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于某知名教授,倡议我们销毁核武器取信于美国和国有资产流失事件,以及某老师公然歪曲历史,我急切的推荐这部电影,提醒我们时刻保持警惕。1973年这部电影因未过审,1974年谢铁骊又执导重拍,1975年,周恩来、朱德、叶剑英、李先念、邓颖超先后观看,并给予高度评价。但文化部和江青仍在改动100多个镜头后不满意,最后贺龙元帅女儿与谢铁骊联名给毛主席写了一封申诉信,毛主席做出批示后,邓小平亲自主持政治局审看,电影才获准公映。可以说这部电影触动了太多人的神经,而这也是它最大的看点。

解放前,小海霞出生在同心岛,父亲李八十四是个渔民,起早贪黑给渔霸干活却无法养活小海霞。只得含泪把她丢入大海,幸亏刘大伯及时阻止,海霞才捡回一条命。然而渔行老板陈占鳌心狠手辣贪得无厌,凭着祖上传下的一杆灌了水银的称,与账房先生尤二狗一起,狼狈为奸巧取豪夺,残酷盘剥压榨渔民。收鱼时100斤变84斤,卖粮食时,84斤变100斤,渔民们苦不堪言。
刘大伯和李八十四忍无可忍,不仅带头揭穿了他的伎俩,还带领群情激愤的渔民们抗争,陈占鳌只得向渔民屈服。可谁也没有想到,怀恨在心的陈占鳌竟然在出海时勾结海匪打死了李八十四和刘大伯。偷跑回来的双和叔告诉完母女俩真相,便逃到了大陆。不久,陈占鳌因担心刘大伯的儿子长大后为他爹报仇,又偷偷放火烧死了母子俩。至此黑心的陈占鳌仍未罢休,又派尤二狗强行收回了海霞他爹当年做工换来的渔船。就这样饥寒交迫的母女俩连唯一的家——渔船也没了。
孤苦无依的母女俩被迫搬进山上的一间破屋子,海霞母亲一气之下死于一场大病,自此这个命运多舛的女孩又开始与爷爷相依为命。
时间来到1949年秋天,败退到海岛的国民党兵又把海岛搅了个鸡犬不宁,爷爷被抓走修工事,小海霞则在遭受毒打后逃进了树丛中,自此与漫漫长夜相伴。但解放军的追击部队很快也攻进了海岛,此时小海霞并不知道解放军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回到家里后,饿急的小海霞顾不上收拾一地狼藉,就捡起地上的苦菜准备做饭。解放军见家里有人了,才征得海霞同意进入院子,原本大家是想在这休息,借海霞家的锅煮饭,可发现锅里正煮着苦菜,指导员便跟小海霞商量,战士们吃她的饭,一会她再吃战士们的饭。就这样战士们一人一碗,把苦菜盛了个干干净净。
这苦菜又涩又难吃,只有穷人才会吃,指导员这样做,就是要战士们不要忘记大家都是穷苦人出身,革命的目的就是要穷苦人翻身解放,不要再受旧社会的苦。得知解放军是这样的队伍,小海霞接过指导员递来的米饭,顿时双眼噙泪,因为在那个暗无天日的年代,从没有人在意过他们的死活。
转眼,解放军观潮山上的残敌开始了围剿,战斗异常激烈,枪炮声不绝于耳。小海霞却在家烧了两桶开水,并冒着炮火挑到了山上,在小海霞心中,这是她唯一能指望的人。
但方指导员见状,不仅救下了差点被炮弹炸到的小海霞,还立刻把她撵下了山。不料小海霞还没走到山下,战士们就发起了冲锋。海岛解放后,当年逃走参加革命的双和叔被派回来当了乡长,领导大家开展反霸斗争,有仇的报仇,有冤的伸冤。小海霞则泣不成声,揭露控诉了陈占鳌的累累血债,在大家不忘阶级苦的声讨下,助纣为虐的尤二狗诚惶诚恐,揭露了陈占鳌私藏的枪支、搜刮的钱财珠宝,由此被免除了清算。海霞虽提醒双和叔尤二狗也是罪大恶极,但双和叔却以揭发有功,对其宽大处理。
其后,在方指导员的帮助下,小海霞不仅知道了共产党和解放军是穷苦人的队伍,是为了穷苦人,还学起了文化。然而就在她对未来充满憧憬时,海匪却劫走了陈占鳌。几年后,海霞成了一名民兵排长,由于当时国民党残匪不断袭扰大陆,朝鲜半岛又有美帝国主义的霸凌,国内也隐藏着不少国民党特务,以及妄图反攻倒算的地主和不甘心失败的资产阶级,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军民一心同仇敌忾,粉碎一切敌人和反动势力。因此转业来的方指导员不仅带领大家组建了男民兵,还组建了女民兵。
但带好这支队伍却并不容易,有男尊女卑思想根深蒂固反对妻子当民兵的阿洪;也有看不惯女孩子一天在外面疯疯癫癫,不让玉秀参加民兵的大成婶儿;还有受不了苦我行我素的彩珠;针对阿洪,海霞告诉他,男民兵一出海几个月,海匪和敌人来了海岛怎么办?针对大成婶儿,海霞提醒他,陈占鳌当年逼债,差点逼死大成叔,最后大成叔还是死在了国民党的枪炮下,这些仇恨不能忘;针对彩珠娇气、任性,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无组织无纪律,海霞又耐心开导帮扶,鼓励她不要辜负毛主席的信任,一定要握紧枪杆子,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幸福。就这样,阿洪不再反对,大成婶儿也变成了支持,彩珠更是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其后她们一边搞生产,一边搞训练,日子从没有像现在这样让人热情洋溢,充满希望。在海霞不忘保持警惕,严格训练之下,女民兵在打靶考核中取得了比男民兵还优异的成绩,海霞更是弹无虚发,枪枪命中空中的气球,赢得一片掌声。一段时间之后,男民兵在锣鼓喧天中出海。这天岛上来了一个残疾人,介绍信上说他叫刘阿泰,前来寻找失散35年的妹妹,他妹妹是6岁时,家人迫于生计卖到这做童养媳的。根据他的描述,大成婶很像他妹妹,正巧碰见这一幕的海霞,便接过东西将其带往大成婶家。途中得知阿泰打小是渔民,腿是前几年被国民党炸断的,现在靠理发为生。其后兄妹俩相认,刘阿泰住了下来。
由于海岛是海防前线,俩人已失散35年,许多事情大成婶儿已经忘记,谨慎起见,海霞提醒双和叔按照介绍信的地址写封信核实一下刘阿泰的身份。说完这事,又与双和叔商量民兵训练的事,不成想双和叔以生产繁忙,眼下天下太平为由推三阻四。海霞急眼后他又搬着地图说海岛前面还有两个岛掩护,即便敌人真来了,那也是解放军的事,现在当务之急是要把海岛变成鱼米之乡。
海霞刚一反驳他不能放松警惕,他竟气得甩手而去。没有办法,海霞只好利用夜间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展开阻击敌人登岛的训练。然而在通过一处岩板时,岩板突然侧翻,致使阿洪嫂跌下受伤。天天走的路,昨夜岩板却突然侧翻,海霞怀疑有人搞破坏,便来找双和叔,不料双和叔不仅不听解释,还向上级汇报说是因为海霞不听劝阻,非要搞夜间训练才造成的事故,并一怒之下把海霞的民兵排长撸了。很快海岛上便谣言四起,说要撤了民兵排,以后也不再站岗值哨。得知流言都是起于开小卖部的尤二狗,海霞敏锐的意识到,事情绝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果然等她查找刘阿泰家乡的回信时,发现没有回信,一问才知道,信写好后放在了小卖部,于是她安排工作人员赶紧又写了一封信。
次日,方书记来到海岛特意查看那块岩板,海霞爷爷则告诉他,刘阿泰不像打鱼的,因为渔民长期不穿鞋又要在船上站稳,所以脚趾都是分开的,但刘阿泰却是并拢的。还说刘阿泰来的当天晚上,就给尤二狗理了发。海霞赶到后又告诉他说,岩板之所以会侧翻,是因为有人抽掉了下面的石头。不止如此,海霞还查到邮局没有那封信发出的纪录,这说明尤二狗是有意扣押。
种种迹象表明,石板事件是有人蓄意破坏,针对两个人疑点重重,最近海面上敌人又猖獗,但我们一些同志却忘记了斗争复杂性的情况,老方召开了一次党支部会议,并让双和拿出了他的枪,没想到他的枪已经生锈。当时老方就批评了双和,他说敌人正在磨刀霍霍,你却刀枪入库,这很危险,更重要的,是枪上的锈好擦,思想上的锈可不容易擦。
为了让大家深刻的认识到敌人不会甘心覆灭,他又让海霞读了一段毛主席的话,“帝国主义者和国内反动派,绝不甘心于他们的失败,他们还要做最后的挣扎。在全国平定以后,他们也还会以各种方式从事破坏和捣乱,他们将每日每时企图在中国复辟,这是必然的,毫无疑义的,我们务必不要松懈警惕性。”至此双和追悔莫及,在双和叔认识到错误后,海霞又带领女民兵投入到了生产中。在海霞看来,搞生产,让大家生活富足没错,但绝不能因此放松警惕。
鉴于当时的国内外形势,同心乡扩大了民兵组织,海霞出任第二连连长。只是一上任,就遇到了一件难事,上年纪的旺发大爷死活不肯交出枪。原来这些苦水中泡大的人,曾经也反抗过,但枪在国民党反动派手里,每次反抗除了血和泪,日子过得更苦。现在日子好了,民兵手里有了枪,任何敌人来了他们都能战斗,所以曾经受尽盘剥压榨的旺发爷爷,不愿丢下枪,还好年青一代踊跃报名参加民兵,保家卫国热情高涨,旺发大爷才放心交枪。
不久,海霞得知刘阿泰到东山岛修推子晚上没回,便急忙前往调查,想不到抄近路时竟在一片偏僻难走的密林中遇到了刘阿泰。刘阿泰腿脚不好,却走这种路,遇到海霞又神色紧张,海霞更加怀疑他了。果不其然,海霞向区里报告时,区里也说我军刚刚侦测到了那一带有神秘电台讯号,还说一个星期前还发现过一次。
海霞翻看民兵的查岗记录,查到哪一天刘阿泰到东山岛买过剃刀,怀疑发报机藏在他的断腿里,我民兵对其展开了严密监视。这天刘阿泰拿了一个空酒瓶到尤二狗的小卖部换酒,刘阿泰前脚离开,尤二狗就躲进了里屋。但海霞紧跟而来,一举擒了个人赃俱获,原来瓶塞是一张纸条,上面写明今晚11时行动。铁证如山,尤二狗只得交代,刘阿泰就是当年的海匪黑风,腿是当年劫陈占鳌时被打断的,这次行动是伙同陈占鳌反攻,到时他的任务是放火烧渔业仓库,给海上的敌人发信号。
岩板下的石头,也是他抽掉的。恰逢此时,方书记接到一个电话,说海面上发现敌人。为了将计就计,方书记要求海霞11点前不要动刘阿泰,让他完成发报,同时让民兵进入戒备。
转眼,大成婶确定刘阿泰电报已发完,立刻开门为号,帮民兵擒获了刘阿泰,并搜出了断肢中的发报机。时间来到夜里,我民兵和解放军进入阵地严阵以待。两艘敌舰出现后,我方立刻放了几堆火,敌人误以为尤二狗得手,立即派皮划艇登陆。
陈占鳌怎么也没有想到,我解放军早已布下天罗地网,结果他们一一上岸就遭到了迎头痛击。另一边我数门重炮也开始轰击海上的敌舰船,就这样我解放军和民兵们一波疾风骤雨般的雷霆炮火,敌舰落荒而逃。陈占鳌率领的残敌死的死伤的伤,连同陈占鳌在内全部被歼灭。次日,我军民锣鼓喧天庆祝胜利,这时刘阿泰编造的老家也给他们回了信,果然那边没有刘阿泰这个人。吸取这次教训后,海岛加强了民兵训练。
电影《海霞》改编自小说《海岛女民兵》,由谢铁骊执导,于1975年上映,主人公原型是浙江省洞头县的民兵英雄汪月霞。汪月霞童年满是辛酸,直到家乡解放参加民兵,日子才好起来。电影故事很朴实,却传递出了极其深刻的道理,地主、资产阶级、反动派他们不会甘心失败,会以各种形式进行渗透、反击,我们不能因为过了几天好日子,就忘记了过去受过的苦,更不能因为我们不是军人,就漠不关心国家的安危,丧失对敌人的警惕。毛主席说,在拿枪的敌人被消灭以后,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他们必然地要和我们作拼死的斗争。事实证明,隐蔽的敌人确实存在,而且妄图以各种手段蛊惑人心,企图窃取革命的胜利果实。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在我们感恩先辈们无私奉献的同时,也应提高警惕,捍卫共同富裕的革命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