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曾国藩是如何管理湘军将领的?他的用人标准,只有12个字

曾国藩是一个文人,他是如何管理湘军将领的呢?他的管理方法,无论在官场还是商场上,都有很多人在效仿,而且,效果非常不错。

要了解曾国藩管理湘军将领的方法,我们先要了解他的用人标准。这个标准非常简单,只有12个字:

有操守,没官气,多条理,少大言。

正是因为有了标准,才让曾国藩在选拔将领的时候,有了属于自己的范畴。能进入这个范畴的人,没有不听他指挥的。

曾国藩是如何管理湘军将领的?他的用人标准,只有12个字

这12个字到底有何玄机,能成为曾国藩管理手下悍将的法宝?我们先来详细分析这12个字:

有操守:是指做人有原则,心中有良知;没官气:就是为人质朴,不圆滑;多条理:做事有逻辑,有头脑;少大言:不说大话,为人实在。

这12个字,充分体现了曾国藩的驭人技巧:

一是建立自己的管理范畴。

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初,曾国藩出任湖南团练大臣,并获得咸丰皇帝的许可,同意他在湖南创建一支“大团”的建议后,曾国藩采取了一个非常大胆的方法,那就是通过厚饷的方式招募军官和士兵。

曾国藩是如何管理湘军将领的?他的用人标准,只有12个字

清朝时期,老百姓的生活都比较艰难,没有更多赚钱的渠道,虽然当兵有很大的危险性,但曾国藩给出的条件十分诱人,吸引很多人来参加。

在组建湘军的过程中,曾国藩坚持“将必亲选”的原则,而以上这12个字,就是他给出的范畴,即凡是达到这个标准的人,才能进入湘军阵营中,否则,他一概不要。

为何一些公司在招聘人才时,都会有自己的选人标准,这就是范畴。同时,也是为了方便管理。这个方法,曾国藩创建湘军时就会用了。

二是充分抓住人性弱点。

曾国藩是一个非常善于总结的人,他这12个字,并不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而是在吸取绿营弊端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曾国藩是如何管理湘军将领的?他的用人标准,只有12个字

曾国藩认为,绿营之所以没有战斗力,无法和太平军抗衡,问题出在将领的身上,原因是将领们习惯了官场上的官僚气息,办事不实在。

按照曾国藩的话来说:

官气太重,心窍太多,离朴散淳,真气荡然。

曾国藩在创建湘军前,没有带过兵打过仗,他虽然在京城为官期间,署理过兵部侍郎,但时间比较短,还没有管理将领的经验,不过,他却对绿营的弱点了解得非常清楚,这也是他坚定地认为,要想消灭太平军,就必须重新练一支军队的原因。

他制定的用人标准,充分抓住了人性弱点,当一个人的本性是有操守、诚实本分,这样的人,则更便于管理。

曾国藩是如何管理湘军将领的?他的用人标准,只有12个字

曾国藩手下有一员将领叫李续宾,此人不善于说话,但理学修养非常好,遇到敌人的时候,他往往让别人去攻打好打的地方,而他则专门打一些不好打的地方,每当分配粮饷的时候,他也是让别人先去挑选,自己拿剩下的不好的。

李续宾对曾国藩十分尊敬和忠诚,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曾国藩因回家为父丁忧守孝期间,被咸丰皇帝剥夺军权,但李续宾遇到问题时,依旧会先向曾国藩请教。

曾国藩是如何管理湘军将领的?他的用人标准,只有12个字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曾国藩之所以能将湘军将领们管理好,完全是把握好了第一关,即他选拔人才时的用人标准发挥了作用。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曾国藩全集》、《曾国藩传》、《曾国藩年谱》、《清史稿》等。

继续阅读