战争,直到长津湖战役爆发后,民众开始恐慌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当美国干涉远东的朝鲜内战时,在美国国内这个新闻热度还不如一款新上市的女性化妆品让人津津乐道,经历了二战的美国人,此时更在意去尽情享受刚刚安宁下来的惬意生活。至于发生在东北亚那遥远半岛上的战争,对于他们大多数人来说又与我何干?

朝鲜战争爆发,美国出兵干涉朝鲜内战,中国出兵抗美援朝。

朝鲜战争的爆发起源于半岛南北双方争夺统治权。当时的朝鲜半岛一条三八线为界,将苏联支持的朝鲜政权和美国支持的大韩民国一分为二。控制三八线以北地区的是朝鲜的金日成政权,以南是韩国李承晚政权。

1950年6月,朝韩两国在经历了近两年的边界摩擦中,终于爆发了大规模战争。朝鲜依靠苏联军事装备的援助和从中国返回朝鲜的建制部队,战争初期取得了决定性的优势。

至9月初李承晚的韩国军队已基本失去了战斗力,美军驻扎在韩国的第24师,也遭受重创,师长迪安少将被俘。美远东司令麦克阿瑟将在日本的驻军通过海运和空中运输运往朝鲜半岛支援李承晚进行抵抗,又于9月15日集结联合国军7万余人在朝鲜西海岸仁川实施登陆,从朝鲜人民军后翼切断退路,朝鲜之前取得的军事优势化为泡影。

美国本来无人关注朝鲜战争,直到长津湖战役爆发后,民众开始恐慌

在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入侵朝鲜半岛之后,中国政府通过印度政府总理尼赫鲁向美国严正提出:一旦联合国军越过三八线,中国政府绝不会置之不理。而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却对中国政府这一严正态度,表现出令人极为愤慨的狂妄,他声称:如果中共军队敢进入朝鲜战场与联合国军开战,将把中国打回到石器时代。

1950年10月19日,中国在中朝边界集结了第十三兵团38、39、40、42四个军26万兵力,以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名义秘密入朝。10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云山、熙川一线建立防线,设伏给予了联合国军迎头痛击,随后大军展开对联合国军的强大攻势,一举将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击败退至于清川江南岸。这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后发起的第一次战役,此战一举歼灭联合国军15000余人。

美国本来无人关注朝鲜战争,直到长津湖战役爆发后,民众开始恐慌

在战役打响之时,美国国内对这场战事却显得毫不关心。媒体报道的文章数量、板块和位置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也难怪,美国参加二战刚过五年,惬意安静的生活还没有得到充分享受,本土之外的战争也罢,灾难也罢,又与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彼时的美国社会到处都充斥着纸醉金迷的放荡和安逸,根本不会有人去关心那场遥远的战争。

当然,美国杜鲁门政府也不希望这场局部战争会引起国内生活动荡,战争毕竟是以流血和牺牲来诠释胜利与失败的价值,没有人关注这场战争局势,自然也就不会被别有用心的对立派政客拿来说事。

这一切都在朝鲜战争的第二次战役后发生逆转。

美国本来无人关注朝鲜战争,直到长津湖战役爆发后,民众开始恐慌

海军陆战一师在长津湖遭到中国军队包围,报纸清一色用“灾难”预测结果,美国举国震惊!

1950年11月25日,在朝鲜盖马高原长津湖皑皑白雪之下埋伏已达6天的中国志愿军第九兵团20、27两军10万人,终于等来了美国海军陆战一师与美军第7步兵师一部。11月27日,全部在指定位置就位的中国军队向陆战一师发起了雷霆攻势,到第二天,美军已经被分割成无法相连的五个独立作战区域。、陆战一师已经毫无争议的落入中国军队的包围圈。消息在28日当天由美国《星条旗报》率先爆出,接下来的美国国内各大媒体先后报道了这条新闻,举国哗然。对美国人来说陆战一师就美军的精神意志的代名词,无坚不摧、攻无不克是这支部队最具神话般的特征。

美国本来无人关注朝鲜战争,直到长津湖战役爆发后,民众开始恐慌

组建于1941年2月的陆战一师,其前身是于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时期成军的海军陆战队第一连,到1845年扩编成陆战一团,先后参加过美墨战争和美西战争等对外作战。他的兵员基本都是17岁以下和37岁以上的志愿兵,这与美国政府在1940年开始执行的募兵制选征的年龄范围有很大反差。

陆战一师成立不到一年就发生了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在1942年进入太平洋战场之前,报名加入这支部队的志愿者将近有4万人,而最终只有5800多人通过选拔入选。从加入太平洋战争开始,陆战一师用一场场毋庸置疑的胜利名声大振,先后三次获得总统的特别嘉奖。到战争结束时,美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之威名已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美利坚之剑。”

朝鲜战争全面爆发后,陆战一师在师长史密斯率领下,配属美第10军在东线向西北中朝边界的鸭绿江攻击前进。为了在东西两线对联合国军实施重要打击,遏制进军势头。毛泽东命令第九兵团迅速入朝在长津湖方向伏击美第10军。狡猾的史密斯在进入狼林山脉盖马高原之后,放慢了进攻的速度,这让埋伏于深山丛林里的志愿军十几万官兵在零下近四十度的极寒天气下,埋伏了整整六天,陆战一师最终也没有逃脱被包围的命运。

美国本来无人关注朝鲜战争,直到长津湖战役爆发后,民众开始恐慌

陆战一师被围的消息在美国引起的骚动,不亚于当年他们听到夏威夷遭到日军攻击时的震惊。那段日子里的美国国内报纸销量骤增,一时间洛阳纸贵。穿梭在大街小巷中的美国民众都开始关注起万里之外的朝鲜半岛。也是在那段日子里,美国国内媒体对陆战一师未来的命运字里行间表现出深深忧虑,灾难成为报纸上用的最多的一个词汇。

陆战一师的军人亲属们在祈祷上帝之后,开始走上街头向杜鲁门政府呼吁:救救他们!与他的美国民众一样,当杜鲁门得知陆战一师在长津湖遭到十多万中国军队的包围,他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作为美利坚最高军事统帅,他非常清楚陆战一师在美军中的精神价值和军事实力,如果这支部队被中国军队歼灭,那将意味着美国进行这场战争变得毫无意义。

美国总统杜鲁门威胁使用原子弹,盟友反应亮了。

11月30日,也就在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包围陆战一师后的第三天,杜鲁门在白宫向在场参加记者会的全世界记者公开声称:鉴于目前远东的军事形式,美国政府正在考虑在朝鲜对中朝军队使用原子弹。这个讲话不啻于在整个世界引发的一场强烈地震,东西方两大阵营均表示强烈关注。

美国本来无人关注朝鲜战争,直到长津湖战役爆发后,民众开始恐慌

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回应很干脆:对中国动用原子弹就是对苏联动用原子弹;美国最密切的盟友英国,听了杜鲁门明显的讹诈讲话,在下院发生了自二战结束后最激烈的辩论和争吵,前任首相丘吉尔和现任首相艾德礼紧急磋商后,艾德礼飞往美国华盛顿。至于美英两位总统密谈了那些详细内容,公众并不清楚。但是,随后的形势变化却也让很多国际人士从中进行了猜测出七八分。

首先,在朝鲜战场,联合国军展开的大规模营救行动,动用了在太平洋上的七个航母舰队,在远东的空中力量超过三分之二飞临长津湖地区,火力的使用超过了后来范弗利特的“超饱和弹药量。”所有的后方基地都围绕着解救陆战一师这一唯一目的,当然这些都属于常规式军事装备。

美国本来无人关注朝鲜战争,直到长津湖战役爆发后,民众开始恐慌

这都是艾德礼在美国三天与杜鲁门争吵后的结果,当他离开美国时,杜鲁门向他保证:欧洲永远是美国最重要的伙伴和战略重心;美国一旦使用原子弹会向英国正式通报并得到双方同意。

而在美国国内的反对派利用杜鲁门的讲话,正在掀起对他枉顾人类生命的总统之权进行铺天盖地的口诛笔伐,在民众的声讨中间,其中包括那些积极反战的科学家组织。杜鲁门本想着挥一挥核大棒就把中国吓退的阴谋,不仅没有让中朝人民感到恐惧,反而就在他威胁之声发出的第二天,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7军在长津湖新兴里全歼美军北极熊团,以真正的实际行动回应了他的核讹诈。

美国本来无人关注朝鲜战争,直到长津湖战役爆发后,民众开始恐慌

实力悬殊、天公作祟,美军陆战一师逃出生天,中国军队追击上百里直到兴南港。

美军陆战一师被围长津湖时,正是朝鲜遭遇五十年来极其罕见的极寒天气,气温已下降至零下四十度左右,美军即便拥有羽绒睡袋、保暖手套、厚实的帐篷这些充分的冬季保障物资,也出现了自入朝以来最严重的冻伤情况,而与之对决的中国将士不仅没有可抵御严寒的棉袄大衣,就连脚上穿的也还是入朝时的解放胶鞋,并且兵团各军都出现了断粮。

美国本来无人关注朝鲜战争,直到长津湖战役爆发后,民众开始恐慌

总攻于1950年11月27日下午四时发起,突遭打击的美军刚开始措手不及,很快就在师长史密斯的指挥下,利用重型坦克装备构成环形防御工事。只拥有轻型武器的中国军人,在美军构筑的强大火力网面前发挥出舍我其谁的超强勇气,在各个突击点连续突破美军防线。12月1日晚,美军31步兵加强团在新兴里被志愿军27军全歼,柳潭里美军溃败至下竭隅里。在20军与27军连续的攻击中,美陆战一师损失惨重。

12月5日夜,史密斯下令收缩的部队“向南转进”。史密斯用“转进”这个词,是经过考虑的,他认为时下的美军已经在中国军队的沉重打击下,出现慌乱和畏惧,如果下令撤退,无论对联合国军司令部还是美军士兵而言,都是一种失败的定调,这对陆战一师的荣誉是一种亵渎。只要把陆战一师能带出包围圈,就是胜利。

当然,对整个战场形势敌我双方都已经心知肚明,美军的失败已成定局。美军撤退呈现出的速度用蜗牛来形容毫不为过,平均每小时只前进400米。在唯一通往兴南港的水门桥,中国军队两次炸毁这座关系美军生死的生命之桥,在美军强大综合能力的支撑下迅速恢复,两架在日本定制好的钢架组件桥梁空投到水门,陆战一师得以从中国军队的包围圈中逃过一劫。

美国本来无人关注朝鲜战争,直到长津湖战役爆发后,民众开始恐慌

美军撤退之前,志愿军第九兵团就命令兵团预备队26军投入战场对陆战一师准备逃跑的计划发起最后一击,这一追就一直追到兴南港,一路上联合国军的士兵们,早已是丧家之犬,遇到志愿军的猛打猛冲,不是扭头逃跑就是缴械做了俘虏。

为了救出陆战一师,美军将所有能够作战的飞机统统赶上天,就是没有弹药也要在中共国军队的头顶上飞来飞去扰乱追击。四艘重型航母和三艘轻型航母与大批战舰、运输舰已经等在兴南港的海面上,随时接应正在落荒而逃的陆战一师。从12月11日到12月24日,近4万陆战一师和联合国军的士兵终于全部登上军舰撤出长津湖。

长津湖的中美之战,美陆战一师的逃脱,如果仅仅依靠军事实力的强大,也很难逃脱被中国军队围歼的命运,极寒恶劣的天气加上美军装备优势,给美陆战一师创造了溜之大吉的绝佳时机。

美国本来无人关注朝鲜战争,直到长津湖战役爆发后,民众开始恐慌

战后,美军统计在陆战一师损失时,统计军官感叹道:感谢上帝挽救了陆战一师,否则我们损失的不是军事力量,而是美国军人的全部荣誉。

美军陆战一师作战处的阿尔法·鲍泽上校对长津湖战役深有感触,他说:

“如果中国人拥有足够的后勤支援和通信设备,我们绝不可能走出长津湖!陆战一师是侥幸生还!”

麦克阿瑟在后来的日记中写道:

东线的部队全部损失惨重,美军的尊严受到前所未有的羞辱。华府笼罩在空前震惊和混乱中,这还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第一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