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张自忠警卫员:阔别家乡88年,乡亲热情招待,家中却仅剩两堆黄土

自九一八事变开始,中国人便踏上了抗日的道路。而战争从来不对任何人怀有仁慈之心。无数先辈的鲜血和生命铸就了我们如今幸福的生活。

战争的残酷毋庸置疑,无数的仇恨、绝望、苍凉、痛苦从战争中逐渐涌现出来,无数的人妻离子散,无数的家庭支离破碎。不论对于士兵还是百姓,战争带来的伤害都是巨大的,不可逆转的。

在那个充满战争的时代,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遗憾,着是独属于那个时代的印记,那些印记,或开心,或痛苦,或悲伤,或绝望,但每一个印记都是独属于那个时代的特色。。

张自忠警卫员:阔别家乡88年,乡亲热情招待,家中却仅剩两堆黄土

作为一个著名的抗日将军,民族英雄,张自忠将军的警卫员曹延明自然也有这属于自己的故事,有着属于自己不可磨灭的遗憾。这是属于时代的创伤,是属于时代给予他的痛苦。

在那个充斥着战争的时代,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他抓住了人生的机遇,被赋予了权利,地位和荣耀;然而,这个时代,也同样给予了他巨大的伤害,不管是在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在他四处征战的过程中,他的亲人,一个一个在等待中离开了他,其中父母的离开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张自忠警卫员:阔别家乡88年,乡亲热情招待,家中却仅剩两堆黄土

被迫无奈从军

曹延明是一个出生在山西省的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

然而,随着曹延明的年龄越来越大,这个贫困的家庭已经承受不住抚养一个孩子的费用。迫于无奈,曹延明的父母只能将曹延明送去了军队来补贴家用。

抗战开始之后,22岁的曹延明加入了国民革命军第29军,参军之后,曹延明跟随部队四处征战,时刻都在上前线的途中待命,他还参加了著名的台儿庄战役,并被编入了第33集团军。

张自忠警卫员:阔别家乡88年,乡亲热情招待,家中却仅剩两堆黄土

在那场激烈的战争中,曹延明的双腿不幸地受伤了,再也不能回到前线去了,与战友们并肩作战。

虽然失去了战斗能力,但曹延明作为一个战士的一颗抗战的心却一直没有熄灭。他的心一直与战友们紧紧相连,一直关心着前线的状况。

虽然失去了双腿,但曹延明却因此因祸得福。担任了张自忠将军的警卫员,并跟随张自忠将军,一起南征北战,见证了我们国家的抗战岁月。

张自忠警卫员:阔别家乡88年,乡亲热情招待,家中却仅剩两堆黄土

参加节目还乡

抗战结束后,曹延明一直有一个愿望,那就是能回一次自己的家乡,找到自己的父母,亲自在他们身边尽孝,没能与父母共度他们的晚年,这是曹延明一生的遗憾。

然而,到曹延明晚年——距离抗战结束已经六十多年了,因为他的腿伤,参军88年间他不仅没有回过山西老家,甚至也没能与家乡的父母取得联系。

这让曹延明感到十分难过。

张自忠警卫员:阔别家乡88年,乡亲热情招待,家中却仅剩两堆黄土

一天偶然间,曹延明留意到一个公益组织,这个组织表示他们愿意无偿帮助那些抗战老兵实现他们回家的愿望。于是,曹延明联系了相关工作人员。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他们成功将曹延明送回了山西丘陵——曹延明的老家。

在工作人员与儿子的陪同下,曹延明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

张自忠警卫员:阔别家乡88年,乡亲热情招待,家中却仅剩两堆黄土

回到家乡时,曹延明看到了无数热情的村民们。

这让这位年长的老兵忍不住热泪盈眶——101岁的曹延明终于回家了。

101岁的曹延明,依旧想念着自己的父母,他表示,一定要去父母的坟前上柱香,告诉父母,他们的儿子回家了!

张自忠警卫员:阔别家乡88年,乡亲热情招待,家中却仅剩两堆黄土

吊唁自忠将军

通过老兵回家的这档节目,我们了解了曹延明这位老兵的一生。

曹延明老兵曾是张自忠将军的警卫员。

张自忠将军是抗战时期的一位优秀的抗战英雄。

张自忠警卫员:阔别家乡88年,乡亲热情招待,家中却仅剩两堆黄土

童年之时,作为官宦世家,张自忠的家庭十分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张自忠从六岁开始就进入私塾读书。

读书后三年,张自忠的父亲张树桂前往任上巡检,同时把自己的儿子张自忠也带了过去,跟随父亲上任的张自忠此时九岁。跟随父亲在任上的时候,张治中见到了许多事情,也明白了许多道理,见到的形形色色的人,经历的各式各样的事都让他见识增长了许多。

1905年,14岁的张自忠经历了一个巨大的家庭变故,他的父亲张树贵因病死在了任上。父亲的去世,让这个14岁的少年一下子成长了许多。

张自忠警卫员:阔别家乡88年,乡亲热情招待,家中却仅剩两堆黄土

1907年,16岁的张自忠听从了母亲的安排,与大自己一岁的李敏慧结了婚。而李敏慧——他未来妻子,她的父亲是临清县咨议局议员李化南。

在岳父的帮助下,他考入了临清高等小学堂,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三国演义》等古典名著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

而关云长,岳武穆和秦叔宝的仗义侠行给他的人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张自忠警卫员:阔别家乡88年,乡亲热情招待,家中却仅剩两堆黄土

正是由于这样的人生经历,张自忠将军才能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才能表现出足矣让战士们将后方托付给他的信任感。

我们惊讶地知道:曹延明还与张自忠将军有着“一命之恩”的情谊在。

原来,在曹延明老兵双腿被炸伤之际,没有行动能力的曹延明差点就被放弃了,正是因为张自忠将军说:“一个都不能少。”这句话让曹延明每一个像这样的士兵,在战场上捡回了一条命。

张自忠警卫员:阔别家乡88年,乡亲热情招待,家中却仅剩两堆黄土

因为这样的缘故,曹延明几乎每年到张自忠将军的祭日和清明节时,总要去张自忠将军的墓前“拜访”。

小结:

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

而曹延明老兵面临的就是这种情况。他年轻时就已经离开了父母。父母给予了他生命,他却没能更好地留在父母的身边,为他们尽孝。

在我们牙牙学语时,是他们的耐心教会了我们开口;在我们蹒跚学步时,是他们的鼓励教会了我们迈步;在我们面对人生时,是他们的教导教会了我们生活。

或许你被人夸赞的教养,就是父母言传身教的结果;或许你言谈举止中流露出的自信,就是父母鼓励你的结果;或许你被人赏识的满身技能,就是父母严厉督促的结果。

在你有限的人生中,父母或许只能陪你走很小的一程,所以你要珍惜你所能见到他们的时间,每一次见面都是你对父母的回报。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满江红·写怀》——宋·岳飞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唐·杜甫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唐·岑参

战争带给了人们无数的悲伤和悲剧。无数的文学作品都是从战争中诞生出来的。作品里包含的绝望与痛苦是,每个没有亲生经历过战争的人无法想象的。如今网络上流传的每一组、每一个老兵的照片都让人感觉到无尽的痛苦和绝望。

对于那些上过战场的老兵来说,战争对于他们不仅意味着是一场简单的历史课本上的一段历史而已,战争更是他们一生中参与过的回忆。与亲身经历的一种不能磨灭的影响。因为战争,他们将亲手消灭一个一个生命,他们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步一步地成为一个刽子手。

因为战争,负面情绪将不断爆发,人间悲剧将不断产生。

所以我们要拥护和平。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