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新生儿的这些现象很常见,不是生病,不要再去医院花冤枉钱了

当宝宝出生开始,各位家长都会格外小心。不过新生宝宝有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很多时候我们可能认为宝宝生病了,其实这些现象很常见,不要再认为宝宝生病了,到医院花冤枉钱,一起来看看吧!

1.四肢屈曲

从出生到满月,新生儿宝宝的四肢总是呈现屈曲蜷缩的状态,上肢呈“W”状,下肢呈“M”状,爸爸妈妈们不要担心,这是健康新生儿宝宝肌张力正常的表现。

新生儿的这些现象很常见,不是生病,不要再去医院花冤枉钱了

随着宝宝月龄的增加,蜷曲的四肢会逐渐伸展,父母不要强行捆绑、拉直孩子的四肢,否则就会影响其骨骼的生长。

2.脱皮

几乎所有新生儿都会出现脱皮现象,这是由新生儿皮肤的角质层发育不完全、皮肤基底膜不发达、表皮层和真皮层的连接不够紧密造成的。

脱皮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随着宝宝的发育会逐渐好转,不用特别保护,我们平时给宝宝洗了澡正常涂抹润肤油或者润肤霜就行了。

新生儿的这些现象很常见,不是生病,不要再去医院花冤枉钱了

3.“马牙”和“螳螂嘴”

新生儿的牙床上通常会长出米粒或绿豆大小、白色的凸起物,看起来像刚刚萌出的小牙,这就是俗称的“马牙”。

如果新生儿出现口腔内两颊部帮助吮吸的脂肪层,这个医学上称为颊脂体过于发达,就会出现两颊向口腔部突出的现象,俗称“螳螂嘴”。

“马牙”和“螳螂嘴”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别处理。

新生儿的这些现象很常见,不是生病,不要再去医院花冤枉钱了

4.斜视

一般情况下,由于新生儿的眼球尚未固定,眼部肌肉调节不良,大部分宝宝会出现暂时性的斜视,有的还会出现“斗鸡眼”。

这种斜视是正常的生理现象,父母不必过分惊慌。如果3个月后孩子仍然斜视,就要及时就医了。

5.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第3天开始出现黄疸,这是由于新生儿肝脏酶系统发育尚未成熟,间接胆红素产生过多,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引起的。

新生儿的这些现象很常见,不是生病,不要再去医院花冤枉钱了

正常的黄疸一般在7~10天后自行消退,父母不必过分忧虑。

如果孩子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过快,持续时间过长,甚至有贫血、体温不正常、不好好吃奶、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等症状,就属于病理性的黄疸,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诊治。

6.排胎便

出生2天内,新生儿排出的大便呈暗绿或者黑褐色,这就是通常说的“胎便”。3~4天,宝宝的大便会慢慢变成黄色,说明胎便已经排尽,孩子的肠道已经畅通了。

7.体重减轻

出生后2~5天,由于母亲的泌乳能力和孩子的吸吮能力都不高,孩子不能吸收足够的水分和营养,会出现体重减轻的现象。1周以后,孩子能正常进食了,体重就不再减轻了。

8.呼吸不规则

初生婴儿的呼吸运动比较浅表,呼吸频率快,每分钟40次左右,而且呼吸一般都不稳定,经常会出现一阵快速的呼吸,继而又变得缓慢,有时还有短暂的呼吸暂停,父母对此不必过分担心。

如果过了1周,孩子的呼吸频率每分钟超过60次,可能是呼吸增快,建议及时到医院就诊。

9.乳房肿大

新生儿的这些现象很常见,不是生病,不要再去医院花冤枉钱了

受母亲体内激素的影响,新生儿不分男女,出生1周内通常会出现乳房肿大现象,有时还会泌乳,这也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治疗,千万不要挤压和按揉孩子的乳房。

10.“假月经”

由于受母亲体内雌性激素的影响,新生女宝宝会在出生后3~7天内出现阴道出血或排出类似白带的白色分泌物的现象,这被称为“假月经”,是新生儿期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

这种现象一般3~4天自然消失,不用特殊处理,只需在大小便后清洗干净宝宝的外阴和臀部就行。

新生儿的这些现象很常见,不是生病,不要再去医院花冤枉钱了

养娃之路任重而道远,新生儿宝宝需要更加小心,尤其是作为新手爸妈,有时候可能会手忙脚乱,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育儿知识,带娃中不断实践了。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有什么疑问和宝贵的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哦!

觉得有用就点赞支持一下吧,我是夏玲,坚持做学习型妈妈,和孩子一起成长。关注我,持续为您分享更多育儿干货内容!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往期精彩内容:

经历了二月闹,逃不过睡眠倒退期,0-12月宝宝哄睡妙招,百试百灵

新生儿囟门护理不当送急诊,囟门护理有门道,妈妈们要这样做

洗澡是宝宝感冒的“头号原因”?秋季洗澡的正确方式一定要掌握

新生儿怕冷还是怕热?教你判断新生儿冷暖,要注意保暖这几个地方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