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朝廷对花荣不薄,为何却落草为寇?看看他为什么跟宋江交好就懂了

杨角风谈水浒系列第70期:

前面我们提到了,因为宋江等人设计,让小喽喽假扮秦明,残杀了青州城边的百姓,导致慕容知府一怒之下将秦明全家杀害。

秦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投奔了清风山,拜在了宋江脚下。作为内心惭愧的弥补,宋江做媒将花荣的妹子嫁给了秦明,而花荣竟是一句话都没说,痛快地答应了。

要知道,秦明落草,完全是被宋江等人设计陷害,不得已而为之。而花荣,却是整部《水浒传》中第一个主动背叛朝廷的军官,在他明知宋江是通缉犯的前提下,仍然对其交好,甚至不惜和清风寨知寨撕破脸皮。

按理说,朝廷对花荣不错,年纪轻轻就让他掌管大权,他为什么还要反朝廷呢?

杨角风谈水浒系列第70期:花荣乃功臣之后,本该报效朝廷,为何却跟通缉犯宋江搅合在一起?

朝廷对花荣不薄,为何却落草为寇?看看他为什么跟宋江交好就懂了

一、

在《水浒传》中,花荣一出场的形象,就是个年少军官的模样:

“只见寨里走出那个年少的军官来,拖住宋江便拜。”

按照书中的说法,他是没有父母的,只有一个妹妹,而且这个妹妹在花荣反了朝政之前尚未出嫁,推断年龄应该在十七八岁的样子。

在过去,若是父母俱在,那么作为尚未出嫁的女儿的话,应该是跟着父母住在一起。而花荣的妹妹却跟着大哥住在清风寨,而且在婚姻大事上也是由花荣做主,由此可见,他们父母确实已经去世了。

在花荣头一次出场的时候,有一首介绍他本人的诗,其中一句提到:

“人称小李广,将种是花荣。”

“小李广”是形容他武艺高强,尤其是箭法超群,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水浒传》中,他的箭法几乎是天花板的存在了。而“将种”则是介绍了他的身份,属于将门之后,关于这个问题,在后来秦明前来劝降花荣时,也曾提到:

“花荣,你祖代是将门之子,朝廷命官,教你做个知寨,掌握一境地方,食禄于国,有何亏你处?”

按照秦明的说法,朝廷给了花荣一个清风寨武知寨的职务,是没有亏待他的!

可是,花荣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朝廷让自己当个副知寨,完全是屈才:

“小弟是个武官副知寨,每每被这厮怄气,恨不得杀了这滥污贼禽兽。”

朝廷对花荣不薄,为何却落草为寇?看看他为什么跟宋江交好就懂了

二、

身为将门之后,面对一个小小的清风寨知寨刘高,花荣为什么却无能为力呢?

要知道,后来秦明得知刘高冤枉了花荣后,他可是拍着胸脯保证,只要自己回去跟慕容知府讲清楚了事情原由,必然能让刘高吃不了兜着走:

“若听一面之词,误了多少缘故!容秦明回州去对慕容知府说知此事。”

事实上,在花荣被黄信设计骗过去赴宴,随后被抓后,面对指控,说他跟清风山的贼寇有关联,宋江就是证据。这种事本来已经是板上钉钉子了,但花荣并不怕,还叫嚣着去上司那里打官司:

“不妨,不妨,这是我的亲眷。他自是郓城县人,你要强扭他做贼,到上司自有分辩处。”

这句话对黄信还是有震慑作用的,若花荣在朝廷没有什么背景,黄信不会这样反应,花荣也不会这样有底气:

“都监赚我来,虽然捉了我,便到朝廷,和他还有分辩。”

作为花荣的顶头上司,黄信自然也清楚花荣的实力,所以,也并未为难他。同样,获得情报说花荣勾结清风山贼寇造反一事,对慕容知府来讲也是不可思议的,他根本就无法理解:

“花荣是个功臣之子,如何结连清风山强贼?”

这一下子我们就把花荣的背景理顺了,他是将门之后,又是功臣之子,且父母双亡。那么极大的可能就是父亲在战场上立了功,或者战死了,或者其他原因去世了,花荣也因此受到恩荫,小小年纪就当上了清风寨知寨(以前是正的)。

朝廷对花荣不薄,为何却落草为寇?看看他为什么跟宋江交好就懂了

三、

既然是受到了朝廷的恩荫,花荣应该报效朝廷才对,为什么会对通缉犯宋江礼遇有加呢?

在《水浒传》中,很多人都不能理解,宋江究竟干了些啥,为什么花荣对他忠心耿耿?并在后来的人生路上一直追随他,甚至在宋江死后,他竟然抛妻弃子,自杀殉葬?

在花荣见到宋江来投奔时,先说了这么一句话:

“自从别了兄长之后,屈指又早五六年矣,常常念想。”

本来花荣年龄就不大,又讲别了五六年,难道他十几岁的时候就认识宋江了?

在各个版本的《水浒》著作中,确实都没解释这个问题,但在评话中,却有说明。在那里是这样解释的,当初花荣的父亲,确实级别不低,并做到了统制,并立过功。但很不幸,英年早逝,且家里并没有留下多少财产,好在他在朝中还有很多好友,他们家也一直靠其他人的施舍生活。

这也是,为什么花荣不怕刘高,敢跟他去朝廷打官司的原因,因为他在朝中也并非白板一块,其父亲还是给自己留下了一些人脉。

后来花荣长大了一些,想起了父亲以前的嘱托,说有个人曾经借了自己很多钱,让他去郓城县讨要。于是花荣就真去了,可惜等到了郓城县一打听,那个父亲的朋友早已不在这里了。此时花荣的盘缠已经花光,又急又气之下,自己又病倒了,眼看就要病死了,是“及时雨”宋江出现,救了他性命。

所以,宋江对自己有救命之恩,这才是他死心塌地追随宋江的原因所在。

朝廷对花荣不薄,为何却落草为寇?看看他为什么跟宋江交好就懂了

四、

正因如此,花荣才会一听说宋江犯了案,急得不行,一个劲地去信,让他来自己这里避避风头!

“小弟闻得,如坐针毡,连连写了十数封书去贵庄问信,不知曾到也否?”

宋江是自己的恩人,这才喊出妻子和妹子,前来拜见:

“便请宋江去后堂里坐,唤出浑家崔氏来拜伯伯。拜罢,花荣又叫妹子出来拜了哥哥。”

花荣明知道宋江现在身上背着有命案,但他丝毫不怕,还让他安心在自己这里住上数年,没人敢找你麻烦:

“今日幸得仁兄到此,且住数年,却又理会。”

是不是因为花荣收留了宋江,才导致他最终背叛朝廷,落草为寇了呢?

其实并非如此,在花荣的骨子里还是想立功的,想封妻荫子的。事实上在刘高赴任之前,他管理的清风寨还是相当不错的,在他听说宋江遇到了清风山贼寇时,说了一句:

“这清风寨还是青州紧要去处,若还是小弟独自在这里守把时,远近强人怎敢把青州搅得粉碎!”

意思就是说,若还是自己独自把守此处,哪里轮得到清风山的那伙贼寇猖狂!只可惜,朝廷不辨是非,竟然派了一个正知寨刘高前来,这个人又处处给自己穿小鞋,弄得自己老大不痛快。

朝廷对花荣不薄,为何却落草为寇?看看他为什么跟宋江交好就懂了

五、

因为瞧不上自己的这个上司,这也导致花荣根本不把对方放在眼里,更不会尊重刘高,这才闹出了宋江是“刘丈”的笑话。

偏偏赶上刘高也是一个死脑筋,明明知道花荣很在乎宋江,他偏偏不卖人情,就是要跟花荣争个你死我活。

这下子也把花荣惹火了,不仅硬闯知寨府,抢回了宋江。而且在宋江劝他,不要跟刘高闹翻,还得想办法缓和矛盾时,花荣竟急了眼:

“小弟舍着弃了这道官诰,和那厮理会。”

表面上看,是花荣替宋江着想,让他放心,就算自己丢了官,也会保你的!

但反过来细细思索,若是一开始的出发点确实是为了宋江,但到了这时候已经不完全是宋江跟刘高的恩怨了,反而花荣跟刘高的恩怨占了上风。

他就是要出这口恶气,就是要跟刘高斗个你死我活,哪怕官丢了也在所不惜。就算没有宋江这档子事,花荣跟刘高干起来也是迟早的事,别忘了他最开始听说宋江救了刘高老婆时,是相当不满意的:

“兄长却如何救了这厮的妇人?打紧这婆娘极不贤,只要调拨他丈夫行不仁的事,残害良民,贪图贿赂。正好叫那贱人受些玷辱。”

可是,花荣有没有想过,自己除了一身武艺以外,一旦丢了官,他还能干啥?

种地?打渔?砍柴?狩猎?还是去当强盗、土匪、贼寇?

但人家花荣首选就是去落草,要知道鲁智深啊、武松啊、林冲啊、杨志啊,都是走投无路的,才不得已落草的。

朝廷对花荣不薄,为何却落草为寇?看看他为什么跟宋江交好就懂了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之后,一路小跑,去找他的金翠莲,可惜人家又嫁人了,于是鲁智深当了和尚;武松,可是一直抱着自己武都头的名号不放,都被发配了,碰到张青、孙二娘夫妇还自称“都头”呢;林冲也一样啊,一直忍气吞声,让干啥干啥,一直安安稳稳服刑,若不是在山神庙得知了真相,一时爆发,他真不会落草;还有杨志这个倒霉蛋,最后自己都委屈地要自尽了,还没想落草呢。

花荣的落草,是宋江走向巅峰的关键一步,没有花荣,也就没有以后上梁山的宋江!

就算没有宋江,以花荣孤傲的性格,他在官场上也待不长久,早晚会丢官。一旦丢了官,遍观整个天下,也只有落草这条选项还适合他,毕竟除了干强盗,他实在是不会干别的了。

朝廷对花荣不薄,为何却落草为寇?看看他为什么跟宋江交好就懂了

当然,若是射大雁也算一份职业的话,那当我白说!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看水浒,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乐趣,喜欢就请关注吧!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