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山东一农妇收养日军遗孤,摆摊将其养大,日本生父:永志不忘养育恩

1932年,近卫文麿内阁扶持傀儡皇帝溥仪,在东三省建立了个伪满洲国。裕仁天皇的意思是,满洲虽说已成囊中之物,但为了保险起见,还应该在接下来的5年内,向满洲地区移民100万—500万。只有大量日本人充斥的满洲,才是一个稳定的满洲。于是,据刘国强的《日本遗孤》一书记载,在裕仁天皇的授意下,大量日本人被组织起来,组成了所谓的“东北开拓团”。到1945年日本投降前,东北大地上共出现了开拓团981个,团民32万。

山东一农妇收养日军遗孤,摆摊将其养大,日本生父:永志不忘养育恩

据史料记载,在这32万人中,有个叫福地正造的,于1943年时来到了黑龙江省讷河县北学田。两人在日本本就是老师,所以现在到了讷河县后,也依然教书。不料,到了1945年,由于兵力不足,大量非军人被应征入伍。福地正造也未能幸免。20多天后,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福地正造也没有消息。无奈,他的妻子只得带着刚满5岁的福地正博离开讷河县,随着难民们一起,去齐齐哈尔找关东军。因为在那儿,关东军已经为他们准备好了列车,允诺将这些开拓团成员安全运回日本。

山东一农妇收养日军遗孤,摆摊将其养大,日本生父:永志不忘养育恩

但这一路上并不太平,福地正博的母亲患上了瘟疫,死在了半路上。儿子福地正博才5岁,也是饥寒交迫,高烧不退,甚至出现了呼吸困难。眼看这一对母子就要死在路上,一位名叫安淑卿的中国农妇路过,见到这一幕,母亲的天性让她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孩子死在马路边,便将其抱回了家。据史料记载,他们夫妻本就膝下无子,如今收养了个小男孩,便十分高兴,丈夫王玉山还给这孩子取了个中国名字,叫王久德。

山东一农妇收养日军遗孤,摆摊将其养大,日本生父:永志不忘养育恩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感情,正如《诗经》中说的那样,“哀哀父母,生我劳。”福地正博的母亲为了拯救自己的儿子,双膝下跪,苦苦哀求眼前的这个中国妇女,希望她能带自己的儿子离开这个魔窟。而恰巧这个妇女也一直苦于家中没有孩子,经过一番思考之后,她就带着福地正博离开了,而福地正博的母亲,则永远留在了被恶疾侵袭的地方。

对于这个收养的日本遗孤,农妇的家人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包容和善意,不仅没有因为他的日本血统而憎恨他,反而将他视为己出,耐心地呵护他长大。后来,他们还出钱给他治病,又让其改名王久德,并把他送进了学校接受教育。病虽然治好了,但福地正博却因此落下了病根,身体一直非常虚弱。后来还在锻炼的时候,因为骨伤而得了骨结核。在当时,这个病几乎是没有治愈的可能的,他的养父母为了给他治病,每天早出晚归,在街上摆摊卖凉粉和香烟将其养大,甚至还不惜花钱去买昂贵的牛奶给他补身体。

山东一农妇收养日军遗孤,摆摊将其养大,日本生父:永志不忘养育恩

养父母对自己的付出都被福地正博看在眼里。心怀无限感激的福地正博决心要用自己的学业作为回报,因此他从小就非常努力地学习,取得了很多让父母骄傲的成就。虽然他在小学时就知道自己的身世,但他从来没有因为日本人的身份而在学习和生活中遭受到过歧视,这让他对中国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激之情。

山东一农妇收养日军遗孤,摆摊将其养大,日本生父:永志不忘养育恩

毕业之后,他又因为优异的成绩成功留校了学校,后来一路扶摇直上,一干到了党委书记的职位。每月他都会往家里寄钱,而养父母却总是悄悄把钱攒起来,在福地正博结婚的那一天都统统地还给了他。1989年,福地正博的养母寿终正寝,临终前她才把这半个世纪的经历和福地正博的真实身份讲了出来,后来福地正博便遵循母亲的遗愿,开始寻找和自己失散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父亲。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