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聚焦设计周|公共建筑特展:设计如何赋能城市建设?

设计不仅是平面、产品、更有建筑与城市。设计如何从人与人、人与空间、人与城市、人与自然多种维度探索城市与生态环境、生产生活的多元解决方案?作为“设计之都”的深圳,又如何以物理空间建设表达“设计之都”的精神内核?2021年12月25日,“砖瓦之间:深圳公共建筑特展”在2021深圳设计周主展场(深业上城)2楼212展厅展出,在这个展览之中,在城市的砖瓦之间,看到设计驱动城市发展的新动能。该特展由深圳市人民政府主办,深圳市教育局和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协办,展期至2022年1月3日。

聚焦设计周|公共建筑特展:设计如何赋能城市建设?

23个公共建筑展品,窥得深圳城市未来风貌

深业上城的2楼212,是一个尚未装修的店铺。在深圳设计周期间,这个店铺化身成为一个展示空间,展出的深圳市建筑工务署提供的23个深圳公共建筑模型及图文资料。这也是深圳人最为关注的一些重大的城市公共建筑,更是决定着深圳未来城市风貌的重要建筑。

观展者在由砖块组成的“山水间”游走,可以近距离了解深圳公共建筑的现在与未来。未来的国际演艺中心是两个飘逸优雅的“蛋”;改革开放展览馆有着明亮和半透明的立面;深圳金融中心,是“金石叠山”的造型,玲珑剔透简洁动感;深圳孩子们还将迎来一个超级炫酷的深圳科技馆(新馆),这是来自扎哈·哈迪德团队的作品,另外同样炫酷的还有MAD团队带来的深圳湾文化广场,图书馆、咖啡馆、标准展览空间的屋顶形成绿地跟城市直接相连,在这里有一种超现实的氛围……20个深远影响深圳的建筑模型以校园建筑、医疗建筑以及文化+其他建筑三大板块的顺序渐次排列,在这些模型之中,可以想象深圳未来的城市模样。

现场讲解+视频解释,普及设计与民生的息息相关

空间与人、人与自然、单体建筑与区域环境……在超大城市治理中存在着诸多现实的问题,而在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之中,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都在被积极探索中。

展览现场除了模型之外,很多展品都有视频对建筑设计的全方位解读,例如,建筑设计理念、空间布局、交通动线、先进技术等等,也有展刊讲述建筑背后的小故事。例如,如何解决建筑设计与建成现实之间匹配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问题, 人们可以看到公共建筑使用的BIM技术;如何让建筑与环境关系更友好,市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建筑设计中,将辅助功能空间置于地下;如何让孩子们在校园里更好地展露自我彰显个性,家长们可以看到学校采用了退台式设计提供更多可拓展的实践空间,并且创造了岩场、声场、水场、草场等等新型的面向未来的学习空间……在一砖一瓦之间,可以看见城市发展中所面临着的设施更迭、教育创新、生态保护、社区营造、更新保育等等各种维度的议题以设计的方式被给予充分关注与探讨、并且实践。

不仅如此,展览期间,深圳市建筑工务署令安排相关项目负责人在展区向市民介绍了民生工程的建设过程。新皇岗口岸项目设计主任柯友华向市民介绍:新皇岗口岸在原址上重建,现有货检通关功能逐步转移至深圳东西两翼的其他口岸,定位为纯旅检口岸;医疗及科研类项目设计主任王子佳介绍,哈工大(深圳)重点实验室集群项目拟采用集约化设计理念集成建造八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未来将为10多位工程院院士提供科研平台,其中,城市水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将通过实景模拟的方式研究深圳黑臭水体治理的方式方法,还有其他一些高精尖的国家实验室,将成为未来深圳科技发展的助推器……

这场展览的策展人是本届设计周联合策展人之一的张宇星。他也是住建部城市设计专家委员会会员。他也表示,如今公共建筑设计水准是大幅度提高的,设计水准都是国际化的一流的,新的先进的设计技术,软件技术、建造技术 、材料技术、结构技术等都会在公共建筑里面去应用。

张宇星在12月22日深圳设计周新闻发布会上也表示:该特展选择了一些典型的深圳公共建筑,这些公共建筑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都是紧密相关的,是深圳未来的一种标杆性的项目,这些项目都反映了设计如何回到民生、关注民生。其次是,技术创新。在他看来,“设计解决问题”一定要用到新的技术,特别是深圳是一个高科技城市,有大量非常好的技术,像数字化的设计、数字化的建造技术,深圳市政府正在全力推广BIM技术,这一次专门设立了BIM技术展示,用多媒体的方法展示给观众。

用“叠山理水”的设计,化解普通观众的专业焦虑

在张宇星看来,设计本身的问题还在于小圈子。设计还需要专业人士打破边界,不同专业和领域的设计师要互相学习,从点点滴滴开始推动设计发展。而他这次公共建筑特展不仅在于展品的公共性与民生性,更在于表达方式的交互性。

于是,在展场里,在没有任何修饰的清水混凝土之间,4000多块轻质混凝土砌块和十几个木板箱搭建出“土木峻岭+山水岛屿”的意境。土木峻岭与山水岛屿之间,镶嵌着的是一个个建筑模型,或古朴木质、或透出金属质感,还有LED在不停地播放着设计效果图、建成实景图以及建筑设计理念、技术介绍等等资料。

同为砖瓦的设计元素亦被运用在了巨幅海报之上,古朴的砖垒而成的拱形从传统文化之中呼之欲出,构建出现代审美下的“S”形状,并以呼应本届设计周的主视觉符号。

正是这种展场设计,有一种古朴与粗粝的质感,也给人以一种游走的感觉,让观者并没有因为专业的尖深望而却步。“公共建筑展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太实用化太功能化了,观众容易有种接受新的未知的知识时那种紧张性、焦虑感,我在考虑如何给它制造一个更人性化更有趣的场景,而不是给观众灌输资料。”张宇星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场景,一个既像城市又像山水岛屿的立体堆叠,在叠山理水的场景里把模型与影像屏幕穿插进去,一种游览园林的方式去看这些模型里面背后的知识。人们进去以后看到的还是那些模型,还是那些屏幕上的信息,但是会放松下来。这就是用设计化解普通人接受专业信息的焦虑。”

采写:南都记者 黄璐 图:南都记者 刘有志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