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作者:南方周末

若干年后,也许你早已经忘记了《绯闻女孩》的狗血剧情和复杂关系,但听到“XOXO, Gossip Girl”的画外音时,还是会忍不住虎躯一震。

纽约上东区作天作地、作生作死的富二代们,又回来了。

最近,新版《绯闻女孩》华丽回归。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距离老版《绯闻女孩》完结,已过去了9年。打着情怀牌推出的新版收视率创下新高,但恶评如潮,遭到了中外观众的共同抵制,豆瓣评分是3.9分。

新《绯闻女孩》的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其实,在新《绯闻女孩》释出预告片时,就已经被吐槽过一轮。

对于青春偶像剧而言,颜值是第一生产力,俊男靓女含量的高与低,直接决定了观众的留与弃。

在这一点上,老《绯闻女孩》深谙观众心理。第一集前10分钟就是一场颜值盛宴:消失一年的女神S返回学校,出现在公主B的聚会上。短短几分钟,王子N、花花公子C纷纷登场。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由于帅哥美女太多,一时让人有些目不暇接。他们傲娇的做派、逼人的贵气,使其自然而然成为人群焦点,也立住了曼哈顿富二代的角色。

而新《绯闻女孩》的几位主角,虽然看起来也比较有个性,但无论是演上东区的old money还是new money都毫无信服力。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剧组挑演员时,似乎颜值气质、角色匹配度不是第一要点,而是把族群、国别摆在了首位。

于是8人主角团,分别囊括了拉丁裔、非裔、阿拉伯裔、亚裔成员。一眼看过去,不像是名媛绅士,而像是ins网红模特。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从选定演员的那一刻起,新《绯闻女孩》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也难怪有网友吐槽说,“这不是纽约上东区,而是布鲁克林。看不出来谁是主演,似乎主角还没来的感觉。”

接着往下看,新老版《绯闻女孩》在剧情合理度上也相距甚远。

老《绯闻女孩》以两女三男的感情变化为主要线索。

女王风格的S和甜心风格的B是一对多年好友,但一直存在隐性的竞争关系。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N是B的青梅竹马,本应共同完成“成人式”。但N对B心生倦怠,反而被S吸引。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于是,一场“你爱他,他爱她”的大戏慢慢铺展开来。由于大家的道德底线并不高,所以剧中任意两都可以随机组成CP。校园和家庭的局势多变,因此他们也亦敌亦友地谋爱或谋生。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新版《绯闻女孩》,不仅全面复制了老版里剪不断、理还乱的男女关系,还加入了让人匪夷所思的师生矛盾。

第一条感情主线是:同母异父的姐妹俩和同一个男人之间的纠葛。姐姐,富二代+ins博主,热衷于:买买买、拍拍拍、晒晒晒。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她的男友同样是富二代,热爱环保、公益与慈善,且越来越觉得她难以理解。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妹妹,水牛城搬来的“穷杉菜”,因赢得奖学金而入学。和杉菜式女主角一样,她人穷志不穷,敢做敢担当,既纯良又热爱公益。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这不巧了嘛!妹妹和姐姐男友之间,必有暧昧线。姐姐起初很照顾妹妹,但耐不住好友挑拨和男友冷落,后期可能会走向姐妹反目。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第二条感情主线是:白富美、前任男友、现任男友之间的纠葛。

白富美的长相和性格和前辈B有几分相似,都是骄矜公主类型。她的现任(目前)比较专情地当忠犬男友,前任是性伴侣众多的花花公子。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但白富美吃着碗里的,望着锅里的。一边和现任亲热,一边想着前任的风流韵事。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更狗血的是:前任是双性恋,他不仅对白富美仍有兴趣,还对她的现任有些心动。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虽然在狗血程度上屡屡刷新观众认知,但新《绯闻女孩》的主要矛盾竟然不是抢男友抢女友,而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较量。

源头很简单,年轻老师不慎把咖啡泼到主角身上,立刻被富二代们羞辱一番。而气急败坏的老师联合其他同事,想到了锦囊妙计。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老师团重启了“绯闻女孩”的社交账号,随时追踪富二代们的动态,并添油加醋、诽谤造谣、再发布到账号上供其他学生吃瓜。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绯闻女孩”账号衔接了老版剧情,其作用有点像今时今日的“吃瓜bot”或“新天地的名流贵妇”,专供广大群众窥视桃色新闻。

你敢信,一群闲着没事干的老师,居然就这样拉开了敌明我暗的战争?

你敢信,夜不归宿的男老师,居然蹲守在学生家门口偷拍他们换衣服?

你敢信,老师竟偷看学生档案,再把谁爸和谁妈睡过的消息公之于众?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毋庸置疑,这些都是新《绯闻女孩》中第一集的剧情。

它直接把同龄人之间的感情战争推而广之,“升华”为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舆论战争。

老版中,“绯闻女孩”账号存在的意义是替代画外音叙事功能,它时而开上帝视角时而辛辣点评,以局外人的姿态俯瞰男欢女爱。

而新版中,“绯闻女孩”账号则直接介入叙事,成为老师们拿捏在手中的工具,堂而皇之地向学生泼脏水。

时至今日,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就算新《绯闻女孩》能依葫芦画瓢,成功复制老《绯闻女孩》的所有配方与配料,那么它能创造昔日席卷全球的gossip girl浪潮吗?

答案是否定的,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老《绯闻女孩》的走红得益于天时地利,而它根本没有重启的必要。

老《绯闻女孩》向全球观众展现了灯红酒绿、奢侈骄纵的上流社会想象,也为年轻女孩们兜售美好的幻想。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华服、洋酒、舞会、晚宴……这些令人心动的物欲元素堆砌在一起,共同创造了老《绯闻女孩》的神话。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对于追剧者而言,观看老《绯闻女孩》实为消费社会中的视觉消费,资产余裕的观众跟着剧中的带货女王们一起购物,网罗剧中的潮流穿搭;囊中羞涩的观众看着时尚杂志上的盘点,模糊地期待着能支付幻梦的未来。

3.9分,但对它来说还是高了

9年之后,互联网+时代拉近了我们和消费文化间的距离。剧中用社交平台追踪风云人物的动态已不再是时髦的行为,现在人人都可以借助便捷的网络关注名流巨贾。

而那些蒙上金色滤镜的消费品,也不再遥远,失去了陌生化的光环。它们直观地放在各种网站或他人的动态中,供人用目光把玩。

换言之,视觉消费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不用再靠单一的《绯闻女孩》来获得此种消费想象。

《绯闻女孩》对大众的吸引力在持续下降暗示着:一个时代已经过去,让经典留在回忆中吧,我们不必再回头了。

骆白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