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路
明治六年政变与反政府士族的集结
关于明治六年政变的具体过程此处不做赘述。简单来说,就是组织岩仓使节团的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等留洋派和西乡隆盛,板垣退助,江藤新平等留守派之间的权力斗争。
结果就是大久保、木户等人取胜,西乡、板垣、江藤等留守派被驱逐出政府。跟着他们被驱逐出政府的,还有奉西乡为盟主的萨摩尊攘派军人,以及明治政府内土佐,佐贺出身的士人。《最后的武士》里森次勝元辞职跑路的段子,就是在捏他这次事件。
当然,这些人不仅都是老革命,更是各自藩里的带头大哥。当然不可能如森次勝元一样,跑到深山老林里搞桃花源。何况就算他们想,他们的小弟也不一定会答应。
所以这帮人下野之后,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跑回各地的老窝,串联当地士族打算搞事。
不过排挤了留守派之后,大权独揽的大久保和木户也不是吃素的。
特别是大久保利通,是日本极其罕见的黎塞留式的人物。不仅权力欲极强,意志坚定,而且坚信自己所追求的就是绝对正义,为了达成这个绝对正义可以不择手段。
自西乡、江藤、板垣下野一开始,大久保就打定主意要趁此机会,肃清不满士族,扫除一切可能威胁到明治政府的存在。
在当时,对明治政府构成潜在威胁的势力主要有如下几个。
首先是以西乡隆盛为首的萨摩尊攘派士族。核心人物除了西乡隆盛以外,还有篠原国幹、桐野利秋、村田新八等四十多名跟着西乡一起辞职下野的四十多名近卫军将校。
这些人以西乡组建的私学校为据点,联结鹿儿岛知事大山綱良,基本上实现了对鹿儿岛县的完全控制。无论是军事实力还是政治影响力,都居各路反贼之首。被各路反明治政府的势力视为当然的盟主。

西乡隆盛反对明治政府割韭菜
其次是佐贺士族。在各藩站队互相撕逼的幕末乱局中,佐贺藩属于到最后关头才站队的锁国藩。不过佐贺虽然是死宅,但是属于技术宅。由于其有着靠近长崎的地利,所以比各藩更容易接触到西学。
在引进西学搞洋务这方面,佐贺藩可谓雄踞各藩之首。其实力完全不逊于长州、萨摩两藩。所以佐贺虽然最后关头才站队,但却分到了很大一块蛋糕,与长州、萨摩、土佐共治天下。
但和鹿儿岛比,佐贺的比较尴尬的是,士族们虽然都反对明治政府,但却分成以江藤新平为首的征韩党和奉岛义勇为盟主的忧国党。而在忧国党看来,江藤新平本来就是可恶的明治政府一份子,仅仅因为政治斗争失败,才跑回老家招兵买马。所以完全不信任他。二者之间的分歧,一直到佐贺士族被明治政府镇压也未能弥合。
还有就是以板垣退助为首的土佐士族。由于板垣退助要走议会路线,中途又一度被明治政府招安,所以土佐士族实际上缺席了整场士族之乱。
板垣退助首鼠两端
除了这几个大势力,还有一些小势力。比如前面提到的以前参议前原一诚为首的长州尊攘派,武部小四郎、越智彦四郎为首的福冈尊攘派,加贺藩也就是现在石川县的岛田一郎等等。这些势力虽然都有心反对明治政府,但是无论是实力还是政治影响力都不够,所以都在观望风向,等待下注的时机。
佐贺之乱
面对这些反政府势力,大久保利通决定先发制人。
鹿儿岛的西乡他一时半会还不敢动,板垣又是一个怂货,至于长州的松阴门下和福冈的高场塾生实力太弱,不入他大久保卿的法眼。所以就拿看上去实力强大,但内部矛盾重重的佐贺士族开刀。
江藤新平明治7年一月十三日登船返回长崎的当天,大久保利通就开始运作讨伐佐贺。
二月初二才江藤新平才到长崎,还没到佐贺,大久保就命令熊本镇台司令谷干城镇压佐贺士族,并于于二月初五发布了正式的讨伐佐贺追讨令。拉开了佐贺战争的序幕。
整个战争过程,网上都有,这里不再赘述,只提其中有意思的几个事件。
一是忧国党人的盟主岛义勇。本来佐贺之乱不管他事。他是被奉了太政大臣三条实美之命,去佐贺安抚不满士族的。但没想到大久保利通想把佐贺士族一锅端,派搅屎棍岩村高俊,就是之前逼反昌岗反的那哥们去佐贺当县令。
岛义勇刚好和岩村同船,一路上看到岩村肆意欺辱佐贺士人。岛作为佐贺士族,一是气不过去,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发现大久保要对佐贺士族动手。所以他本来是去安抚佐贺士族,但下船就跳反,莫名其妙当了忧国党的盟主。事后他被大久保利通斩首示众,连大久保的老主公岛津久光说情都没能救他。
另一件事是,当时以武部、越智为首的福冈尊攘派士族也想趁机呼应佐贺士族起事。但大久保利通估计也猜到福冈士族要搞事,所以提前派人去福冈士族里征募讨伐佐贺的兵士。然后为了预防他们阵前倒戈,又特意给他们发放不合规格的弹药。所以武部、越智等人白忙活了一场。
最后是战后处理,除了江藤新平等人被大久保下黑手干掉之外,大概有一万多名佐贺士人被卷入其中,几乎占了佐贺士族总数的八成以上。虽然大部分人都被赦免,真正送命的不过不到两百人。但仅此一役,佐贺士族作为一支反明治政府的力量,基本上是不复存在了。
被大久保利通斩首的元勋江藤新平
欢迎关注文史宴
专业之中最通俗,通俗之中最专业
熟悉历史陌生化,陌生历史普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