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赖氨酸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赖氨酸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赖氨酸是一种白色或近白色自由流动的结晶性粉末,是人体新陈代谢的必需氨基酸之一,能促进人体发育,增强免疫功能,改善中枢神经组织功能。人体不能合成L-赖氨酸,必须从食物中吸收,人体只有补充足够的L-赖氨酸才能提高食物蛋白质的吸收和利用,达到营养均衡,促进生长发育。工业生产的L-赖氨酸多为饲料级赖氨酸、白色或淡黄色颗粒,L-赖氨酸盐酸盐和L-赖氨酸硫酸盐两种形式,常用作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医药。

一、生产设备及工艺技术特点

赖氨酸生产废水处理技术

(01) 生产工厂简介

年产4万吨赖氨酸装置的配套设计包括:在预处理车间、电厂、发酵车间、提取车间、废水处理车间等年加工玉米12万吨。其中,废水处理车间包括稀废水处理车间和厚废水处理车间。

(2)工艺的技术特点

以玉米为原料,采用双酶法糖、膜过滤、彩色Cossy越野滑雪道等一系列先进工艺和生产设备,生产高品质赖氨酸产品和高附加值饲料产品。综合利用生产中产生的废水,实现生产过程中废水的零排放。

(3)关键生产工艺及其处理

(1) 玉米浸泡

其目的是破坏和削弱玉米谷物组分之间的联系,分散胚乳细胞中的蛋白质网络,并分离淀粉和非淀粉部分。同时溶解玉米籽粒中的可溶性物质,抑制玉米中微生物的有害活性,防止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腐败,降低玉米籽粒的机械强度,便于分离。玉米和水按1:3的比例泵入浸泡槽,浸泡一般采用半连续过程。浸泡温度控制在48~52°C,浸泡硫酸盐浓度控制在0.25~0.30%,浸泡时间为48~72h。废水每天产生约200m,稀释的玉米糖浆约170m。稀释后的废水被输送到环境处理厂进行厌氧和耗氧处理,最后输送到市政污水处理厂。玉米糖浆经过浓缩、干燥处理,提高副产物收率。

(2) 膜过滤

膜分离过程的本质是材料在膜中通过或被截获的过程,类似于筛选过程,并且根据膜的孔径大小实现材料分离的目的。高压泵产生高压,通过不同孔径的膜管(0.1um,0.2um)拦截大分子颗粒,并通过膜将小分子颗粒分离溶液中的物质。发酵液拦截器每天生产约300米,主要用于生产赖氨酸高蛋白饲料或生产六种半赖氨酸硫酸盐。稀释废水是在陶瓷薄膜的清洗过程中产生的,每天约400m,这部分废水被输送到废水环境处理车间进行处理。

(3)程科西转身

离子交换系统,赖氨酸离子吸附,赖氨酸离子被Cossys专用树脂彩色吸收,同时与其他杂质分离,吸附分离废水和杂质排放塔。吸附饱和柱再进入洗脱回填区,通过回填除去液压出柱内的废水和杂质,提高洗脱液的纯度,除去柱后继续进入洗脱区,再用一定浓度的氨水消除酸度, 赖氨酸离子从树脂中洗脱出来,树脂已经再生。再生柱在稀硫酸转化后进入再生区后,在吸附区实现了最佳吸附能力,离子交换柱在固定端的不同区域,从而使离子交换柱能够进行不同的反应过程。每天在约700米处产生高氨氮废水,将其输送到厚厚的废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二、废水处理设备

稀废水处理装置,主要处理赖氨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稀薄废水,日处理能力5000-6000m。该装置以氨基酸生产区各支流的废水为原料,将含有高氨氮的废水集中储存,经吹离处理后释放水中游离氨氮,达到废水中氨氮的去除效果,进而对厌氧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其他废水通过预处理除去水中的固体、漂浮物,达到水质平衡,调节水质值、水温,再通过厌氧发酵,厌氧反应器水中COD去除率应大于80,日产生的沼气量约为4万立方米(标准煤约40吨),沼气可用于溴化锂制冷, 锅炉和食堂等机组,多余的气体进入燃烧器燃烧。经过厌氧处理后,废水输送到耗氧系统进行进一步处理,最后废水通过污泥压榨机过滤,污泥压榨后用作肥料,压榨后废水输送到市政污水处理厂。厚废水处理设备,以色Cossey场外废水为原料,采用浓缩、结晶、离心等一系列工艺工艺和生产设备,生产硫酸铵产品。部分硫酸铵成品材料,精细过滤器用于赖氨酸发酵用途,剩余部分对外销售。联系污水宝藏或查看

从玉米种植到工业生产,供应赖氨酸产品

市场需求旺盛,废料加工成肥料后返还农田。产品的生产过程形成一个闭环。此外,各种废弃物的处理、再利用、保存和产业链"熔化"起来,再叠加成一个环,在生产中初步形成了"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随着资源问题的逐渐出现,赖氨酸产品生产企业必须将企业发展与"循环经济"相结合,加大环保投入,完善管理,努力从源头上减少和控制污染,并对生产废、废水及余热、废气等进行综合利用或循环利用,实现原材料的生产"吃干榨", 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赖氨酸生产废水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