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明代才子的一首绝句,开篇仿佛美丽画卷,尾句更引人入胜

暮春时节,很多花儿都逐渐地开始凋零,取而代之的是阴阴夏木、萋萋芳草,惹得很多诗人也有点伤感。不过山林里却呈现出另一番景象,葱郁的林木参天耸立,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草丛中,沐浴其中的迎春花扭动着柔韧的腰肢,更引逗了粉蝶在四周飞舞。

明代才子的一首绝句,开篇仿佛美丽画卷,尾句更引人入胜

中唐诗人白居易就曾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不仅意境深邃,而且富于情趣。北宋诗僧志南更有名句,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更展现出杏花盛开、细雨绵绵,杨柳婀娜、微风拂面的场景。

明代也有一位诗人,在微风细雨中独行,却心情畅快。下面介绍明代才子的一首绝句,开篇仿佛美丽画卷,尾句更引人入胜。

明代才子的一首绝句,开篇仿佛美丽画卷,尾句更引人入胜

天平山中

明代:杨基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明代才子的一首绝句,开篇仿佛美丽画卷,尾句更引人入胜

杨基是元末明初诗人,字孟载,号眉庵,元末曾入张士诚幕府,明初为荥阳知县,累官至山西按察使。杨基诗风清俊纤巧,时人称其为“五言射雕手”,他与高启、张羽、徐贲被时人称为“吴中四杰”。

天平山在江苏吴县,苏州市西南,是吴中名胜之一,山中林木秀润,奇石纵横,诗人自幼生活在这里,熟悉山中的一木一石。元末为避乱世,诗人曾隐居于故乡,这首诗便是隐居时漫步山中,有感而作,描写江南山区春末夏初时的风光,极为动人。

明代才子的一首绝句,开篇仿佛美丽画卷,尾句更引人入胜

诗人漫步在山林中,天空中虽然飘着细雨,却更显空气清新。山里的春天来得晚,也去得迟,草丛里的野花开得芬芳,争奇斗艳。青碧的草儿更增添了生气,既点缀了大山,又渲染了心情。

诗人悠悠前行,溪水也徐徐流淌,似乎也在默默地陪伴着诗人。绵绵春雨中,淡紫色的楝花沾上了雨珠,更显娇艳柔美。山风轻轻吹拂,诗人又惊喜地发现,葱郁的草丛中还不时点缀着金黄的枇杷。

明代才子的一首绝句,开篇仿佛美丽画卷,尾句更引人入胜

作者在开篇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林风景画,细雨茸茸、微风阵阵,楝花含露、枇杷染黄。如此清新美妙的场景,如何不让人心醉。“茸茸”二字,形容出柔细的雨丝,就是俗话说的毛毛雨。楝树是一种高大树木,多生长在江南,春末开淡紫色的小花。

枇把是常绿果树,冬月开花,夏初果实成熟。果实黄色圆形,味道甜美,江苏吴县洞庭山一带的枇杷很有名。

明代才子的一首绝句,开篇仿佛美丽画卷,尾句更引人入胜

诗人心中惬意,脚步轻松,一边观赏着山林中的风景,一边慢慢往前走,也不记得山路走了多远,一路上还有黄莺悦耳的啼声伴送他到家。

山深浅,指山路远近,这里侧重描写路远,也照应首联的“树树”二字,传达出一种视觉效果。“莺啼”二字,又从听觉角度,展现出山林里的宁静与野趣。这样诗情画意的美景,让作者忘记了烦恼与愁闷,身心都融入了整个大自然中。

明代才子的一首绝句,开篇仿佛美丽画卷,尾句更引人入胜

纵览杨基的这首绝句,动静结合、色彩鲜明,展现出一幅和谐美好的山林风景画。首联用两个叠词,突出了景物的触觉特征;而紫色的楝花与熟透的枇杷,则彰显了山里的缤纷多彩。

后两句写活了画面,最后7字更引人入胜,淡化了时空的感觉,除了莺啼,作者还可以想象出溪流、松涛等声音,还有很多和谐的景物,都让作者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而其悠然闲适心情也不言自喻。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