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年献词丨一起向未来

威海晚报编辑部

当万道霞光掠过威海湾、穿越幸福门、洒遍古陌岭、照亮环翠楼——城市再次苏醒,2022,叩响了千家万户的大门。

日出东方,光芒万丈。晨曦怒放,万物光明。新,是开始,是可能,是希望,是一切美好的开端。新的一年,新的一页,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从朝气勃发的1995,到风起云涌的2021,似乎只是转瞬之间,而我们——《威海晚报》,已陪伴您走过26年。26年间,《威海晚报》如一棵树,在岁月的洗礼中增长年轮,在风霜雪雨的灌溉中向下扎根。如今,在亭亭如盖的挺拔身姿中,名为“2021”的枝干强壮有力,奋发向上,再次展现出勃勃生机。

回首2021,多少感慨在心里,几多豪迈在胸中。这一年,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波澜壮阔的百年征程,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这一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召开,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勿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这一年,航天员出舱、孟晚舟归航、祝融号探火、苏炳添封神;这一年,更多人坚守、奋战在各自的岗位上,一手防疫情,一手抓生产,同心奋斗,收获满满。一路走来,我们怀揣着同一个中国梦,澎湃着同一颗中国心,每个人,都很了不起。

2021年,《威海晚报》同样用奋斗的画笔,挥洒出梦想的华彩。当建党百年的嘹亮号角从历史深处响起,我们实地采访革命先辈,虔诚地记录下那些为国奋战的感人事迹,向伟大的党致敬献礼;当疫情防控成为常态化,我们仍然战斗在一线,挖掘每个鲜活生动的防疫故事,呈现每张应被铭记的脸庞;当“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建设浪潮不断升腾,我们奔赴一个个民生项目现场,如实记录着城市发展的坚实脚步……

翻开2021年的《威海晚报》,“精致”气息扑面而来。经过精心打造,晚报封面版形成了疏朗大气、雅俗共赏的风格,兼具话题性与观赏性的创意,受到业界的推崇,86个封面版入选国内新闻界权威公众号“编前会”;承担天气资讯发布的“服务站”版面,经过细心打磨,将现代服务资讯和中华传统诗词之美有机融合,形成了水墨画设计、诗意化标题的特点,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

面对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潮流,我们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迭代中积极探索。“1+5+N”的全媒体矩阵——《威海晚报》+晚报官方微博、晚报微信公众号、新华社现场云晚报直播平台、晚报今日头条号、晚报抖音号+集群式晚报行业媒体号,正以华丽之姿绽放华彩,不断以新热点、新内容、新形式融入百姓生活,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弘扬社会正能量……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2022年,我们将积极践行“幸福威海 贴心服务”办报理念,更好地契合时代特点和读者、客户、粉丝的需求,争创全国一流都市报。即将推出的“V视点”角度独特、阐释深刻,将让你看得过瘾、想得透彻;“惠民生”关注利好政策、惠民举措,内容更便民,设计更新颖;“威海人”挖掘身边的精彩人物,透过他们的人生故事,感受世界的五彩纷呈;“新社区”聚焦身边故事,诉说家长里短,接地气更贴心;“暖镜头”定格难忘瞬间,记录温暖人间;“V现场”直击事件现场,还原故事真相,带你看不一样的新闻报道……在内容上,我们做加法:加深度、加温度、加服务,提供更多有效信息;在视觉上,我们做减法:化繁为简,返璞归真,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感受。

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我们办好报纸的初心、服务读者的情怀。今天的变,是为了呈现更好看的新闻;今天的变,是为了更踏实地践行媒体人的责任;今天的变,是为了笔墨下、镜头中的中国故事、威海故事更加深情动人。在变与不变的交织中,我们始终延续着对城市的牵挂、对读者的情谊。也正是这份牵挂与情谊,激励着我们精益求精,超越自我。

大道笃行,虽远必至。

此时此刻,历史的地平线上正跃动着新一年的曙光。2022,我们将继续践行“四力”,用新闻为时代写下精彩注脚,迎接党的二十大的召开;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精致城市·幸福威海”注入不竭动力;通过满满的正能量,温暖、照亮身边的每个角落。

追逐梦想,我们笃行不怠;叩问初心,我们任重道远。

2022,一起向未来!

监制:丁秀玲

统筹:曲 唐

编辑:杨春瑞

版式:鞠金玲

审读:周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