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这个人吹嘘自己刀枪不入,袁世凯半信半疑,直接拿出手枪就开了枪

历史睡了,时间醒着;世界睡了,你们醒着。 ——洛夫

不管一个朝代在辉煌之时如何有威势,即将败落之时的它都会四分五裂,多地爆发农民运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大清也不例外。清朝末年,在慈禧太后的统治之下清政府变得腐败无能,此时的大清朝也面临着诸多西洋国家的侵略,可谓是内忧外患。就在这个政治局势不安宁的时候义和团运动爆发了,他们打着“扶清灭洋”的口号肆无忌惮的杀害尚在中国的洋人。

这个人吹嘘自己刀枪不入,袁世凯半信半疑,直接拿出手枪就开了枪

义和团运动在意义上属于农民运动,但他们的战斗力可是杠杠的,短时间之内就杀害了许多在华的洋人。义和团虽然没有得到朝廷的正面支持,但他们那一番“刀枪不入”的言论震慑了许多的洋人。按道理说义和团杀洋人正符合清朝统治者的心思,但是他们在短时期内杀了太多的洋人,这样的行为使清政府陷入洋人的威胁之中。洋人告诉清朝统治者让他们立刻镇压义和团运动,否则就正式对清政府用兵。慈禧受到了洋人的威胁,她不想祖宗百年基业毁在自己手里,于是她不得不派人去镇压义和团运动,而这个临危受命的人就是袁世凯。

这个人吹嘘自己刀枪不入,袁世凯半信半疑,直接拿出手枪就开了枪

当时义和团频频活动于山东以及河北地区,而相比较而言山东的义和团势力更加强劲,所以袁世凯首先到了山东。袁世凯到了山东之后并没有直接带军攻打他们,而是不慌不忙的准备先摸摸他们的实情,看他们是不是真的刀枪不入。于是一日袁世凯请几个义和团之中的头目到饭店吃饭,饭桌上袁世凯时不时的套套那几个首领的话,几番询问之后袁世凯更是直截了当的问他们是不是真的刀枪不入。

这个人吹嘘自己刀枪不入,袁世凯半信半疑,直接拿出手枪就开了枪

被问到的那个首领坚信自己有神灵护体,必定是刀枪不入,他还给袁世凯表演了一些障眼法来展示自己的本领。袁世凯看这首领表演也是看的将信将疑,他还是不相信此人能够刀枪不入,于是他直接拿出枪向那个正在表演的首领打去。果不其然,那个被打的首领一枪毙命,其他的人也是被下破了胆子。

这个人吹嘘自己刀枪不入,袁世凯半信半疑,直接拿出手枪就开了枪

说到底还是这次运动没有得到朝廷的支持,并且运动中的那些士兵大多数是没有文化的农民,没有经过正式的训练,一旦和正规军队打起来就必输无疑。所以这些义和团里的人后来因为害怕袁世凯的势力而纷纷撤去,不过此次义和团运动还是有一定现实意义的,这次运动可谓是粉碎了帝国主义在短时期内瓜分中国的这个不切实际的梦想,给封建末代的中国留下了一个稍稍喘气的机会。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