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南明奇葩皇帝:错把敌军当友军,大战当前忙选妃

南明奇葩皇帝:错把敌军当友军,大战当前忙选妃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竹映月江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2249,阅读时间:6分钟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率大顺军攻陷北京城,崇祯皇帝带着满腔悲愤上吊自尽,大明政权落入至暗时刻。

战乱之下,邸报发行中断。崇祯殉国的消息只能沿着运河线以最原始的方式传播,直至当年四月十二日至十四日间,南京的朝臣们才惊闻天子噩耗。

国不可一日无君,六部官员经过商议,一起拥立福王朱由崧为帝,年号“弘光”。

此时北京城虽已失守,但南明小朝廷尚有不少优势。经济方面,江南素来是鱼米之乡,赋税占全国的一半,南明政权根本不用为“钱”发愁;地理方面,南明政权偏居一隅,而明末的战争大都发生在北方,南明政权所控制的东南地区相对安稳;军事方面,据《三垣笔记》记载,武汉左良玉有八十万人,郑成功之父郑芝龙在东南沿海的军队也有二十万人,此外南京京城有六万人,江北四镇有十二万人,南方八镇还有十二万大军。

种种优势下,南明政权本可与敌军打响复国一战,至不济也能划江而治。但谁也没想到,朝臣们拥立的弘光帝太奇葩。敌军打到城下了,弘光帝还在关心选妃,政权即将覆灭了,弘光帝担心的也仅仅是他让宫人们捉的蛤蟆究竟有没有捉到。

南明奇葩皇帝:错把敌军当友军,大战当前忙选妃

一系列奇葩的骚操作,生生让南明小朝廷在占尽天时地利的情况下,一开局就让人打爆。那么,间接推动了政权覆灭的弘光帝,到底干了多少奇葩事?

01奇葩败家子

曾有人说:“南明小朝廷并不小,可惜遇到了奇葩败家子。”

弘光登基之时,手握天下赋税之半,而南明的都城南京,又有长江天堑为倚仗。有道是守江必守淮,弘光帝只需拿出一些赋税来武装几支精锐部队,在淮河与长江间布置几道防线,任谁想攻克南京城都是难于登天。

可弘光似乎完美继承了明朝统治者们的缺点。组织军队杀敌他不行,大兴土木修宫殿却很擅长。于是,南京城里出现了奇葩的一幕,城外战火纷飞,将士们百战浴血,城内却一片热闹场面,无数的民夫正在为弘光帝与太后修建兴宁宫和慈禧殿。

有了华美的宫殿,弘光帝又想要效法历代明朝统治者们三宫六院的幸福生活。为此,他一方面派宦官四处搜罗美女,充实后宫,另一方面则加紧搜刮民脂民膏,营造自己的安乐窝。

大小官吏们办差之余,纷纷打着弘光的旗号借机敛财,逼得民间百姓苦不堪言。许多百姓没钱贿赂,又不愿女儿给人糟蹋了,不得不冲到大街上到处找人拉郎配,一时间江南一带“昼夜嫁娶,贫富、良贱、美丑、老少俱错,合城若狂,行路挤塞”。

南明奇葩皇帝:错把敌军当友军,大战当前忙选妃

天天有喜事,处处是洞房。那时候只要是个男的,走在大街上随时有“失身”的风险。许多手慢没抢到夫婿的女孩,宁可自尽也不愿入宫,致使女性自杀率在短时间内直线上升。

女孩子的血泪夹杂着战场上的金革声,南京城里张灯结彩,城外清军的铁骑已踏破扬州,守将史可法拒不投降,兵败遇害,南京城破不过早晚之事。

消息传来,六部官员慌成一团,你一言我一语商量起御敌之策。说到激动之处,朝臣们忍不住相互指责 。有人埋怨军方指挥不力,有人斥责各地驻军坐视朝廷兵败却不救援,还有的朝臣干脆动起手来当庭互殴,一时间打斗声、怒骂声、劝架声响成一片。

纷纷扰扰之中,弘光帝突然大喝一声:“住手!”

满堂俱静。所有朝臣们一起看向弘光帝,满心以为皇上定然有了退敌良策。

谁料弘光帝悠悠然说了句:“诸位爱卿不要动手,朕选妃的事进行的怎么样了?”

02蛤蟆天子

能在政权摇摇欲坠的时候还惦记着美色,弘光帝也算头一份,难怪张岱曾评价他是:“汉献之孱弱,刘禅之痴呆,杨广之荒淫,合并而成一人”。

热衷选妃的同时,弘光帝也没忘了给自己制作“补药”。他命令南京城里的乞丐们集体去抓蛤蟆,以便用蛤蟆身上的蟾酥来配药。由于乞丐们抓蛤蟆时常常打着灯笼,灯笼上写着“奉旨捕蟾”,弘光帝由此成了民间百姓口中的“蛤蟆天子”。

南明奇葩皇帝:错把敌军当友军,大战当前忙选妃

当然,弘光帝的荒淫无道不仅体现在选妃上,还体现在不辨忠奸,重用马士英、阮大铖等佞臣上。这些奸佞小人大权在握后,便大肆卖官鬻爵,谁出价高就让谁做官,根本不管国家前途与人民的福祉。

据《鹿樵纪闻》记载,在马士英等人的乱政下,弘光政权出现了“中书随地有,都督满街走,纪监多如羊,职方贱如狗。”的怪现象,整个朝廷的人才选拔机制,就此完全崩塌

朝中弊病丛生,可弘光帝却不闻不问,反而幻想着与清军交朋友。在弘光帝看来,崇祯皇帝是李自成逼死的,清军又是与李自成作对的,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照此推论,清军理当是友军。

于是,弘光政权华丽丽的推出了“借虏灭寇”的国策,也就是借清军的力量,对付头号敌人李自成。

如此奇葩的做法,让清军统帅多尔衮都看不下去了。崇祯十七年七月二十七日,多尔衮让南明降将写信给史可法,告诉他不要拿清军当友军,应该拿清军当主子。

饶是如此,弘光帝依然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弘光元年除夕夜,弘光帝若有所思地望着天。身边的太监看到了,忍不住小声问弘光帝:“陛下,您似乎心中有事,是在思念老福王和先帝崇祯吗?”

南明奇葩皇帝:错把敌军当友军,大战当前忙选妃

弘光一愣,答道:“朕没想他们,朕是在想,宫里的梨园子弟没什么出彩的人,还是得赶紧派人去海选新人啊。”

有这么奇葩的君主在,南明政权哪有不灭亡的道理。用抗清义士夏完淳的话来说,就是“南都(南京)之政,幅员愈小则官愈大,郡县愈少则官愈多,财富愈贫则官愈富,斯之谓三反。三反之政,乌乎不亡?”

最终,占尽了天时地利的弘光政权,在成立仅一年后便灰飞烟灭。弘光帝本人被清军押往北京,翌年处死,留下一地残局,无言的诉说着南明的兴亡盛衰。

参考资料:《明季南略》、《南明史》、《三垣笔记》、《鹿樵纪闻》、刘澍《进击的铁骑:大清开国的历史瞬间》

好书推荐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