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消息接收可以使用消息监听器的方式替代模版方法,但是在发送的时候是无法替代的,在Spring中必须要使用JmsTemplate提供的方法来进行发送操作,可见JmsTemplate类的重要性,那么我们对于Spring整合消息服务的分析就从JmsTemplate开始。
查看JmsTemplate的类型层级结构图发现实现了InitializingBean接口,接口方法实现是在JmsAccessor类中。发现函数中只是一个验证的功能,并没有逻辑实现。
在Spring中发送消息可以通过JmsTemplate中提供的方法来实现。
现在的风格不得不让我们回想起JdbcTemplate的类实现风格,极为相似,都是提取一个公共的方法作为最底层、最通用的功能实现,然后又通过回调函数的不同来区分个性化的功能。我们首先查看通用代码的抽取实现。
在execute中封装了Connection以及Session的创建操作
为了发送一条消息需要做很多工作,需要很多的辅助代码,而这些代码又都是千篇一律的,没有任何的差异,所以execute方法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抽离这些冗余代码使我们更加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从函数中看,这些冗余代码包括创建Connection、创建Session、当然也包括关闭Session和关闭Connection。而在准备工作结束后,调用回调函数将程序引入用户自定义实现的个性化处理。
有了基类辅助实现,使Spring更加专注于个性的处理,也就是说Spring使用execute方法中封装了冗余代码,而将个性化的代码实现放在了回调函数doInJms函数中。在发送消息的功能中回调函数通过局部类实现。
在发送消息遵循着消息发送的规则,比如根据Destination创建MessageProducer、创建Message,并使用MessageProducer实例来发送消息。
我们通常使用jmsTemplate.receive(destination)来接收简单的消息,那么这个功能Spring是如何封装的呢?
实现的套路与发送差不多,同样还是使用execute函数来封装冗余的公共操作,而最终的目标还是通过consumer.receive()来接收消息,其中的过程就是对于MessageConsumer的创建以及一些辅助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