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动化大潮汹涌而至时,变化,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不变的主题。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大众汽车以“all in”的姿态,全方位拥抱电动化时代的到来。大众集团CEO赫伯特·迪斯也被认为是继马斯克之后,对电动化认识最为深刻的车企掌舵者。在过去这一年的时间里,大众集团为了加速电动化转型,做了非常多的努力和尝试,效果也显而易见。
从销量表现来看,大众汽车ID.家族11月共计交付新车14167台,环比10月增长11.2%,连续3个月销量破万,呈不断上涨的趋势。

“我们在今年推出了ID.3、 ID.4以及ID.6车型,并已大幅提高了明年的销售预期。”近日,迪斯在参加了与世界各地CEO沟通的全球首席执行官委员会对话后发微博称,“今年我们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关键利润将会进一步驱动我们向NEW AUTO转型。与此同时,我们需要结合中国速度与本土技术平台的优势,在NEW AUTO的新格局下,保持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力。”
今年7月发布的2030 NEW AUTO战略是大众汽车集团未来发展的指导标杆,以NEW AUTO战略为基础,大众将举集团之力加速转型成为软件驱动型移动出行服务提供者。
按照战略部署,集团将整合旗下各品牌优势资源、规模化平台技术和新型移动出行服务,充分发挥集团内部协同效应,创造经常性收益与未来利润来源。其中,在2025年前,将专项拨款730亿欧元用于投资未来技术,占总投资的50%。
从这个意义上说,大众已经不再是原来我们所认知的大众,这个在电动化道路上狂奔突进的“大象”,再次让人感受到其势不可挡的威力所在。
在诸多电动化产品的背后,是大众集团在供应链、生产制造等领域做了很多的规划和布局,旨在推动全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
电动化产品离不开电池技术。今年3月15日,大众集团在其首个“Power Day”活动上,展示了针对未来10年的电池及充电技术路线。该路线旨在显著降低电池的生产工艺复杂性并大幅削减成本,从而使电动汽车更具吸引力且经济实惠。其目标是,从2023年起,通过全新标准电芯大幅降低电池成本。同时确保2025年后的电池供应。此外,大众汽车集团正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进大功率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废旧电池回收等问题,也被纳入大众未来十年电池与充电技术路线图中。
“Power Day”后的第二天,大众又发布了面向未来、聚焦平台化战略的规划,并提出将致力于在电动化和全面互联的时代,成为领先的个人出行服务提供商的目标。
目前,大众集团已打造了业内最强大的纯电动平台之一——MEB模块化电驱动平台,并在欧洲、中国和美国投产该平台。明年,大众集团将在全球共推出27款基于MEB平台打造的车型,并推出首批基于PPE高端电动平台打造的车型。
与MEB平台相比,PPE平台在加速性能、续航里程和充电时间方面都有更大提升。此外,大众集团还计划在2025年前后开始研发SSP可扩展化系统平台,这将是一个集纯电动、全面互联和高度可扩展性于一身的全新汽车平台,该平台将适用于集团旗下所有品牌和所有级别的车型。
7月13日,大众汽车集团与国轩高科进一步深化合作伙伴关系,达成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合作旨在推动大众汽车集团零部件公司萨尔茨吉特工厂的电池电芯工业化生产,并开发首个采用标准电芯、用于大众汽车集团常规量产车型的电池应用案例。这两个合作项目,可以说是大众集团电池及充电技术战略的一部分,是“Power Day”战略落地的最好体现。
这也是大众集团发布“2030 NEW AUTO”战略的初衷。正如迪斯所说:“我们的战略目标是成为全球纯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导者,我们正朝着这一目标迈进。于软件技术的发展,汽车行业下一个根本变化是向更安全、更智能、最终实现自动驾驶的车辆产品演进。对大众汽车集团来说,这意味技术研发、转型加速与规模化发展将前所未有的重要。”
今年9月,大众中国位于安徽合肥的电池系统工厂正式开工建设。该工厂是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全资控股的第一家电池系统工厂,初始年产能可达到15-18万组高压电池系统,将全部用于大众安徽MEB工厂生产的纯电动车型。据悉,大众中国计划于2025年前投资超过1.4亿欧元用于新工厂及配套设施建设,该工厂将于2023年下半年投产。
与新造车企业不同的是,大众集团在全球的年销量近千万辆,因此做任何决策,都必须提前进行产业链的布局,而不是“走一步、看一步”。毕竟,汽车的产业链非常长,比的不是一时一车,而是全盘、长期战略。
毫无疑问,电动化转型的初衷就是脱碳,还地球一片蓝天,让人类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因此,汽车产业的电动化转型,只有真正落地到全产业链的方方面面,才没有背离这个初衷。
大众集团在发布“2030 NEW AUTO”战略时就公开表示,“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碳中和”是其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30年,大众集团将按照《巴黎协定》的承诺,将每辆汽车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碳足迹与2018年相比减少30%。同时,纯电动车型的份额预计将上升到50%。到2040年,大众集团在全球主要市场的所有新售车辆将接近零排放。最迟到2050年,大众集团将实现碳中和。
这个目标,比中国提出的“2060碳中和”提前了10年。
“在未来数十年里,气候变化将会成为人类面临的最大挑战。无节制地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正在加剧气候恶化。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情况的严重性,并希望能够对此采取行动。”迪斯在今年的慕尼黑车展上表示,我们坚信人类能够停止因自身行为引起的气候变化,实现《巴黎协定》中1.5摄氏度的温控目标。“加速大众汽车集团全业务领域的减碳进程,我们责无旁贷。”
我想,这是全球销量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担当和责任的体现,同时也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那就是——不要低估大象转身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