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两支劲旅在交战中逃跑,又阻止援军前进,事后皇帝怒斩七十多将领

五代十国是一个藩镇割据、武夫跋扈的乱世,各地军队无不以唯利是图、翻云覆雨著称,毫无军纪可言,这种局面的存在,给各王朝完成统一大业设置了重重障碍。然而在后周世宗时期,这种局面却发生彻底改变,大兵们由军纪败坏而变为军纪严明、战力惊人。这个大转变,还要从他即位当年的高平之战说起。

两支劲旅在交战中逃跑,又阻止援军前进,事后皇帝怒斩七十多将领

周世宗即位后,锐意统一南北

后周显德元年(954年)正月,太祖郭威驾崩,养子郭荣(本名柴荣)继位称帝,是为后周世宗。北汉国主刘崇闻讯大喜,置“礼不伐丧”的规矩于不顾,竟然勾结契丹,共同举兵南下,意图一举灭周。刘崇亲率主力出晋阳经团柏,除留部分士兵围攻潞州外,其余部队则直扑军事重镇泽州。

面对雪片似的告急文书,世宗忧心如焚,最终力排众议,决意御驾亲征。世宗于三月十一日正式启程,十八日便会同其他部队,扎营于泽州城东北的高平。刘崇小胜而骄,加之素来轻视郭威父子,便撇开泽州城不攻,直接跟周军在高平展开厮杀。甫一接触,刘崇便感觉大事不妙,于是下令撤军至巴公原,并且凭险据守。

两支劲旅在交战中逃跑,又阻止援军前进,事后皇帝怒斩七十多将领

后周、北汉对峙形势图

世宗担心刘崇就此逃遁,于是急令前军追击,猛攻巴公原。按照原定部属,大将白重赞、李重进率左军居西,樊爱能、何徽率右军居东,向训、史彦超领精骑居中,世宗亲领禁军督战,意在合力攻击汉军、拿下阵地。两军碰面后,刘崇见周军人数较少,便把辽军主将杨衮晾在一边,只命本方军队出战。

汉军不仅人数占优,而且有地理优势,如今居高临下冲击周军,很让后者吃不消。所以开战后不久,右军主将樊爱能、何徽便逃跑,部下千余人随即向汉军投降。右军阵地失守让周军形势异常危峻,世宗为力挽危局,亲自指挥禁军迎敌(“合战未几,樊爱能、何徽引骑兵先遁,右军溃。步兵千馀人解甲呼万岁,降于北汉。帝见军势危,自引亲兵犯矢石督战。”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九十一·后周纪二》)。

两支劲旅在交战中逃跑,又阻止援军前进,事后皇帝怒斩七十多将领

樊爱能、何徽在战斗中逃跑,置皇帝于险地

周军将士见皇帝冲锋在前,士气立时爆棚,禁军主帅张永德、中级将领赵匡胤各率两千骑兵入阵冲杀,白重赞、李重进亦率部奋击,最终反败为胜、扭转战局,并迫使刘崇率残军远遁,不久便惭愤成疾。同年十一月,刘崇病死在晋阳,此后北汉再无力南下侵周。这场战役,便是历史上极有名的高平之战。

虽然周军获得最终的胜利,但过程却无比惊险,所以世宗在战后总结教训,认为樊爱能、何徽所部在交战中逃跑,且又有阻止后军大将刘词入援的举动,实属罪大恶极。世宗为整肃军纪,准备拿樊爱能、何徽开刀,可考虑到两人是侍卫宿将,一时间却有些犹豫不决,于是便向妹夫张永德征求意见。

两支劲旅在交战中逃跑,又阻止援军前进,事后皇帝怒斩七十多将领

幸好有赵匡胤等人拼死战斗,周军才反败为胜

张永德对二人的逃跑行径恨之入骨,于是对皇帝讲:“樊爱能、何徽本来就没有多少功劳,只因善于钻营、贿赂上司,才爬到如此高的位置,如今在交战中逃跑,就算是把他们杀了,也难以消除罪过。况且陛下正准备统一海内,如果不能做到军纪整肃、赏罚严明,就算是百万健儿,恐怕也不能为国家所用。”世宗听后,微微点头称是。

不久,世宗下令逮捕樊爱能、何徽两部军使以上七十余名将官,然后在大庭广众之下责备他们说:“尔等都是身经数朝的老将,在疆场上效力多年,并非没有战斗力。可今日却在交战中逃跑,几乎置朕于死地,看来尔等的真实用心,正是想把朕当做奇货可居的物件,送给刘崇当做晋身之礼吧!”

两支劲旅在交战中逃跑,又阻止援军前进,事后皇帝怒斩七十多将领

周世宗精选士卒,建立起一支战力超强的禁军

樊爱能、何徽等人闻听此言,顿时便有五雷轰顶的感觉,纷纷跪倒在地辩白乞生。可世宗哪里肯饶过他们,挥挥手示意士兵把他们拖下去,全部斩首示众。皇帝一怒之下将七十余名将官全部处决,令军中震悚不已。事后,世宗大力整肃军纪、精选士卒,建立起一支战力超强的禁军队伍,并提拔赵匡胤等一批有胆识的将领出任禁军指挥。自此之后,周军实力大增,逐渐具备统一天下的实力。

即收爱能、徽及所部军使以上七十馀人,责之曰:“汝曹皆累朝宿将,非不能战;今望风奔遁者,无他,正欲以朕为奇货,卖与刘崇耳!”悉斩之...自是骄将惰卒始知所惧,不行姑息之政矣。引文同上。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