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秉璋:从传令兵到中将,后被关押了10年,为何死后12年才下葬

他是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人物,他的事迹在航天大院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中国的英雄人物,却受到无妄之灾,含冤去世12年后,才开追悼会,他就是开国中将王秉璋。

王秉璋:从传令兵到中将,后被关押了10年,为何死后12年才下葬

1914年,

王秉璋出

生在河南省安阳

农民家庭,他没能拥有够他上学的资本,上到初中时,家庭的贫困已不再能支撑起他的学习目标。

1930年,15岁的

王秉璋

考入了冯玉祥的西北军无线电学校,进入了军队,他展现了过人的天赋,短短一年时间,他就掌握了射击、开炮等基本技能。次年,中原大战爆发后,王秉璋也参与其中,大战之时,他冲锋在前,浴血奋战,锐不可当,年纪轻轻,就有此胆识,真的令人钦佩。冯玉祥兵败之后,王秉璋所属的通信连被老蒋收编

,然后成为西北军手里季振同的传令兵。

当时他的这支队伍奉命去“围剿”红军,后来王秉璋不满意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所以进行了起义,随后又加入了红五军团,因为王秉璋在起义的过程中表现出色,开始被季振同等重用。后来又被派到红一军团当团长,就这样以自己出色的能力赢得了国家的信任。成立以后的八路军他和杨勇并肩战斗,他是副旅长杨勇是旅长。

王秉璋:从传令兵到中将,后被关押了10年,为何死后12年才下葬

长征中,王秉璋在大名鼎鼎的红2师担任司令部参谋,协助师首长指挥作战,见证了许多诸如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著名的战役战斗。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王秉璋因军事教育经验丰富,被任命为补充团团长,负责训练地方组织起来的七八百名新兵。毛泽东非常重视这项工作,专门召见了王秉璋及团政委江华,指示说:“我们到达陕北只剩下了几千人,现在争取了七八百人参军,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你们一定要搞好团结和教育训练。”1936年1月,王秉璋调任红1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率部开展扩军、筹款等工作。

1937年9月,115师开赴抗日前线,平型关战役展开时,王秉璋正在跟阎锡山联系铁路运输事宜,等到跟阎锡山交涉完成后,王秉璋便跟八路军344旅旅长徐海东同乘最后一列火车赶赴前线。

在赶赴平型关战役的路上,王秉璋和徐海东遇上了山洪,耽误了不少时间,所以两个人就错过了这场战役。

王秉璋到达师部后,正巧碰上国民党的《扫荡报》记者前来采访,林总不想接受采访,就把接待记者的事交给了王秉璋。

记者们为了宣传,请林总、聂帅等人到战斗时的师指挥所位置,拍几张照片,作为上报宣传用,因为王秉璋也在,就一起出现在了这些照片上。

王秉璋:从传令兵到中将,后被关押了10年,为何死后12年才下葬

(图:左边第二位是王秉璋)

因此,后来人们说王秉璋参加过平型关大捷的时候,王秉璋都要出来澄清一下,说自己因为有事耽误了,并没有参加这场战役。

其实,王秉璋即使没有参加平型关大捷,他的一生也有很多的丰功伟绩。

1938年3月2日,林老总到晋绥军驻地开会。当天他穿的是一件日军制式的黄呢子大衣。这件衣服让晋绥军的士兵误以为林老总是日本人,便向其开了一枪,林老总中枪后从马上跌了下来。跟随在后的王秉璋立刻跳下马把他送进医院,林老总这才捡回了性命。林老总由于伤势过重只能去苏联养伤。

1938年3月,当时担任八路军第115师参谋长的周昆,在八路军总部开完后携带6万元军费返回师部。结果在途中,周昆命令身边的警卫员携带3万元军费先行返回师,而自己携带另外3万元军费离奇失踪。在周昆失踪之后,八路军第115师参谋长一职就一直空缺。不过,虽然第115师没有直接任命新的参谋长,但参谋长具体的工作还需要人干。当时,担任第115师作战科科长的王秉璋被任命为了第115师参谋处长,代行参谋长职责。

在整个抗战中,王秉璋都奋战在第一线,1939年,一一五师一部挺近山东,王秉璋被任命为鲁西军区司令员兼教三旅(三四三旅)副旅长,代旅长。

1939年3月,按照中央的要求,由陈光、罗荣桓、王秉璋、黄励、张霖之、赵博、朱则民等七人所组成的鲁西军政委员会正式成立。

1940年秋,采用交通壕近迫作业战术,王秉璋部又取得了大捷,他的指挥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现。次年2月,教导三旅旅长杨勇让他督练新军,王秉璋便在八路军中展开了大刀阔斧地改革,在他的培养下,这只新部队很快发挥出了应有战斗力。

1942年12月,王秉璋调任教四旅旅长兼湖西军分区司令员。此时的湖西根据地在日、伪、顽三股势力的压迫下处境极为艰难,教四旅牺牲了1名团长,有8名营以上干部开了“小差”。敌人在根据地内“三里一碉堡,十里两方城”,大修据点,并驱使群众挖纵横交错的“井”字形封锁沟。王秉璋一到湖西,即将他的那套交通壕近迫作业攻坚战术发挥到了极致。

最典型的战例是1943年7月的“反碉堡战役”,经过周密部署和充分准备,教四旅仅用一个晚上加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夺取了日伪据点130多个,以伤亡100多人的轻微代价,取得歼敌近万人的战果。在湖西的一系列战斗中,交通壕近迫攻坚战术在实战中日臻完善,获得了巨大战果,彻底扭转了湖西的被动局势。

在解放战争时期,王秉璋一直在中原地区任职,但他还差点去东北地区。当时,林总被派到山东任职,走到半路在冀鲁豫军区停留的时候,又突然接到转赴东北的命令。当时,林总想带着王秉璋一同去东北,可是王秉璋因为有作战任务,没能够及时赶回,最后林总只好启程北上。

新中国建立后,王秉璋是我国首位空军将领。1955年,当时担任空军第一副司令员兼参谋长的王秉璋被授予了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后来我国开始搞两弹一星,周总理第一时间推荐他去。

1959年12月下旬,中央军委在广州两次召开"两弹"专题研究会议,都通知时任空军第一副司令员王秉璋参加,刘亚楼要他去搞导弹工作。

回到北京后,王秉璋去找了周总理讨价还价。王秉璋向周总理报告说:"总理,我水平低,不懂导弹啊!"他在周总理面前是一个劲地卖惨。

王秉璋:从传令兵到中将,后被关押了10年,为何死后12年才下葬

周恩来问:"你水平低,那你说,在我们老同志里面谁水平高?谁懂导弹?你推荐一个。"周总理也知道他们有难处,但是现在部队建设正处于发展阶段,谁也没有经验。

王秉璋摇摇头说:"我推荐不了。"

"你推荐不了,那就由你去干吧!"

王秉璋:从传令兵到中将,后被关押了10年,为何死后12年才下葬

听完总理的话,王秉璋也没法再多纠缠周总理,就算再有多少不愿意也只能从命了。他自己也知道,国家国防工业正处在关键期,谁也没有过经验,至少,导弹会飞,自己这个空军干总比陆军干合适。

1960年,在中央的决定下,王秉璋兼任第五研究院副院长,开展研制导弹的工作。王秉璋虽然对导弹研究一窍不通,但他深知导弹对新中国的重要性,因此迎难而上,召集了钱学森、王淦昌、邓稼先等专家,夜以继日地开始研究导弹工作。

之后在他的带领下,第五院又相继研发出了:“两弹结合”的核导弹、“东风三号”、“东风四号”、“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揭开了中国航天史的崭新一页。

王秉璋:从传令兵到中将,后被关押了10年,为何死后12年才下葬

在王秉璋的主持下,新中国的导弹技术从短程导弹发展到了洲际导弹,创下了无数记录,功德无量。

后来他因为林总的关系被拘留审查了10年,出狱之后甚至还失去了军籍。

晚年时光,他的生活倒也清闲舒适,遗憾的是,他的身份依旧敏感,在公开报道中,知情者也都刻意回避。

2005年,王秉璋将军因病去世,生前一直申诉,并对家人立下遗愿:

一定要等到组织上对他做出最终结论,才能将他的遗体下葬……

所以他的遗体被保存起来,结果这一保存就是12年。

王秉璋:从传令兵到中将,后被关押了10年,为何死后12年才下葬

2017年5月31日,开国中将王秉璋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301医院)举行。

悼词中将军的身份仅是——

“原总装备部北京第二干休所老红军、第三党支部党员干部”。

除亲人外,参加悼念活动的其它人员,都是以个人身份参与,没有官方人士出席……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